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统治连接一切的世界?

  • 来源:信息化文摘
  • 关键字:智能手机,互联网,新浪微博
  • 发布时间:2015-09-19 09:36

  智能手机正在将使用者数字化和人格化,这也预示一个人机互联的时代,不但并不遥远,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装到人脑中的芯片肯定冲击人类伦理,但装到手掌的“电脑”—智能手机,和装在人脑中的芯片在功能上又有何不同?

  20世纪60年代,为了证明世界上陌生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连锁信实验。

  首次连锁信实验中,米尔格兰姆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160个随机的人寄送包裹,请他们转交到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某指定地点的股票经纪人。参加者只能把信交给他认为有可能把信送到目的地的熟人。虽然有50个人参与了实验,但只有3封信送到了目的地。经过多次改良实验,米尔格兰姆成功将送达率提升至35%,以至于后来上升为97%。最终,每封信平均经手6.2次到达目的地。

  就这样,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影响最深远的“六度分隔”理论在争议中问世了。米尔格兰姆认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说其争议,是很多公众对米尔格兰姆的这个猜想并不认同。

  虽然之前“六度分隔”曾引起广泛的关注,不过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只能把它当作猜想,而不是指导现实的理论。今天,在微博、微信、陌陌这些栖息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社交软件面前,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变得非常简单。“六度分隔”的提法再不是猜想了,它非常真切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社交正在建构新的社会格局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创办于2008年3月的开心网,曾创下过一年左右时间增长用户5000万的神话。其以抢车位、偷菜等小游戏来满足办公室白领闲暇中的社交需求,一度异常火爆。从2010年开始,开心网的访问量迅速下降,今天它在Alexa的网站排名已经跌至6000多位。

  有人认为是挟持着强大用户资源的腾讯QQ抢了开心网的生意,其实不然。今天,还有多少人在抢车位,偷菜?真正狙击开心网向前发展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基因的社交媒体。

  在我国,首先在移动端发力的社交媒体是新浪微博。微博140字的表达空间就是为手机发布信息定制的,它创造了一种跟随机制的传播,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影响力吸引粉丝,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寻找关注对象。

  在我们这个现实生活壁垒分明、阶层固化的世界,一旦有明星、高官和企业家这些社会精英进入微博世界,这种近距离和精英的互动对草根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演员姚晨的粉丝如今已增至7800多万,企业家潘石屹的粉丝则增至1700多万。微博很好地满足了一个特定阶段草根和精英的互动需求,但也很快被微信推出的全新的社交体系给冲淡了。

  新浪微博的传播机制,忽略了移动互联网的空间移动优势。实际上,有了移动互联网平台,打破阶层壁垒的表达需求,远逊于基于地理位置构建的社交体验。

  早期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以约炮神器的面目为人们熟识,迅速俘虏了大量用户。事实上,微信看重的并非陌生人社交。但若想迅速在移动端积累用户,“摇一摇”就可以找到身边那个和你一样有陌生异性社交需求的人,当然可以被称之为“神器”了。

  微信在腾讯公司的战略布局上,承担着更大的使命。所以,一旦完成早期用户积累之后,他们就迅速在微信上开发了“朋友圈”这样满足实名社交的栏目。今天人们再用微信去“摇一摇”,已经很难找到早期匿名的社交效果了。在熟人们“虎视眈眈”的注视下,微信的用户越来越注意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举止。

  这恰恰给陌陌、手机QQ等软件提供了新的机会。陌陌的核心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基于时间和空间,提供网友社交机会。几点几分,离你多远有哪些人,她们在干什么,所有这些“陌生人”信息在陌陌上都一目了然。据此,你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跟谁取得何种联系。手机QQ在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社交上也有很多突破,比如直接显示时间和距离的约会平台,等等不一而足。

  试想,一个现实社会中木讷的男孩,在深夜打开陌陌这样的软件,发现身边百米内还有那么多女孩孤独寂寞冷,他很可能直奔主题。现实世界,对异性的表达都是被规范的。但在虚拟的移动社交网络,这些表达还需要掩饰什么吗?

  不难感受,人性深处的表现欲、控制欲,这些被传统社会一定程度上羁押着的欲望,被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一夜之间释放了。同时,实名社交反过来也会规范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微信的“朋友圈”推出之后,人们在熟人世界的表达,都是阳光的,温和的。人们借此完全可以重塑现实中的个人形象。

  一边是虚拟世界被释放出来的赤裸裸的欲望,一边是“熟人关系”更高大上的规训和标准,个体人格在移动社交平台上变得更为分裂。活跃在移动社交平台上的个体,正在建构一种全新的社会格局。由资本和权力打造的传统社会的秩序,在这个新格局中渐渐失去了光环。

  那么这个新格局的建构,究竟是由什么发起的?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米尔格兰姆之所以能提升信的到达率,在于他最后发现,信件或包裹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是影响人们决定继续传递它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因素能干扰参与实验的人的行为。

