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这两年

  作为一个充满话题的品牌,魅族一直是媒体的宠儿。两年前,当黄章重新出现在魅族公司的会议室大谈养“火星猪”之时,有人开始感叹:“中国手机市场失去了最后一个‘小而美’”。魅族想抓住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最后的窗口期,极尽扩张之能事,向领域前三发起了冲击。成绩突出,但争议之声也不曾断绝。

  月销量从40万部到289万部

  “魅族手机8月份销量突破289万台,创魅族手机月销量历史新高。”2015年9月的第一天,魅族便迫不及待地晒出了自己在前一个月的销售成绩单。而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魅族董事长黄章也曾发布微博表示,魅族在当月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台。我们发现,魅族用了8个月时间,实现了接近3倍的销量增长。而魅族的员工数量也在这两年飞速增长,原来的一层办公楼已经变成了三层楼,在启用副楼的同时,甚至还计划新建大楼。

  要知道,在此之前魅族的产品销量一直都是个谜。罗永浩曾经表示魅族MX2的总销量仅有40多万台,引起了当时还闭关家中的黄章不满,我们才得知“月销量确实只有30~40万部”。从月销40万部到289万部,魅族这两年都干了些啥?

  2014年2月8日,大年初九,久未露面的黄章出现在魅族大楼,并召开了有一两百名员工参加的会议。这个春节前,白永祥、杨颜和李楠等几个副总裁来到黄章家里,大家花了12个小时详述了公司现在面临的困难以及自己的担忧。而在这次会面的几天后,在原副总裁马麟的带领下魅族迎来了一次员工离职潮,软件部门几乎人去楼空。经过春节几天的反思,黄章决议进行变革。他在会上表示,魅族将引入外部投资做大做强。

  在魅族继续小而美的这几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正在上演一场巨变。传统手机厂商纷纷谋求变革,肩扛互联网思维大旗的小米在线上渠道高歌猛进,已经成长为国内第一大手机厂商。而此时在魅族官方论坛,小米甚至还是敏感词,魅族仍然按照自己一年打造一款产品的固有节奏在走。白永祥说,魅族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队。

  尽管在本次会议后不久,黄章再次在海湾的别墅里深居简出,但是魅族的变革则实打实开始了。

  四管齐下

  2014年9月,1799元人民币的魅族MX4率先登场,这个魅族有史以来的最低定价也由此拉开了其连续发布7款新品的马拉松。2015年1月,魅族还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子品牌—魅蓝,并先后发布魅蓝Note和魅蓝两款手机新品进军千元级市场,追击小米之心路人皆知。

  从“梦想机”到“千元机”和性价比,说明这家公司也希望通过性价比提升销量,开始从利润优先到规模优先转变。而具体到产品上,魅族也不再争做“奇葩”。无论是屏幕分辨率,还是Smartbar,这些曾经魅族坚持的东西,都逐渐被淡化或取代。MX5甚至是一部被认为广泛吸收用户意见之后的产品,平庸但是却足够好用。相对于MX2发布会Keynote上满屏的“J.Wong”,如今的魅族产品的个人化色彩显然淡化了不少。

  魅族在产品上的激进策略,同样延续到了营销上,也由此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吐槽。上半年,魅族的“卡、慢、丑、小、糙”系列文案,就有明显碰瓷小米的嫌疑。而后来的“别把钱花在垃圾上”一句,甚至直接引起了凡客CEO陈年在微博上的强烈回应,最终只能道歉息事宁人。

  也正是因为这种营销上的激进,无数老魅友开始觉得,如今的魅族已经不再是此前大家所熟悉的低调务实的“南方小厂”,忘掉了初心。实际上,这种营销上的180°大转弯,也是在没有太多营销经费投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而随着规模的急速扩大,魅族产品的产能和品控也开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营销、产能和品控,开始成为用户眼中魅族新的槽点。有人甚至吐槽,最好的手机“永远都是在魅族的发布会上。”为解决售后问题,魅族开始着力建设线下售后服务中心上,截止8月底,魅族已经在全国开设了150家线下售后服务中心。

  4月1日,黄章在微博分享了一张与马云的合影,这个多年不出珠海的技术宅罕见地来到杭州,和马云面对面沟通,并表示“受益匪浅”。早在今年2月份,阿里以5.9亿美元入股魅族的消息就已经得到确认。前文所提到的建设线下售后服务中心的资金,也大多来自于此。

  魅族的救亡图存

  从引入投资,到营销方式的转变,再到建立子品牌强调规模优先。从黄章宣布出山开始至今,魅族的这两年的变化不可谓不巨大。主流的观点认为,这对于魅族来说,是一场事关生死的变革。

  到了今年,“变缓”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关键词,就连行业大拿小米也未能达成自己的销售预期。而主流千元机的售价,也已经从一年前的999元人民币,下探到如今的799元人民币。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市场已经逐渐完成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换代,市场逐渐走向饱和甚至过饱和的状态。数据也坐实了这个结论:Gartner的报告称,中国201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当季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4%。

  “今年手机品牌在不停地减少,市场冲顶意味着少数品牌将统治市场渠道和销量。”魅族高级副总裁李楠表示,魅族需要抓住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后的战略窗口期,从市场份额的Others中爬出来,甚至冲到前三才有机会活下去。然而,一年前魅族开始将此前数年在线上积累的口碑逐步转化成销量获得了高增长,但在历经这长达一年的声量释放之后,这种增长的后劲是否依旧足够是个问题。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更是雪上加霜。

  8月26日,魅族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了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在印度市场销售MX5。和小米等厂商一样,这被认为是魅族实现突围的重要方式。印度市场人口众多,且换机大潮还未全面到来,被认为是手机厂商的下一个必争之地。据了解,目前魅族已经完成了市场试水与品牌宣传,以及当地运营团队的建设。李楠透露,接下来将在印度超过20个城市,建立40多个服务中心。不过,MX5在印度接近2000元人民币的定价并不低端,仍有心走利润优先的路。魅族的品牌能否支撑其在印度市场的产品溢价,还很难说。此外,专利问题的隐忧,则是另一个关注点。

  除了登陆印度市场,李楠前段时间还曾在微博扬言,将研发“万元手机”。随后,李楠也证实了今年魅族将推出平行于MX和魅蓝的新产品序列,主打高端市场。与此同时,网上还“泄露”出了魅族打造了全新的VI体系,一切向国际大品牌看齐。

  看来,魅族所进行的,是一次从头到尾的自我革新。当声量逐渐和市场份额相匹配之后,这家原本小而美的南方小厂或将把重点放在品牌和生态建设上。而在眼下,国内前三是魅族的目标,而今年的目标则是销量达到2000万台。

  “泄露的Logo太轻浮,我毙掉了。魅族Logo要如明镜一般平静稳定,可以代表那种实在的追逐心中梦想,哪怕推倒极限的精神。下一个十年就是她了。”这是黄章对新Logo的要求,或许是他对于魅族未来的要求,而现阶段他的公司还正使尽浑身解数,希望在国内智能手机风口过去之前,抢到一个有利位置。

  结束语

  尽管激进的营销方式和规模增大后被放大的品控问题,让魅族这两年饱受诟病,但不得不说如今在路上看到魅族手机的概率较两年前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当年,大家喜欢魅族,很大程度上是欣赏其偏执的产品理念。而如今魅族在将重心放在打造一款款面向大众的“爆款”之后,很多老魅友也期待他们的精神领袖黄章还能坚持自己“梦想机”的脚步。

  文/宗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