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白毛女》 追忆峥嵘岁月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芭蕾舞,抗日,八路军
  • 发布时间:2015-10-22 14:21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歌词唱起,能让许多观众回首往日岁月、往昔之情……

  故事发生在1937-1945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除夕夜,汉奸恶霸地主黄世仁上门逼债,打死佃农杨白劳,抢走其女儿喜儿当奴婢。喜儿不甘受辱逃进了深山,在与狂风暴雨、毒蛇猛兽的搏斗中求取生存,被折磨得满头黑发变成了白发。最终,在八路军的解救下,喜儿获得了新生。

  曾演遍大江南北,影响和打动着千百万人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上海芭蕾舞团的“扛鼎之作”,更是“镇团之宝”,舞团的诞生即源自这部舞剧。该剧被誉为一部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舞蹈完美结合的精品,是中国芭蕾的奠基作之一,至今累计演出1600余场,是目前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剧。

  当舞台上稀疏的雪花飘落,熟悉的旋律响起,在“北风吹”、“红头绳”等经典片段中,舞者将再次呈现足尖上永远不老的喜儿。每当舞台上稀疏的雪花飘落,熟悉悦耳的旋律响起,“北风那个吹啊,雪花那个飘啊,年来到……”让老观众回首往日岁月、往昔之情,给年轻观众带来了一段历史、一个新景。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的完美结合,除了拥有经典隽永的故事情节,在舞蹈和音乐上,它也处处彰显出浓郁而别具风格的中国元素。舞蹈方面,《白毛女》在西洋芭蕾舞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民间舞蹈,独创出“大红枣舞”“秧歌舞”等特色舞蹈;音乐方面,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白毛女》不但直接采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还将戏曲音乐素材、唱腔、表演手法、技巧等用到音乐创作上,使整部舞剧洋溢出更丰厚的激情。

  改编与创作相扶持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的师生勇于创新,共同探索芭蕾民族化,根据同名歌剧集体创作改编的成果。该剧由著名的艺术大师黄佐临先生担任艺术指导,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著名编导胡蓉蓉、林泱泱、傅艾棣、程代辉等担任编导,严金萱等作曲。芭蕾舞剧《白毛女》既运用了外来芭蕾的语汇,又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现实与浪漫相结合。因此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

  场馆介绍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作为标志性建筑对解放碑地块起统领作用。既统一于解放碑地区现有建筑,又为解放碑地区创造了新的秩序。艺术中心的大楼主体为红色,像一团燃烧的“篝火”,也像一艘起航的舰。中心及其森林广场与洪崖洞项目相连,直抵嘉陵江,给解放碑打开一个呼吸的窗口。

  色彩方面具有地域性及鲜明的特征,在林立高楼之间,露出红色的边角,带给人们方向感和归属感。结合自身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创造一个与外部城市空间相互渗透融合的具有东方特质的肌理。利用传统斗拱空间穿插形式,以现代简洁的手法表达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建筑中互相穿插、叠落、悬挑的构件,高高迎举、顺势自然,正是重庆人最本质的精神追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