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感十足的活法 深圳根据地重型机车俱乐部

  • 来源:房车•生活
  • 关键字:哈雷,机车俱乐部
  • 发布时间:2015-09-26 10:35

  哈雷摩托车,重型机车的代表,它的成长浓缩了自1903年美国一个世纪以来品牌的发展历程。它创造了一个将机器和人性融合为一体的精神象征,并深刻地影响了其目标消费群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60年代,西方产生的嬉皮士,他们以怪异的发型、破牛仔裤、纹身、摇滚乐等作为标志,骑着哈雷摩托呼啸而过,喜欢居无定所四处流浪。

  “深圳根据地重型机车俱乐部”是一帮哈雷发烧友玩儿起来的。追溯“根据地”的成立还得从2013年春说起。

  2013年4月28日,“骑行西藏--2013深圳正·骑迹摩托车队进藏”活动启程。一人一坐骑,骑行12000公里:从深圳出发,途径成都、拉萨、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拉萨、丽江,最后返回深圳。西藏骑士之旅集结了18位摩托车友,他们历经艰辛,过泥泞蹚浑水,驰骋于雪山,体验生命中的一次重要的旅程,结下了深厚的情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5210米的珠峰大本营,大家萌生了组建“深圳根据地重型机车摇滚俱乐部”的念头。

  坚毅果敢的信念一直是哈雷玩家的特色。回到深圳,根据地重型机车摇滚俱乐部的成员阿峰、巍巍、虎子、雷子、志国、阿玉、凌志、杨坚、阿平等众车友,十几个哈雷男说干就干。他们成立俱乐部,置买了一个仓库作为大本营,在大家努力中创建了“根据地”。

  俱乐部乍看起来非常像一个重型机车的小博物馆,除了哈雷各种车型,包括运动者Sportster(833)、软尾Softtail、戴纳Dyna、肥仔、旅行者Touring等,还有宝马、本田等品牌的重机。俱乐部又像一个摇滚酒吧,可以喝酒、狂欢,这里有完备的专业音乐器材,据负责人杨总(杨坚先生)介绍,这里的器材配备是中国摇滚界重量级人物崔健帮忙弄的。重型机车配上摇滚,金属感的酷劲十足。

  机车俱乐部现有车友200余人,车友中有摇滚音乐人、律师、私企创业者、媒体人、设计师……他们爱哈雷、爱摇滚乐、爱户外骑行,爱风一样的自由。自由、自我、释放、疯狂、阳光……这是一群骑士对哈雷摩托车定义的感受。

  有人说,火车是民谣歌手的标准座驾,老爷车则是属于爵士乐手的,招摇的敞篷车适合小甜甜,而哈雷摩托似乎就是摇滚乐手们的黑马——有些词汇,似乎天生就联系在一起,比如哈雷、悍马与摇滚。

  杨坚,是深圳根据地酒吧创始人,他拥有哈雷、悍马和摇滚,也是众车友推举的深圳根据地重型机车摇滚俱乐部掌门人。头盔、风镜、皮衣裤、马丁靴、皮腰袋是他最喜欢也最精彩的装扮。杨坚从摇滚乐手到酒吧老板再到现在的重型机车俱乐部领头羊,他说,摩托车骑行西藏让他重拾自己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找寻到自我的一种表达方式、生活方式,幸运的是,此行他相遇了一群有着相同志趣的朋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哈雷”。杨坚:“提供一个平台,有音乐,有重型机车,继续摇滚生活,继续在路上。汽车承载的是人的肉体,哈雷承载的是人的灵魂。”波波:“不接电话,不看微信,信息爆炸的今天,让人想回到原始和简单。哈雷摩托给了我这种感受。”虎子:“摩托车倾斜转弯的时候,最迷人!我一直觉得自己内心很强大,这一次,我超越了以往的自己,很有成就感。”志国:“做企业很苦,但我还想体验一种我不曾经受过的苦,不论多苦,我一定要走下去。一路行来,让我开始对更多的东西释然,看待生活也更加淡然,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感恩陪我走过这段路的人,回头看曾经的那些‘放不下’,早已一切云淡风轻。”

  哈雷有这样一种精神:沧桑和积累。从事公安干警的阿玉平常工作中他都是穿着制服,严肃而严谨。这样一个壮志儿郎,年轻时也曾向往着自由的飞翔,带着心爱的姑娘,骑着摩托车奔向远方……可现实的生活把梦沉沉压在了心底。俱乐部的出现,让他重拾青春梦。他可以骑车,可以在俱乐部的舞台上唱LIVE HOUSE,吼一首崔健的《花房姑娘》,唱一段《鸿雁》,这都是人生的幸福。

  “骑着哈雷,我就像一棵灵芝长在了机车上”,这种纯自我的超然,让他拥有了舒服的通透感。车队出行过程中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体现车友间的默契,这是何等的细腻。他爱的不是车本身,而是车上承载的精神——摩托车是工业产品,作为现代工业的符号,能够展示一个国家在工业设计和科技发展中的实力,而这个符号,可能会因为全城禁摩渐行渐远。“我经常带儿子骑摩托车。”阿玉说,“我就是想在儿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不要忘记,机车,也是一种文化。”

  室内设计师雷子跟其他车友不一样,别人是因为喜欢摩托车才更喜欢哈雷,他是因为哈雷而喜欢骑摩托车。“哈雷的动力设计,最原始也最经典。”

  骑哈雷,需要人生阅历和休闲的心态,享受的是自由与激情,追求的并非是速度,而是身体劈开空气的畅快,是与自然接触的更紧密的感觉。成立才几个月的深圳根据地重型机车摇滚俱乐部,每周都有主题活动,活动涉及公益爱心活动、音乐交流、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后,通过网站、微博等平台传播机车文化,其影响已经辐射全国各地的机车俱乐部,同时展开车友间的交流。

  或者这就是杨总说的:“从别人止步的地方起步,快乐一直在路上,摩托车点燃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摩托车旅行更是我们寻找自我和理想的一种方式。”

  摄影/黄雪波 撰文/林雪 编辑/林妍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