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在摸索中前行
- 来源:AMT《前沿论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一带一路,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宝钢集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1 09:43
2013年10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此次国企改革力度更大,很多内容具有历史突破性。会中,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列提出;第一次提出由管企业、管资产的思路,转向管资本的思路;第一次提出国企按功能定位;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这五个“第一次”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在国资监管、国企股权、国企运营这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
那么,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国企改革的推进到了哪一步?落地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国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和改革细节还没有出台,一些企业在观望,一些企业在迷茫。一些企业因为改革环境复杂,不得不等待上层政策来进行调节;一些企业想推进改革,但不知道从何做起。
今天的中国,既有沉重的历史沿革和强大的发展惯性,也有十八大顶层设计的方向指引;既有“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格局,也有内部各种存量和增量改革的现实难题,中国的央企、地方国资企业、各级国企监管机构等各个层面的企事业单位正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怎么破题?怎么在治理和管理等各方面做到条分缕析?怎么取得成效并把成果保留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
我们可以学习淡马锡模式,也可以运用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来对国企进行转型变革,但是,我国国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因特殊的历史原因,有着各种复杂形势,不是简单地套用或照搬国外先进理念及管理模式就可以成功,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及企业自身现状,量身定做适合不同企业发展的不同落地方案。这需要专业的外部力量来共同推动,需要引入外界智库的专业力量和经验。
AMT长期为国有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转型改革方面的咨询服务,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铝业、中航工业、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国家电力、中国医药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国机集团、中国兵装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宝钢集团、华菱集团、华润集团、越秀集团、长安汽车、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一汽、南方电网、中国邮政、中粮集团、中国船舶、中国远洋、中国中铁等多家国有企业,都是AMT的客户。正是AMT长期服务于央企、地方国资企业、各级国企监管机构等各个层面的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因此,也更了解国企改革的复杂性,并能更为契合地设计可落地的改革方案。
AMT本着“研究、探索、推动”的思路成立了“AMT国企改革研究中心”,希望通过研究中心的梳理、研究、探索等系列工作,在国企改革这一探索性课题上能够为中国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参与者、亲历者提供具有指导兼具实战意义的成果。研究中心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国企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较为全面地研究分析了国外先进的国企改革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以及我国国企改革的各种复杂形势及落地建议,分别为:全球国有企业发展与管理模式概览、十八大国资国企改革政策解析、中国央企改革深度扫描、淡马锡模式研究、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股权多元化之MBO等。
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与众多力量齐心协力,与众多处在变革中的国有企业一起,共同推动历史的车轮。
文/AMT国企改革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