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做好自己,保持青训优势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鲁能,青训,留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8 11:19
鲁能在本土球员的资源上,一直掌握主动,在青训体系成型且具效率的背景下,鲁能拥有着国内最好且人数众多的年轻人才。
恒大为了进一步优化年龄构成,接连签下了王上源、李源、徐新等年轻球员,未来更是可能继续签下一些95年龄段球员,年轻人才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不过,在恒大的一系列动作及其他球队在注重青少年球员储备的工作之后,鲁能的压力也在增加。在自己球员的管理和使用方面,鲁能需要进行逐步地调整,如何最大化体现青训优势,是鲁能未来几年需要面对的课题。
93年龄段,鲁能人才济济
2016赛季甚至未来两三年,97年龄段球员恐怕还无法批量进入中超,在这种情况下,中超后续顶上的力量将是93和95年龄段的球员。
93年龄段的球员基本被绿城和鲁能包揽,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一度,入选国青队的鲁能球员便足以稳定地组建一套首发阵容,以本届国奥队为例,在最后的23人名单中只有1名95年龄段球员和1名97年龄段球员,其余21名93年龄段球员中,来自鲁能青训体系的球员是5名:刘彬彬、王彤、吴兴涵、糜昊伦以及杨阔,其中刘彬彬、王彤和吴兴涵目前在鲁能一线队效力,糜昊伦被租借到石家庄永昌,杨阔则已经转会河南建业。
常年入选国字号球队的鲁能93年龄段球员还包括:罗森文(2015赛季租借到华夏幸福,2016赛季待定)、李松益(鲁能一线队)、韩镕泽(鲁能一线队)、陈灏(2015赛季租借到上海申鑫,2016赛季待定)。
在鲁能一线队还有4名93年龄段球员:中后卫王炯、后腰齐天羽、后卫崔巍、前锋成源,其中成源是2015赛季预备队联赛最佳射手。
在国内足坛,能够和鲁能93年龄段球员掰手腕的只有绿城,但绿城的93年龄段球员团队有分解的趋势——核心球员石柯已经出走,另一名核心球员谢鹏飞出走的可能性极大。
95年龄段,问题是“外流”
至于在95年龄段上,鲁能的战绩不如93年龄段,但鲁能95年龄段球队的主教练侯志强在球员能力培养方面展现了很强的能力,如今侯志强已经出任俱乐部中方教练组教练员,同时负责鲁能的情报和信息工作。
在95年龄段亚青赛上,鲁能的韦世豪、唐诗、陈哲超和周煜辰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鲁能95年龄段的陈科睿也被普遍看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恒大的引援名单中赫然出现了陈哲超的名字。鲁能95年龄段门将周煜辰已经入选一线队。
目前,鲁能其他95年龄段球员正在葡萄牙留洋,包括陈科睿(葡锦标球队新皮尼亚尔人,新赛季出场11次)、张晨(新皮尼亚尔人,出场4次)、刘洋(葡锦标球队科瓦彼达迪,2次)、曹盛(葡锦标托里什联合,2场)、姚均晟(葡锦标皇家体育会,0场)等。数据显示,陈科睿和张晨的出场相对稳定,锻炼价值比较大,相比较而言,刘洋、曹盛和姚均晟,需要继续努力。
95年龄段球员出现的最大问题便是“外流”:陈科睿和唐诗选择留洋,他们在事实上和鲁能失去了归属关系,尽管两名球员都表示如果选择回归中超会优先选择鲁能,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鲁能97年龄段球员亦已经开始留洋,包括李海龙和武晓博等,其中李海龙效力葡萄牙地区联赛,武晓博在U19甲级联赛。
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尽管在93、95两个年龄段尚缺少真正的自己系统内产出的青训球员,但一系列收购,让恒大很快成为继鲁能之后,在93年龄段球员方面储备最强的球队。
恒大的第一批收购来自东莞南城,球员包括廖力生、杨超声、方镜淇等,随后收购了王上源,如今在收购了李源一和徐新之后,恒大在93年龄段球员方面的配置足以和鲁能媲美。95年龄段方面,恒大收购了刘海东,同时还拥有王军辉。
从目前的情况相比较,恒大与鲁能在93和95年龄段球员储备方面几乎是相当的,这自然而然地带给鲁能比较大的压力——鲁能原本最具优势的地方,目前差距已经缩小。
恒大大手笔招揽优秀年轻球员,也意味着其他中超球队的青年球员储备将会受到影响,人才储备将会下降,至少,鲁能在中超仍然属于后备力量最顶尖的球队。对于鲁能来说,把自己的年轻球员充分利用起来是关键所在。在这方面,85年龄段球员可谓是一个教训。
鲁能85年龄段球员优势也非常明显,他们几乎可以组建一套主力阵容,也被球迷认为未来十年不需要为球员发愁,但在2011赛季到2015赛季,原本85、87年龄段球员最成熟的几个赛季,鲁能战绩反而并不能尽如人意,到目前,鲁能85年龄段球员基本流失殆尽。
这里面,涉及到俱乐部内部管理机制等很多问题,需要鲁能重视,不至于重蹈覆辙。单就年轻球员本身来讲,鲁能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是战略规划。因为拥有很多优秀的年轻球员,外界普遍希望鲁能能够充分培养这些年轻球员,对此鲁能内部基本达成一致,不过,目前鲁能在这方面的战略并不是非常明确,球队在一线队成绩方面仍旧有一些硬性的要求,年轻化的诉求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培养年轻球员的想法并不现实,渐进式培养将是鲁能的选择,但球迷更希望看到的是,不管是什么模式,关键要真真正正在正式的比赛中给年轻球员机会,哪怕是替补出场。
其二是年轻球员的薪资问题。2013赛季初,刘宇上任之后大幅度提升年轻球员的年薪,球员薪金普遍在百万左右,当时这一做法一度被认为过于激进,但现在来看,百万年薪已经是小儿科,目前93年龄段国奥球员年薪要求已经逐步达到四五百万级别。
一个现实问题是,鲁能在年轻球员续约方面开始遭遇难题,原因便是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令鲁能非常头疼。其他没有青训的俱乐部,为了得到球员自然可以疯狂地用高薪来招揽,但鲁能不可能向他们看齐。客观来讲,作为长期专注青训的俱乐部,鲁能为球员培养倾尽心血,投入极大,过高地提升年轻球员待遇,恐怕令俱乐部压力更大。但作为球员,如果自己的收入和同年龄段同水平的球员收入差距过大,内心自然也不会平衡。
这就要求鲁能必须设计一套可行的薪酬机制,没有必要跟风大环境,但也不能与现实相差太远。考核和激励体制要更加完善,而不能死板。就目前来看,这是鲁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让球员在付出之后得到应得回报,才能让年轻球员专注于踢球,避免年轻球员的流失,更重要的是,如果球员流失,绝不仅仅是一线队的流失,如果薪酬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带来的则是球队向心力的不足,球员恐怕在青训阶段便可能流失。
其三是年轻球员的管理问题。在高薪资的支撑下,年轻球员因为财富的急剧增加而控制力大幅度降低,鲁能已经出现了球员因为自控能力不足而状态大幅度下滑的现象,这种现象在85年龄段已经存在,在93年龄段同样存在,这就要求鲁能必须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必要的手段,促使球员更加自控。
如果能够在战略、薪酬、管理等各个层面上更加成熟,鲁能可以真正发挥青训的优势,进而将这种优势巩固和提高,如果年轻球员在一线队如鱼得水,展现出非常好的水平,那么鲁能的青训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动,更多优秀的人才也会向鲁能集中。
记者 陈永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