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勤奋的摄影师总有好故事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摄影,美图,趣事
  • 发布时间:2015-10-19 16:36

  你是不是很好奇每期《摄影之友》中那些美图是谁拍出来的?虽然偶尔能在杂志的工作照中瞥见一眼摄影师,但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次我们就带大家来看看作为之友摄影师的他们,在工作中与之友有怎样的磨合与相互影响,又发生了哪些趣事?

  龙雪峰

  摄影其实是一个分工细化的行当

  我这些年一直在时尚人像领域工作,2014年接到了之友11月刊封面的拍摄邀约。这期主题要表现色彩和速度。其实摄影是一个分工很细化的行当,结合摄影杂志与时尚硬照其实是没有沟壑的,出身于造型师的我也有更多细腻到妆面色彩的考量。这次的拍摄我采用高速同步,在模特的脸无数次的被彩色玉米粉砸过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了一期完美的封面。

  郝笑天

  手中的相机是用影像表达对事物态度的工具

  2012年之友举办的中国户外摄影师挑战赛,我作为一名参赛者最终完成攀登四姑娘山海拔5355米的高峰,并取得了第一名,之后便成为了《摄影之友》的签约摄影师,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次的比赛中,身处高海拔的山峰上,一步步攀登的我将铭记于心,手中的相机此时此刻不再只是摄影工具,更多的体现在于用影像表达对事物态度。

  老飘飘

  希望之友今后能开拓出一个更加宽容的读者群

  在和《摄影之友》的合作中,印象最较深刻的是合作《摄影之友》2014年的2月刊的封面。那是一根性感的萝卜,而在这其中我主要是负责封面图片的后期修图。看着这个萝卜,我要给它修身、给它上色、给它磨皮、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大厨。不用后期软件给胡萝卜削皮的修图师不是一个好修图师。希望之友今后能开拓出一个更加宽容的读者群。

  任欣羽

  之友给了我在想法和创作上最大的自由空间

  我与之友的合作形式基本是新款产品试用。我用这款产品拍摄,并和编辑沟通心得。每次编辑们都会让我大胆的想一个主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行,她们基本不会干涉我的创作。例如[等等等等]系列和[艺妓]系列,这样完全让摄影师自由发挥的合作形式在国内杂志来说真的很少,并且很棒,因为这也给了我在想法上和创作上最大的自由空间。

  和威

  很高兴之友能持续关注中国正在发生的当代摄影

  和《摄影之友》的缘分是被选为2013年的新锐摄影师,很高兴《摄影之友》能够持续关注中国正在发生的当代摄影,这样的关注其实很棒,对推动中国当代摄影有着重要作用。我自己也在2015年3月刊中刊登了关于小宇宙的作品,文章名字为“星际孤行,一位宇航员的星际探索”很荣幸能够成为30年中的一分子。

  陈华琛

  我与之友的关系是从读者转换为作者

  几乎从我开始学摄影就一直读《摄影之友》,一读就是二十多年。我与之友的关系其实是从一名小读者成长为一名作者。以前收到杂志我总会认真阅读,唯恐漏掉一点点知识;如今工作了是兢兢业业地检查打样,唯恐我拍的杂志封面或是作品有半点瑕疵。这,就是之友铁粉的状态!每次拍之友的封面,都会有朋友或者粉丝问我同一问题:“你看着那么美的模特会有感觉吗?激动吗?”我总想回答,当然激动!如果一个摄影师对着模特或者是他的创作对象时跟对着一根木头般麻木,那他拍出的照片也必然打动不了读者,关键是肾上腺素涌向哪,如果往上走,涌向脑子的那叫艺术家。

  燕子木

  原来做梦也不是什么坏事,可以带来灵感

  在于之友合作的三年里,因为拍摄创意而遇到的挑战不是一次两次了。记得在2013年7月刊中的一次拍摄任务,主角是四只不同厂商的鞋子,四款鞋子要同时出现在一张图片中,还要突出鞋子轻、弹等一系列特点。当时真是挖空心思想了好几天。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第四天的夜里做梦时仿佛看到鞋子在上下跳动,于是有了那张照片。在沙子上弹跳起来是困难的事,所以我选用沙子做道具,突出其弹性。拍摄过程其实不难,线条是后期处理的。原以为做梦是神经衰弱,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张千里

  之友是一本有历史却充满活力的杂志

  记得在2013年6月刊中的实战部分,之友策划了一次摄影师爸爸为自己的孩子拍摄创意照的一个选题。这次策划集齐了七位各领域的职业摄影师,五个宝宝集体亮相。

  这是一次很有趣的拍摄经历,边和家人玩耍还边把工作完成了。就是如此,之友一直是一本充满活力却也有历史沉淀的杂志,陪伴包括我以内的很多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们从最初的不断学习积累,再到后来的成长,有了质的飞越。能和行业内最好的杂志合作,一直是我的荣幸,愿下一个三十年《摄影之友》越来越好,依然充满活力。

  薇白

  之友给了我一个可以分享作品和拍摄经验的平台

  因为父亲的原因,所以我从小也是《摄影之友》的忠实读者。在我印象中父亲所收藏的杂志最早的是从1998年开始的,所以之友也陪伴了我十多年的成长。直到后来,我真正成为一名摄影师的时候,还有幸成为《摄影之友》第一批签约的女摄影师,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每一次与杂志合作都特别顺利。而且很令人开心的是有一个可以分享自己作品和拍摄经验的平台。印象很深刻的是之友在每次选择我的作品刊登时,不会提出一些条条框框限制我的选择。加上父亲的影响,我会一直是之友的fan!

  刘韧

  我愿意与大家分享影像创作的各种可能

  与之友合作中最令我难忘的事是2013年7月16日,由《摄影之友》资深编辑也是我的好朋友邬树楠推荐的,在北京金融街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私人银行部举行的“中银私享·摄影荟”的启动仪式。这次活动是中国银行和《摄影之友》杂志社共同打造的高端影像互动平台,由艺术名流担任的名誉理事们今后将为俱乐部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摄影之友》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让我和其他以摄影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我很愿意与大家分享关于影像创作的各种可能。

  编辑:李思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