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带来的隐忧

  优酷与土豆的联姻、大众点评与美团的携手,以及最近去哪儿和携程的冤家变亲家……,不少业内人士在祝福他们“新婚快乐”的同时,也难免会思索他们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巨头与巨头之间的“在一起”直接带来了一个疑问——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婚姻,会垄断整个行业么?而垄断之后,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创业者的悲歌?

  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恐怕这样的联姻最大的问题就是补贴减少。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会在乎什么“行业良性发展”之类的大道理,他们的逻辑就是“谁省钱就用谁”。而想要做到省钱,不仅仅需要整个市场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商家,还必须让多个商家同时身处金字塔顶端。而现在老大和老二的联姻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金字塔尖上原来互掐的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一家人花谁的钱都等于是花自己的钱。结果消费者们突然发现,一夜间他们就捂紧了钱包,不肯给补贴了,省钱什么的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说,消费者的顾虑,只是单纯的从省钱这一点出发,那其实对于笔者个人而言,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在创业者看来,他们受到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小了,他们必须更加关心的是,在合并之后,他们还能不能活下去。

  当一个业内只剩下一家巨头的时候,对于其他创业者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以微软为例,别看他们家的Windows系统和IE浏览器总是被当成不少IT业内人士口中的行业笑话,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别人就只知道这俩,甚至目前对于很多银行系统来说,IE还是他们的主战场,你要是使用Chrome或者Firefox,很多插件都不会支持。结果自然就是——你东西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在垄断形成之后,只有让自己成为垄断的一份子才能活下去,否则自己“失道寡助”,产品再好市场做不大,留给自己的也就只有一个“死”字。而想要成为垄断一份子,那就要对垄断者投诚,甚至让出自己一部分利益,跪求垄断者把自己给纳了——人家当初辛苦创业,一是为了赚钱,二是为了不看老板脸色,结果现在钱有没有赚到我们先不谈,绕了大一圈自己又给自己安排了个老板。至少比起那些成天计较补贴多少的消费者而言,创业者的痛苦是多了去了。

  1+1,未必等于2

  其实,咱别说消费者和创业者各自有各自的忧虑和担心,就连闪婚双方当事人,也难免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的。

  以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为例,作为两个除了没有肉搏,其他和撕破脸几乎无异的企业,突然之间握手言和说不打了,咱们滚床单去吧!甚至还对谁做大老婆、谁做小老婆有了私下的协议(虽然对外宣称两边各自担当CEO,也就是采用Co-CEO制度,但大家都知道真正能留下来的只有一个),这虽然有出于利益的考虑,但其实根本就是背后出钱的“大爷”在施压。

  在近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十周年暨创业者盛典活动上,美团网创始人和CEO(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席CEO)王兴讲述了自己和红杉从“错过”到“最终选择”故事,回忆起所有与红杉资本的细节。他表示,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过程中,红杉资本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未来也将是新美大的重要伙伴。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红杉资本是许多互联网企业的财神爷,你CEO听起来很牛逼,但是财神爷如果不肯给钱了,明天CEO这个位置也许就换人坐了。所以美其名日红杉资本是“新美大”的推动力量,还不如说是财神爷觉得花两份钱办同一件事,还在不断忙着打内战,干脆你们合一合算了。于是这两家人突然就凑在了一起,把外界都吓了一跳。

  同样,上文提到的携程和去哪儿的合并,背后背后其实是百度的力量在推动。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拥有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携程总投票权。有人戏称,在之前的几次联姻中,百度一直就看着阿里与腾讯,还有红杉资本在互相刷存在感。这一次通过携程和去哪儿的联姻,总算是给自己刷了一回脸熟,不然谁知道以后别人提到百度,是不是只剩下了“搜索引擎”、“卖广告的”以及“为了一个扶不起的团购网站砸了200亿元人民币”呢?

  那么,对于并购双方来说,他们所期望的双赢能否实现呢?这就要看这到底是资源整合还是资源浪费了。首先毫无疑问,一口气把对方给吞了,让冤家变成了亲家,一个企业的运营成本肯定会降低,资源也会因此而得到整合。原来你补贴10元人民币,我就要补贴12元人民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当然,这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但是在实验领域中,所谓的理想状态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有时候你会发现合并双方反而会产生资源浪费现象。

  比如说,合并双方产品定位相似的时候,即便合并了,部分资源实现共享了,但看起来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却不能因此放弃一个。毕竟产品已经做大了,全盘放弃说不做了,“你们都去其中一个产品那里”的论调,肯定会让刚迎娶回家的“新娘子”有所不满。所以你看合并是合并了,土豆和优酷还是在继续开着自己各自的视频网站,“快的”和“滴滴”还是在不温不火地做着用车市场,美团也没见和大众点评在优惠额度以及商家上实现资源共享。大家热闹了一阵,祝福了一会,发现“小夫妻”们还是在AA过日子,当初合并的意义何在?恐怕连双方很多员工都有一种“关我啥事”的奇怪感觉。

  最后,正如上文所说的,合并有时候和企业个人意志无关,就是背后投资人之间的事情。投资人要让自己养了很久只会烧钱的猪变成会下金蛋的鸡,他们当然会迫不及待把那些只喜欢花钱的家伙丢出去祸害别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还能上吊反抗—下,投资人的话不听,这个江湖,你还要不要混了?

  “结婚季”,下一对是谁?

  截至笔者截稿当日,携程和去哪儿网已经确定实现了联姻。这让人不由感慨,虽然已近深秋,但是这互联网结婚热潮却是越烧越旺了。下一对结婚的会是哪家呢?让我们随便来看看那些可能冤家变亲家的互联网企业吧!

  首先就是豌豆荚和百度,这对老冤家曾经就因为百度屏蔽了豌豆荚,在业内弄得沸沸扬扬。在目前手游业的大环境下,手游渠道商对手游有更大的发言权,甚至还会联合一些游戏公会一起坑手游发行商。而作为两大手机应用分发平台,豌豆荚和百度若是能够联姻,恐怕对于许多手游发行商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再看看魅族,它的钱包里有阿里的钱,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甭管魅族是否承认,阿里的确在把魅族慢慢融入自己的生态圈之内。只不过相对于很多闪婚,恐怕魅族和阿里走的是循序渐进的爱情长跑路线。

  B站( Bilibili)和腾讯。在B站被爱奇艺、搜狐和优酷土豆等封杀得差不多,甚至要一纸诉状法院见的时候,腾讯却一直和B站保持着暧昧关系。近期腾讯力推的不少动画都加上了“腾讯和B站联合提供”字幕,而不少腾讯独家版权的新番,在B站上也能看到投稿人一栏俨然写着“腾讯动漫”四个字。没有“奸情”,有谁能信?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业内,当你听到了一个风声,说谁和谁要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听到官方说“没有的事儿”就不信。人家也许只是条件没谈拢,一旦条件谈拢了,突然闪婚了。到了那时候也许你才会注意到,这群人勾搭在一起,其实早就已经是业内公认的秘密了。

  结束语

  纵观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各种合纵连横,无论是收购还是合并或结盟,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造个垄断的生态平台。事实上,这也是在马太效应作用下,互联网企业最终的走向。

  长远看来,目前的收购兼并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BAT三巨头同时进军大文化产业,未来围绕着内容源方面的兼并将有增无减。而对于创业者和普通消费者来说,未必全都是好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