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男三号的历史机会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男三号”的话题开始热了起来。男三号是指企业家,他相对于官员(男一号)和精英(男二号),排在第三。因此,这场讨论,实际是针对政府、精英和企业家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中,政府的角度正在发生变化,从全能主义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留出管不好、管不了和不该管的社会治理中间地带。

  谁来填补空白?候选者自然是男二号和男三号。

  汶川地震,象一把镜子,把男一号、男二号和男三号的表现展示在世人面前。政府的表现没得说,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肯定。而精英和企业家的表现则大相径庭。

  范跑跑这一跑,把精英的脸丢尽了。让人们普遍感到,“精英”是靠不住的。“大难临头各自飞”这种印象,不光是由范跑跑一个人的行为造成的。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精英们自说自话,不关心百姓,缺乏服务意识这些弱点,人们已经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可以说,缺乏社会担待,是更深意义的“跑”。

  与精英形成对照的是,企业家在国难临头时,表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社会担待意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关键时刻,表现一点不逊于政府。即使是表现“青涩”的男三号王石,不是也掏出了一亿吗,比范跑跑们能担待多了。

  进一步的问题是:男三号作为一个阶层,能不能担起中间地带的社会责任?

  男三号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表现为他是理性的力量,可以发挥社会自组、行业自律的作用。在这点上,不象精英们只想一逞口舌之快,只破不立。

  另一方面表现为他是建设性的力量,这种建设性主要表现在他为社会提供服务,甚至可以提供一部分公共服务。不象精英们只封闭在自我的小空间里。

  在社会需要的时候,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社会服务,这是男三号堪当大任的表现。关于男三号的讨论,意义应在这里。

  新男三号代表企业家的未来。然而,在男三号的讨论中,我们也看到一种普遍的困惑。企业家那种兼济天下的豪迈气概不见了,剩下的是精英笔下一群沾上了精英式幽怨的受气包。他们受着官家的“欺负”,被排挤到下坡路……

  不,不!这不是人们心中的男三号。这是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男三号。今天,新的男三号来了。

  新男三号是“新”的企业家。他们或者因为从事IT而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而“新”,或者应用信息技术而与新的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而“新”。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两方面的新,决定了他们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是在增量空间中,为社会注入改革与发展的活力。

  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商业社会,需要新男三号发挥中坚作用。

  商业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商业社会需要商业力量作为中坚。一个理性的、建设性的商业社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男三号?答案是:需要新男三号。

  在香港回归前,世界上许多人都预言香港会乱掉,但十多年过去了,香港站稳了脚跟,成为民主的香港、富强的香港。原因无非,因为有男三号和新男三号在,达成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相对和谐。男二号只好被挤到海里去洗澡。

  实质的问题是:有哪些共同利益,可以作为共建和谐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商业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共识,不光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上,还需要建立在共同的商业认同上。空谈政治的时代正在过去,在市场经济中,共同的经济发展利益,共同的产业发展利益,共同的为民服务要求,会使男一号与男三号形成一种共建和谐社会的合力。

  新男三号在作为商业社会的公民社会建设上,到底能够走多远,他们的理性、建设性的作用到底能发挥多少,取决于利益相关方能否在共同利益领域进行合作。我们至少可以在商业社会建设过程中发现许多这种领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