硝烟弥漫中的毕业大考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渤海,导弹,军人
  • 发布时间:2015-08-11 07:45

  ——南京某炮兵学院毕业综合演练

  2015仲夏,渤海之滨某演兵场。随着“轰”的一声巨大爆破声响,某新型反坦克导弹如一条火龙腾空而起,风驰电掣般向目标飞奔而去,数十秒后,数据回传:导弹精确命中目标!

  当得知熟练操纵该新型导弹装备完成目标“狙杀”的竟全是即将毕业的学生时,来自野战部队、院校、科研所的数十名观摩人员顿时掌声如潮——这是南京某炮兵学院开展学员毕业综合演练的精彩一幕。

  千里机动,生疏地域摆战场

  本次演练的场地并没有选在学员们熟悉的场地,而是在学校千里之外机动,因此学员和设备要全部由铁路输送。而输送过程全部由学员完成,同样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走进铁路输送站,“连长”于某正带领全连人员进行车辆装载。装载车辆的过程亦充满挑战,如某型导弹战车重达数十吨,整车宽度超过了列车平板边沿,装载时车辆质心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设想。只见,于某镇定地走上平板车,双手摆动引导驾驶员匀速行进,双眼紧盯履带边沿,时刻提醒驾驶员进行方向修正。

  从分校区所处的燕赵大地到辽东半岛,千里铁路输送线上,处处是学员的毕业考场。输送途中,导调组随机设考:“如何组织反袭扰作战对重要目标进行警卫”,“如何快速进行车辆稳固性检查”,“遭遇敌军重火力打击如何处置”……走一路、练一路、打一路,学员们能力随之增长。

  突然,战斗警报拉响:“接上级敌情通报,火车停靠后我部以武装奔袭的方式向60高地开进,支援友军作战。”

  随即,参演学员携带全套战斗装具迅速出发。60高地位于河流对岸,中间既要穿过街道、乡村,还要越过田地、河流,环境陌生、情况复杂。行进途中,各演习连在连长、指导员的带领下,一边派出尖刀班警戒侦察,一边对照地图精心选择行军路线。为了节省行军时间,他们选择乡村小路,一路奔跑,最终提前24分钟到达指定区域。

  “舍近求远陌生地域摆战场,就是要在陌生环境下锤炼学员的战场自适应能力,做到任何条件下都能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训练部长如此解释此次演习场地选择的问题。

  演兵场上,我的地盘我作主

  院校是军队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一次部队调研中,校领导发现部分毕业学员指挥能力弱,下部队后“水土不服”。为此,学校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由任职培训学员担任模拟连干部,与士官学员、技术兵学员混合编组开展毕业演练,在战场锤炼学员的指挥作战能力。

  “一班派出警戒人员进行宿营警卫”、“四班架设战斗值班火力”、“通信兵迅速与上级取得通信联络”……演习中,一道道作战指令从连长、政治指导员口中传出,圆满完成了伪装、野外生存、调制反装甲火力要图(将某个装备放在合适位置或在图中配置火力火器)等任务。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走进导弹射击场,学员担任主角的硝烟味迎面扑鼻:四人一组的反坦克导弹班从待机阵地迅速前出,突破敌火力封锁后占领导弹发射阵地,对敌装甲目标展开火力打击;数公里外,敌装甲目标为规避打击再三变更行驶路线,学员操作反坦克导弹及时调整飞行轨道实施打击;雨夜,某型反坦克导弹首次尝试微光环境下对装甲目标精准“猎杀”,形成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演练全程,该校摒弃“保姆式”演训方法,教员只负责下达任务和督导检查,大胆放手让学员扛大梁,倒逼学员在角色转变中锤炼指挥作战的过硬本领,有效缩短了人才的成长周期。

  新型装备,学员勇打第一弹

  “宁可人等装备十年,决不让装备等人一天。”训练间隙,演习指导部主任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今年,一名新装备轮训干部讲道,自己所在部队即将换装某新型导弹装备,但令人尴尬的是,整个单位竟无一个人会操作,更别说组织训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新装备无人能用,“表因”在部队,“根源”却在院校!

  为此,该校主动修改人才培养课标,将总部刚配发的该新型导弹装备纳入教学体系。实验室内,教授指导学员利用自主研发的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导弹射击训练,学员操作控制杆对目标进行捕获、瞄准、射击,并由动态监控系统对训练效果实时评估。

  该新型导弹装备打击空中目标,在我军尚属首次。演练期间,该校着眼未来战场需求发挥装备最大效能,主动探索对空中目标射击,并将打第一弹的任务交给了学员丁某。很快,前方侦察车发现目标,并迅速回传目标坐标。随着指尖敲击,丁某及时完成了射击要素输入,“击发”、“跃升”、“平飞”、“目标重合”、“命中”……短短几分钟内,目标在空中化成一片火海。导弹精确命中目标,为未来反装甲作战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了演练的顺利进行,熟悉新型装备的第一手资料,该校提前介入,选派人员全程参与总部组织的装备定型试验,在多种极端气候条件下摸清了装备底数。此外,该校先后选派多名教学骨干进行跟厂学习,与列装部队开展联教联训,建立了装备使用数据库。去年,该新型导弹装备首次配发校区,就创造了当月列装、当月参演、首发命中的骄人战绩。

  本刊特约记者 刘逢安 于飞 陈正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