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成语典故之都——邯郸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邯郸学步,黄粱一梦,学步桥
  • 发布时间:2015-11-20 10:14

  今年十一假期,我们全家去河北省邯郸市玩。我最早知道邯郸,是幼儿园时爸爸给我讲“邯郸学步”的故事。后来我知道了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不仅有滑稽的“邯郸学步”,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那儿,比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看来邯郸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到邯郸,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儿。我喜欢那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与成语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名字叫“承宇”,谐音就是“成语”啊。

  我们在邯郸去的第一个景点是黄粱梦吕仙祠。这里是唐代的卢生做“黄粱一梦”的地方。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道士吕洞宾给了他一个枕头,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但是醒来的时候发现小米饭还没有煮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梦到了一生。爸爸讲的“黄粱一梦”的意义我并不能完全理解。由于这个与梦相关的故事,邯郸演绎、发展而形成了“梦文化”,所以邯郸也称“中国梦都”。

  我们去的第二站是学步桥。这里就是著名的“邯郸学步”成语典故的出处。学步桥是一座石桥,桥两侧的栏杆上雕着各种成语故事,有“指鹿为马”“路不拾遗”“铜雀春深”“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南辕北辙”“惊弓之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栏杆上的成语,还拍了照。这些成语生动地描绘出了邯郸的古代历史,蕴含了古代邯郸的很多寓言、逸事。

  第三站是回车巷。相传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这里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一成语故事。

  最后一站是邯郸博物馆。这里展示了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华夏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文化、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等。

  邯郸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十一黄金周,我收获的“黄金”是拜访了成语的故乡!

  文/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五年级五班 李承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