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生活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鲁迅,圣母颂,月光奏鸣曲,高尔基
  • 发布时间:2015-11-24 16:31

  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

  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我小时候听这些,后来到杭州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居然完全不懂。

  对西方,一开始从基督教着手。要从完全看得懂的书着手,还得有选择。至少到六十岁以后,才能什么书拉起来看,因为触动你去思考,磨砺你的辨别力,成立你自己的体系性(非体系),你们现在还不到这个境界。

  以俄罗斯为例,可以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然后托尔斯泰,然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有时会顽皮地想,你们七八个人,一天之中看书的总阅读量,还不及我一个人写作之余泛览手边书。

  这样说,是为了激动你们去读书的热情。

  文学是人学。学了三年五年,还不明人性,谈不上爱人。

  文学,除了读,最好是写作。日记、笔记、通信,都是练习,但总不如写诗写文章好。因为诗文一稿二稿改,哪有把自己的日记改来改去的?鲁迅写——喝豆浆一枚,八分钱——那么当然八分钱,有什么好改的。

  我这么说,是有点挖苦的。他们写这些琐事,有点“浮生六记”的味道。

  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呢,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你们传我一句话,或描述我的有关情况,到传回来时,都走样了。我的说话和文学的严密性,我的生活的特异,由我传达别人的话,别人的情况,可以做到完全达意,而慢慢做到可以达人家的意,比别人更透彻。

  外人听了,会说自吹自擂,你们要替我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普通的健康的老头子。

  我讲这些,有用意的。

  文学背后,有两个基因:爱和恨。举一例,是我最近的俳句:

  “我像寻索仇人一样地寻找我的友人。”

  这可以概括我一生的行为。你们见过这样强烈的句子吗?说起来,是文字功夫,十五个字,其实不过是有爱有恨,从小有,现在有,爱到底,恨到底。

  各位都有爱有恨,苦于用不上,不会用。请靠文学吧。文学会帮助你爱,帮助你恨,直到你成为一个文学家。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可是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太阳,将会冷却,地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就要出现冰河期,人类无法生存。可是末日看来还远,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

  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连情感、爱,也不在乎了。爱也好,不爱也好,对我好也好,不好也好,这一点,代价付过了。唯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把世界当一个球,可以玩。

  诸位还是想买这个球,至少买一部分,但不会玩。

  莫扎特会玩。他偶尔悲伤。他的悲伤,是两个快乐之间的悲伤。论快乐的纯度,我不如莫扎特。他是十足的快乐主义。我是三七开,七分快乐,还有三分享乐主义。

  奉劝诸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是听不到快乐的,眼睛可以。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是快乐。

  生活像什么呢?像上街去买鞋,两双同价的鞋,智者选了好看的,愚者选了难看的。生活像什么呢?傍晚上酒吧,智者选了美味的酒,愚者买了烂酒,还喝醉了。

  所以,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

  今后到欧洲去旅行,一路看一路讲,我们可以看看会发生什么。

  生活听起来没有奇怪,人人都在吃喝玩乐。

  没有享受到的生活,算不上生活。把生理物理的变化,提升为艺术的高度,这就是生活、艺术的一元论。

  生活嘛,庸俗一点,艺术,很高超——没那么便宜。

  (梁焕泰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回忆录》)

  文/木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