  在人性深处,除了欲望之外,还有一个基因同样生机勃勃,那就是爱。一旦个体认为,付出的很小,却干了一件很大的好事,他就会变得非常积极。

  2011年4月22日,药家鑫一审被判处死刑,博主傅蔚冈在新浪微博发布一条微博:“从今日起到4月30日00:00分,凡转一次本微博,我将为张妙女士的女儿捐助1元人民币,有愿意转?!”不到3个小时时间内,这条微博被转发10万余次。

  且不论这个事件的最终走向,但转发所呈现出来的动力背后,是人性基于爱的协同分享。在移动社交平台上,你可能不会创造任何内容,但你将看到的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出去,仅仅是一次触屏点击而已。

  在移动社交平台,将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别人没有任何障碍。造成这一点很简单,因为移动社交平台上的活跃的个体,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协同网络。

  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指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聚集一群人并使之行动原本对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努力都被置于一种制度的垄断之下—今天,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

  在移动社交平台上,任何一个偶然的事件,任何一个共同的属性,任何一个群体的兴趣,都可以让个体迅速地协同起来参与其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需求,都可以进行无缝对接。只要一件事有价值,置身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直接介入。克莱·舍基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在这样的组织形态下,传统威权建构的社会模式正在遭受挑战,每个人都在成为世界的中心。

  据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

  目前的网民基数,移动社交平台足以把各种不确定的个体召唤过来,消费个体碎片化的时间。

  2015年6月12日,杭州曾发生“的哥钓鱼专车”事件,引发大量专车司机和路人围观,一度导致交通瘫痪。抛开其他因素,仅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双方的冲突,是新技术对固有威权模式的挑战。优步打车软件精准地将私家车和私家车主闲置的时间整理出来,提供给那些需要打车的人们,冲击了只有“出租车”可以载客的现状。

  由移动社交网络搭建的个体协同平台,荡涤的并非仅仅是打车领域。任何一种行业,都将接受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修改。所有闲置的时间,闲置的人,在未来都可以打包行动起来。

  未来将人机共存?

  在移动社交平台上,“组织”正在变得如此容易。但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的智能手机,究竟在未来起到什么作用,其实是不确定的。新秩序现在还没有秩序井然,依然在激烈的建构和重组的过程中。但可能突然有一天,还没有完成建构的新秩序就会被瞬间颠覆。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人对未来的人工智能秉持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技术越进步,人对技术的需求和依赖感越强。事实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除人脑外第二个存储和分析信息的中枢。

  从这个角度看,高度普及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神经元点。只要发生的事有传播价值,短短的几分钟全世界的公众都会通过智能手机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整个人类似乎真的可以同呼吸共命运了。

  智能手机正在将使用者数字化和人格化,这也预示一个人机互联的时代,不但并不遥远,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装到人脑中的芯片肯定冲击人类伦理,但装到手掌的“电脑”—智能手机,和装在人脑中的芯片在功能上又有何不同?

  智能手机在功能上,有如插入人脑中的芯片,它已经和人的肢体紧紧相连,不可分割了。对很多人而言,钱可以借给对方使用,但手机绝对不可借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爱人和父母。智能手机现在几乎成了人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地。从后台看智能手机的一些行为轨迹,基本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整体形象。

  尽管人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突破人机互联的伦理,但硅谷的精神教父凯文·凯利早在1994年出版的《失控》一书中就谈到他所预见的新世界的发展方向:“由于我们自己创造的这个世界变得过于复杂,我们不得不求助于自然世界以了解它的方法。这也就意味着,要想保证一切正常运转,我们最终制造出来的环境越机械化,可能越需要生物化。我们的未来是技术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是灰色冰冷的钢铁世界。相反,我们的技术所引导的未来,朝向的正是一种新生物文明。”

  凯文·凯利预见的新生物文明,就是人将机械化,机械将生物化。更通俗地说,我们人类的躯体将在未来进行技术化改造,在人脑中植入芯片将成为最简单的改造方式。而那些曾经冷冰冰的机械可能在未来像人类一样能创造性地思考和感受。举凡《黑客帝国》、《盗梦空间》、《阿凡达》这样的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可能在未来某天得以真实上演。

  美国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存在一个“奇点”。跨越这个点,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慧,人类将与机器融为一体实现“永生”。在谷歌和美国宇航局的支持下,雷·库兹韦尔于2008年创立了旨在培养未来领军人物的“奇点大学”。

  尽管奇点大学饱受争议,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在未来高度发达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真的有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奇点吗?届时是人统治机械,还是机械统治人,还是出现一个人机和谐共存的局面?

  我们并不知道准确答案,但连接一切的未来清晰可见。

  摘自:《南风窗》2015年15期

  韩立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