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VS睡不醒 这也是困扰宝宝的两大“难”题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睡眠质量,宝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8 11:44
最近气温有点低,不少家长反映宝宝的睡眠质量也跟着下降了,晚上睡得不安稳,第二天又赖床无精打采,针对宝宝的这些问题,小编给家长们支支招。
如何帮助宝宝安稳入睡
1.养成良好的一日作息习惯,有助于孩子睡眠习惯的培养——3-4岁的宝宝已经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精心照顾下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有动静交替的各种活动:有固定的室内活动、户外运动、午休时间和进餐时间。家长们只需配合老师们按时接送幼儿入园即可,但要切记不能因孩子年龄小就随意地迟到,这样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非常不利。幼儿离园后的时间,家长要带孩子参加适当的户外运动,帮助幼儿释放多余的体力。入睡前的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让孩子晚间入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利于幼儿睡眠习惯的培养。
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帮助孩子入睡——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鲜的室内空气、适宜的温度、安静的环境、幽暗的光线,还要有一张安全且软硬适中的小床。睡觉时需要舒适的气氛,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床上放一些动物玩具或布置一个空间,让孩子的小床变得美丽舒适。床上的物品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布置睡觉的小天地,这样孩子每天晚上都会乐意上床睡觉了。
3.可以尝试亲子游戏的方法——(1)和毛绒小熊一起睡妈妈对孩子说:“今天小熊玩了一天,它很累了。你来陪小熊一起睡,给它唱睡眠曲吧!”宝宝重复说唱:“小熊、小熊乖乖,我们一起睡觉。碰碰头、碰碰脸,我们都是好宝宝。”(2)听妈妈讲故事、唱摇篮曲妈妈给孩子讲一些情节重复、平淡的故事,帮助宝宝入睡,如:故事《三只蝴蝶》等。妈妈还可以给宝宝哼唱轻柔的摇篮曲,如:摇篮曲《睡吧宝贝》。
4.让孩子睡眠充足——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最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这和儿童必需的睡眠时间有关。新生儿一天要睡16个小时,出生后3个月要睡14个小时,6个月至1岁要睡13个小时,2—3岁要睡12个小时,也就是说,婴幼儿一天的一半时间都处在睡眠之中。异相睡眠也叫“快波睡眠”、“眼跳动睡眠”最能使大脑得到休息。新生儿和哺乳期婴儿异相睡眠占40—50%,而成人只占20%,可见让婴幼儿睡足觉是多么重要。
5.睡觉不要开灯——通常,熄灯睡眠时,人体的生理机能协调,代谢平衡。但若长时间处于人工光源照射下,由于微妙的“光压力”,人的视网膜生理调节会受到干扰,眼球和睫状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之,势必影响视力。有报告说,晚上经常处于光照环境下的婴儿,钙质的吸收要降低25%左右。钙质的缺乏,也会引起近视,还会带来睡眠易醒易惊,喂奶时间延长,体重增加慢等许多问题,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另外,还有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的保护性抑制,导致智力及语言障碍。为使孩子健康发育,晚间入睡后应熄灯。切记不要在孩子身边开灯工作、阅读或看电视。
宝宝爱赖床怎么办
1.缩短午睡时间——中午宝宝睡觉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等快傍晚的时候才让宝宝睡午觉。如果宝宝太晚午睡或者睡太长时间,晚上时间精力旺盛,等到玩得筋疲力尽睡觉后,第二天早上要叫醒宝宝又得花一番精力。
2.为宝宝提供安全感的东西——有些孩子没有安全感,那就给宝宝准备一些小玩偶或者玩具当做安慰品,让宝宝有安全感,但是要避免让宝宝过度依赖安慰品,同时陪伴宝宝睡觉的物品要注意保持清洁。
3.安抚宝宝情绪——当宝宝因为不稳定的情绪或者身体不适导致睡眠质量差时,父母要多观察宝宝身体状态,尤其是情绪上的变化。宝宝年纪还小,还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所以如果上幼儿园时受到挫折也没说清楚,就需要家长适时和宝宝聊一聊幼儿园的情况,找出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4.父母要以身作则——当宝宝该睡觉的时候,家长总是赶着宝宝去睡觉,自己却一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这会让宝宝觉得“不公平”或者“孤单”,认为爸爸妈妈自己不睡觉,却要让自己一个人去睡,这就降低了宝宝的睡意。所以到了睡觉时间,家长最好能跟宝宝一样暂停所有活动,营造睡前安静的气氛。
5.让宝宝决定休息时间——多和宝宝商量睡觉、起床的时间,问问宝宝喜欢父母怎么叫他起床。这样可以让宝宝知道该对自己决定的事情负责,然后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叫醒,也能降低宝宝的起床气。
6.如果宝宝怎么叫都叫不起来的时候,妈妈们可以改变一下叫宝宝的策略,当你梳洗完毕后,可以再回到宝宝的床边,不管宝宝有没有在听,都可以拿一本宝宝喜欢的故事书念起来,妈妈应该尽量用夸张的抑扬顿挫语调开始念起故事来。
在动听的故事情节里,宝宝不但会自动醒来,而且往往还会一边揉眼睛一边坐起身来和你一起看这本书,当你念完整个故事时,他也完全清醒了。有时候宝宝还会要求再讲一个,但是你可以说:“明天请你早点起床,那样你就可以听到更多好听的故事。”并告诉他,如果他可以再早点起来,还可以听长一点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