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技工,语文,民族
  • 发布时间:2015-09-23 09: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技工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 研究性学习 特点 过程 实施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要主动学习。从对语文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语文课题方案的选定、组织、实施,到最后结题写出研究报告,这都需要学生自己积极参与,由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

  2.多样性

  学生在研究中所处的环境是多样的;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都是研究的场所。学生研究的媒体也是多样的;学院图书馆、报刊、电视、电脑都可以作为研究的途径。同时学生研究的调查对象也是多样的;同学、老师、家长、专家、学者都可以采访,从而获得全面多样的文化知识。

  3.实践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要经常亲自到实践之中了解、观察、讨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当中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4.创新性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所提出的观点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当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前人雷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直到发现新观点为止。

  5.合作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培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取各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大家的智慧。经过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不同的见解,达到求同存异,发现规律的目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1.选题准备阶段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入门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这一阶段应当放长选题的时间,把握选题的原则,发动学生从多方面选题,而且教师应加以引导。在此基础上,要制订研究计划,对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进行设计。

  2.调研讨论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的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创造必要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指导。

  3.总结展示阶段

  学生经过探讨之后,在这一阶段,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愿意把这些观念和想法及时表达出来,或者经过研究后,很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因此,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在引导学生谈收获、谈问题、谈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4.评价反馈阶段

  这是从量和质上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后评价与反馈阶段。一是要发挥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对学生的研究方案的合理化进行价值判断。二是发挥评价的总结性功能,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实际证据,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做出价值判断。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技校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本身就不高,教师要想在研究性学习中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有所创造。

  2.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题

  学生对语文教材学习掌握之后,需要进一步探究新知识,将已学知识运用于研究之中。学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课题推荐给学生,供学生选择。

  3.指导学生探讨的途径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寻找多种途径,以帮助学生寻找知识,探究问题,还可以上网查找最近研究的新成果,以免走弯路。

  4.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方式。这样做有利于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中,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也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要是策划、指导和督促,主要强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

  5.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只要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深入探讨学生学习的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远骞,张定璋,裴文敏.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2]车文博.教学原则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3]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技师学院)

  文/周晓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