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爱心女孩”郭秦:慈善助学守诺13年

  这是一个面容清丽的“95”后,细框眼镜下一双秀气的眼睛,透着从容与淡定。她衣着朴实、干净清爽,相比同龄人少了一丝锐气,多了一分沉稳。外表看来,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95后”邻家女孩,南京师范大学的大二女生,刚满19岁的她在过去的13年里已经出版了三部童话专著,获得各类奖金、稿费、书款达20万。而其中的12万余元都被她捐给了贫困山区、灾区的贫苦孤儿学生及慈善机构。年龄不大的她始终都在信守着幼时的诺言——“学雷锋做好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她叫郭秦,一个“95后”爱心女孩,一位年轻的“老慈善家”。

  7岁捐稿酬许诺学雷锋

  郭秦的童年是与童话故事画报、童话磁带相伴的。小的时候,郭秦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晚上入睡前,妈妈搂着她,给她朗读各类童话。父母对郭秦的培养可以说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同是一本《雷锋的故事》,在郭秦不同的成长阶段,父亲先后三次给他买过拼音版、青少版和成人版。

  “一个人长大了立足社会,有德有才,才能被人尊重。”父亲的教育让郭秦铭记在心。而从上小学开始,几乎每年父母都会带着郭秦去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看望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地捐助他们,年幼的郭秦耳濡目染,心中默默埋下助人为乐的种子。

  小时候的童话熏陶,也给郭秦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二年级,7岁的小郭秦创作了童话《老虎和小老鼠》,荣获“西湖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奖赛二等奖,她也第一次拿到了1000元的奖金。兴奋之余,小郭秦想到了在福利院的孩子们,她想帮助他们,也想跟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她琢磨着把一部分稿酬捐给他们,就和父母商量。郭秦的父母听到提议,二话不说就满足了她的愿望,与她一起把稿酬捐给了福利院的小朋友。也就是从那时起,郭秦在心中默默许下诺言:“学雷锋做好事,要用写作得到的奖金稿费,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3年12万小作家炼成慈善家

  有了这个开始,郭秦的文学创作、扶贫捐助一发不可收拾。13年里12万多元的捐款,来自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她的妈妈在2002年下岗,一家三口人全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养活。面对丰厚的稿酬和奖金,她不为自己买东西,而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觉得自己深受父亲的影响:“爸爸不抽烟、不喝酒,把钱节约下来给我买课外书,我也要像爸爸那样把钱节约下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2005年,她将自己的奖金、稿费9000元和珍藏的100多本课外书捐给了遭遇特大洪水的陕西安康双堰小学。

  2006年,郭秦偶然得知陕西安康的前丰小学地处山区,经济落后,有部分贫困学生辍学在家。她赶紧寄出稿费让20多名小学生重返课堂。孩子们很开心,很感激,拍了一张照片寄给了千里之外的郭秦。

  一张10人的照片从偏远的前丰小学寄到郭秦手上,照片上的小学生们拘谨地笑着。虽然衣着破旧,但是他们很多人已经穿起了自己最好的衣服,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这人生中的第一次照相,向别人借了一件“好”衣服。虽然贫穷,但是这些孩子们眼中的淳朴和自然流露的感激之情让郭秦心生怜惜。

  当天晚上,她整理出自己的30多件衣服,还向同学们发出了“爱心奉献送温暖”的倡议。她向同学们描述山区的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同学们展示那张感动她的照片。短短两天时间,郭秦就募集到130多件衣服。郭秦将它们小心打包,寄到前丰小学,孩子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后来的几年里,郭秦共为这所学校捐赠了4.5万现金、1700本书和200件衣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了解到灾区人民急需帮助,郭秦第二天就匆匆赶到邮局,给受灾群众汇去4000元稿费。也同样是在第二天,她写好募捐倡议,发动同学并带头捐款,迅速募得救灾款45万元。截至今年,郭秦已经先后7次为汶川地震灾区捐出稿费、义卖《蓓蕾》书款共1.75万元,书籍300本、棉衣16件。

  登上大学舞台爱心传递不停站

  过去的13年里,无论是宁夏山区还是青海刚察,或者陕西安康、盈江震区……郭秦年年都在为贫困地区乃至受灾地区那些与自己同样年少的孤儿和学生们捐款助学。仅仅是去年到现在,郭秦就再次向贫困孤儿学生们捐出了自己的奖金稿费1.82万元。

  多年的捐助,让郭秦一直在想,除了物质、金钱,扶弱济贫是不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形式。2013年,郭秦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热情、活泼的她是学院各类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而对文学院文欣青协的社团活动,她总是格外热衷。

