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铁律,一把双刃剑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米哈,因扎吉,西尼萨
  • 发布时间:2015-09-10 13:01

  加利亚尼接受采访时表示:“球队的问题在中场,我已和米哈讨论过了。他是个优秀教练,必能找到解决办法。这是这一周的当务之急。”中场的不力人所共见,弱势肯定不在球员个体对比。对恩波利,米兰用贝尔托拉奇、德容、诺切里诺(下半场库茨卡),相比对方的杰林斯基、迪乌塞、科罗切不会更差,但就是运转不起来。

  米哈最后一次对外发声在上周四与曼托瓦友谊赛后,说到了德比。“国米通过市场完全更新,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比我们还大。足球界悬念太多,不是说变化的元素马上就能生效,就能达到预期”,这是在唱衰国米,然后总结本方:“中场的表现我不满意。这样的米兰碰到任何对手都会出丑,而对手都会很高光。如果随后一周训练能把我提出的问题解决掉,我们会奉献不错的德比,反之,就今天这个模样,我们会很痛苦。”

  被因扎吉“完爆”

  米哈点名了四个球员:“阿德里亚诺和博纳文图拉不错,蒙托利沃一般,巴洛特利参加合练时间不长,还有待观察。我对其他球员抱有更多期待,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踢得这么差。”指的是其余6位出场的一线球员阿巴特、阿莱士、波利、诺切里诺、切尔奇、苏索。

  蒙托利沃热身中首发于居中后腰,有无可能在德比出任主力改变局面?米哈说:“他正在稳步提升,德比阵容需国脚们归队才能出炉,如果有国脚受伤,那么里卡多有希望出战。我要的是身体达到最佳状态、腿脚全速转动起来并有战斗和争胜欲望的人。”《米兰体育报》理解,蒙托利沃还不到这种程度,不是米哈首选,但可以通过贝尔托拉奇国家队比赛受伤、缺席德比,觊觎一个首发席位。

  米哈执教前两轮与去年同期因扎吉相比,数据极为低端。得分少了3分,表现力大相径庭。九爷带队3比1拿下拉齐奥,5比4胜帕尔马,得失球9:5,米哈两轮得失球2:3。因扎吉的放缓,从输给尤文开始,连平恩波利和切塞纳。因扎吉2轮射正次数12,米哈只有4次,今年意甲20队的最低,进球除以射门总数的效率,一年前后为44%:17%。

  因扎吉的米兰平均长度33.6米,前后紧凑,米哈球队长度为41.4米,前后拉伸了7米多,中场空隙加大是自然结果。因扎吉2轮触球618次,米哈573次;因扎吉治下传球429次,米哈386次,主动控制的幅度和频次都在下降。最能引起意媒体注意的数据是控球区域比,因扎吉执教边路控球55%,米哈增到64%;米哈2轮的传中17次,比一年前足足多了11次。这几个数据说明,米哈更重视边路战术,要求边路横传找得分手,一定程度减少倒脚,打得更简单直接。

  《米兰体育报》调侃道:“这是米哈弃用技术型中场的必然之路,知道中路没人能控球组织分球,那就索性粗暴一些,把皮球多打到边路。比去年多了两个纯正射手,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牺牲中场、彻底放弃中场的梳理嫁接为代价,那就不明智了。”别忘了,因扎吉用433阵型,沙拉维和本田是边锋,的确没有中路组织者,理论上应该比米哈的4312阵型更讲边路,实际上相反,说明米哈的前腰自由人设置形同虚设,中路不起作用。

  而一年前后开局两轮的后腰线构成变化不大,去年使用波利、德容、蒙塔里,今年增加了一些人,理论上也该更丰富,起码拦截力不该下降,所有的矛头都指向米哈的思路和执行力。把“中场问题”摆到台面上,却又说得不明不白。外人的猜测还好说,最怕引起队内球员的反感,内部对米哈形成反作用力。

  “对外狠,对内更狠”

  《米兰体育报》专题报道指出这个隐忧,“米哈的铁律目前反应为两点:一是责任分明,二是严厉斥责。做人直接诚恳,有话当面跟球员讲是好事,但若每次都把话说得过于直接、残酷、不留台阶,特别是负面评价居多的时候,会引起反效果。米兰更衣室已经有若干人对新帅的公开批驳、摊派责任流露不满。”

  媒体并未报道哪些人对米哈不爽,但少不了上述参加友谊赛遭批的6人,还有踢不上球又不知原委的梅克斯和蒙托利沃。米哈最迫切的危机不来自上层,而在队内他的下属,球员们搞不懂他的足球、讨厌他的大棒,怎能抱成团,在团队心理疏导方面,米哈还有很多功课,应该学学安切洛蒂,把更衣室塑造成大家庭。

  听听塞尔维亚教练在近三场比赛后如何骂人的,首轮完败给紫百合,“中场踢得太差,尤其是后腰线的侧翼,根本没按我的要求做,也没按训练章法去做。”第二轮险胜恩波利,“唯一的好消息是赢球,可我觉得和失败一样,若没有双前锋,这场必败。我又看到米兰去年的恐惧幽灵在作祟,在左右球员的头脑,让他们胆怯、后退、畏首畏尾。对手很轻松通过中场单挑防线然后射门,中场没给防线足够保护。”

  热身胜曼托瓦后,“这回你们该知道为什么有的人踢不上球了吧,为什么我不用他们。球场是唯一判官,你配得上就出战,反之就老实待着,坐板凳的人该清楚原因,收回牢骚和抱怨。比赛很差,可取的是我再一次确认,哪些人可信,哪些人不行。”

  上述三段论可见,米哈把莫里尼奥那套用反了,把狂人的“对外狠、对内柔”变成“对外狠,对内更狠”,把球员当敌人对待和处置,不可避免冷了人心,分裂了自己和相当一部分球员,让自己流向孤立。莫里尼奥手下,踢不上球的也感激教练,米哈手下,踢上球的也不赞美教练。

  米哈的个性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会葬送自己。上赛季在桑普创造佳绩,也有与本方球员怒目的案例,不满后卫在领先局面下犯规送点球,赛后在场上大骂球员甚至要动手,被球员们合力拉开。米哈要小心了,不能让显形的鸿沟继续拉大。

  在美国大联盟挂靴、回到博洛尼亚担任经理的迪瓦约很熟悉米哈个性。“我想,米兰上层都了解米哈什么性格、习惯,找他就是看中了那些铁腕特点及表现方式,要给米兰来一次精神撞击”,迪瓦约慢慢撕下米哈的外套,“他有几个突出优点:首先,对外说什么都先在更衣室跟球员打招呼,不会冒然讲话。其次,勇于承认错误,如果是他错了,他会第一个在队内坦白。他的手腕在于刺激球员心里,让球员坚强、骁勇、好胜起来,迸发出竞技潜能。”

  用在米兰会不会很冒险?“任何一种执教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换个环境都会承担风险,谁都不知道新环境能否接受这一套,别管那一套此前多么成功。瓜迪奥拉和莫里尼奥两个顶级教练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迪瓦约回忆一个趣味细节,“那年博洛尼亚对阵都灵,中场休息时我们0比1落后,西尼萨回到更衣室暴怒大骂,挥拳砸裂了一块战术黑板,把球员都吓到了。结果,那场比赛博洛尼亚5比2翻盘获胜。赛后第二天,西尼萨还在生气和抱怨,认为球队应该开场就打出下半场的样子。”

  记者 张恺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