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商的模式做大数据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5 10:08
在传统行业都在“互联网+”的今天,大数据成为了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传统行业对大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有大数据需求,且具有多样性、适用性、广泛性的特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数据相关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数据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据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上半年,数据堂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我们强大的数据源储备和广泛的商业用户基础,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在多个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引入更多的数据资源,持续优化我们的数据资产,拉动收入增长。”数据堂CEO齐红威表示。
平台化数据服务模式
作为一家大数据公司,数据的多少和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数据堂公开表示,它目前已积累约5万组数据,数据量将近1000TB。
将近1000TB的海量数据是数据堂多年积累的产物,数据堂之所以能积累数量如此之大的数据和数据堂的数据众包平台分不开。数据堂采用众包采集的方式产生数据,利用全球40多万兼职人员帮助数据堂采集大规模的线下数据。齐红威表示:“数据资源的多寡是行业壁垒,需要时间积累。我们这几年运用我们独有的众包数据采集方式和与行业企业合作等模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为我们后续业务发展夯实了根基。”
过去数据堂采用传统数据服务模式(收集、加工、线下销售),以销售为导向进行数据采集制作。而目前数据堂采用的是平台化的数据服务模式,并将其包装成为大数据电商平台——Datamall数据商城,实现了用户线上销售交易、数据定制、数据合作等多种业务模式的整合和打通,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变现的能力和灵活性。
进一步拓展覆盖领域
随着数据堂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数据堂的覆盖领域也从过去的单一的人工智能领域拓展到金融征信、健康医疗、智能交通等行业领域,并全面构建了覆盖整个数据价值链的生态系统。
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先后成为数据堂的合作伙伴。目前,数据堂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硅谷设立了子公司,重点服务北美人工智能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和高科技公司。
以交通类数据为例,数据堂自2014年起就一直在做业务布局。数据堂目前已经涉猎路况交通、信贷、保险、区域经济分析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社会信用提升,个人和企业征信市场的成长空间巨大,未来我国征信市场空间或将达到千亿元规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堂成立了数据堂(北京)征信服务有限公司,重点开拓征信数据服务。齐红威表示:“金融征信市场未来前景良好,我们将通过信用数据的引入、清洗、融合,打造征信业的基础数据源和创新生态系统。”
未来,数据资源化将是蕴藏着巨大商业价值的新资产,前景看好。“经过几年的孕育,对大数据资源的需求正迎来高速发展期,2015年将是大数据资源需求爆发的一年。我们将加大在数据资源获取、数据处理、数据服务方面的研发和业务投入,加强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齐红威表示。
本报记者/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