  作为“红山外来工子弟小学志愿支教”和“仙鹤社区情暖空巢”的活动负责人,她组织志愿者关心、关怀外来务工子弟,带领孩子们开展美术、科学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支教期间,她尽职尽责,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以壮大爱心队伍。

  虽然已经离开家乡,但是郭秦逢年过节还是会带着稿费去看望家乡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社区的孤儿和老人。日常生活中,对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她也总是能帮就帮。她的爱心不仅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传递给了陌生人。于是,人们记住了这个满怀大家的95后女孩。

  人物介绍

  郭秦,女,生于1995年4月,共青团员,作为90后的“小才女”,她已经出版了两部童话专著,而写作得来的奖金、稿费、书款,她选择用于爱心事业。

  2005年,陕西安康双堰小学遭遇特大暴雨和洪水,郭秦捐出自己的文学奖金稿费9000元,发动同学寄出800本课外书。

  2006年,郭秦得知陕西安康偏远贫困巴山山区前丰小学有50多名贫困残疾学生上学有困难,主动向学校提出结对帮扶。至今,郭秦向50多名贫困学生和老师捐助2.1万元自己的文学奖金稿费、180件衣服和600本中外名著。

  2007年,郭秦两次向宁夏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希望小学建设捐赠1.4万元稿费;她扶贫济困捐资27次,捐出稿费2.67万元。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郭秦一次又一次向灾区捐赠。她七次捐出自己的稿费、义卖《蓓蕾》书款共1.75万元;“六一”儿童节,郭秦向灾区学生捐赠价值5700元的自己创作《蓓蕾》童话书300本;冬天来临,郭秦花了3000元稿费买了16件新棉衣,捐给受灾学生;她还组织同学向灾区捐款45万元。

  一张10人的照片从偏远的前丰小学寄到郭秦手上,照片上的小学生们拘谨地笑着。虽然衣着破旧,但是他们很多人已经穿起了自己最好的衣服,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这人生中的第一次照相,向别人借了一件“好”衣服。虽然贫穷,但是这些孩子们眼中的淳朴和自然流露的感激之情让郭秦心生怜惜。

  当天晚上,她整理出自己的30多件衣服,还向同学们发出了“爱心奉献送温暖”的倡议。她向同学们描述山区的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同学们展示那张感动她的照片。短短两天时间,郭秦就募集到130多件衣服。郭秦将它们小心打包,寄到前丰小学,孩子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后来的几年里,郭秦共为这所学校捐赠了4.5万现金、1700本书和200件衣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了解到灾区人民急需帮助,郭秦第二天就匆匆赶到邮局,给受灾群众汇去4000元稿费。也同样是在第二天,她写好募捐倡议,发动同学并带头捐款,迅速募得救灾款45万元。截至今年,郭秦已经先后7次为汶川地震灾区捐出稿费、义卖《蓓蕾》书款共1.75万元,书籍300本、棉衣16件。

  登上大学舞台爱心传递不停站过去的13年里,无论是宁夏山区还是青海刚察,或者陕西安康、盈江震区……郭秦年年都在为贫困地区乃至受灾地区那些与自己同样年少的孤儿和学生们捐款助学。仅仅是去年到现在,郭秦就再次向贫困孤儿学生们捐出了自己的奖金稿费1.82万元。

  多年的捐助,让郭秦一直在想,除了物质、金钱,扶弱济贫是不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形式。2013年,郭秦走进南京2009年,郭秦向青海刚察县泉吉乡鸟岛小学捐出稿费7000元,资助15名辍学的贫困学生,又花了1200元稿费挑选了100多本课外书、400枝铅笔、200本练习本寄往鸟岛小学;她向“莫拉克”台风暴雨洪水袭击海峡两岸灾区捐赠稿费3000元;09年她捐助22次,捐出稿费奖金2.2万元。

  2010年,郭秦向陕西安康偏远贫困山区玉岚乡桥兴小学捐出稿费3000元,资助2名生活十分艰难的贫困学生,一名残障学生的爸爸瘫痪、妈妈智障聋哑,失去劳动能力,另一名是孤儿;2010年春节郭秦看望了自己五年多来捐助的陕西安康贫困学生,又资助获得苏州市十佳新人的2000元奖金;3月,她将1500元稿费捐给桥兴小学,建立爱心基金,资助贫困学生;4月,她向230名贫困学生捐赠价值4600元的《爱的翅膀》童话书230本;她还向云南贵州百年不遇大旱、海地地震灾区捐赠5000元稿费;青海玉树大地震后,她又捐出自己的6000元稿费和价值4800元的《爱的翅膀》童话书240本;至今,她捐助22次,捐出稿费、奖金2.98万元。

  廖书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