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的接生人 专访国际创意合作发展倡导人方峻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方峻,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14 17:47
他关心悠藏于江南水乡的私房菜馆,也关心香榭丽舍大街上每一扇独特的橱窗。他在意能否给世界带来更具文化意蕴的作品,也在意异国的设计师能否走进中国来。动手搭建一个沟通平台,接生孕育成熟的灵感,让国际创意设计“落地”中国,是方峻先生从一个设计师,转变成为设计师服务的珍贵人生选择。
与方峻先生初会面,遥遥一见便知晓是他。一顶红色的鸭舌帽下是一派朝气洋溢的设计师范儿,实在难以让人相信,他已经从事设计行业20年。从香港本土来到“设计之都”深圳,方峻带着满脑子的创意涌泉,开辟一条艺术专线,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到多元,永远都在尝新、探险的惊喜旅途。
谈起设计师,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私人并充满个人意识的工作,可是方峻偏要在这个行业之上,让艺术与艺术之间构建出互通的桥梁。他的理想,是把全球各地的创意设计,都装载到一节节的车厢里,并通过一条特定的专线轨道,排除一切障碍与损耗,抵达中国并成就终端的目标艺术。
设计让人惊奇的魔术
如果非要给设计下一个定义,方峻认为,设计就是变魔术,是一个让普通的事物产生惊奇的神奇过程。但从基础建筑学起步的他,也清晰知道设计不是单纯的天马行空,在横七竖八的框架桁梁之中,设计是以它内在的逻辑做支柱的。“设计的基本,是其科学性。”
的确,在玄乎其玄的设计表象背后,方先生更追求的,是设计本身实实在在的文化底蕴。他曾为比利时皇家御用珠宝品牌WOLFERS的上海金茂旗舰店进行特色设计,赋予这个带着浓郁皇室血脉的珠宝名馆一连串纷然交织的葡萄藤,以19世纪绮丽流畅的藤蔓印迹,烘托出其品牌近500年的悠长历史及深厚的艺术渊源,步入其中,能带给人新艺术主义的时空穿越之感。
除了设计,方峻先生也修读哲学,他感激哲学所馈赠他的新颖逻辑思维,让他在设计上的时候,不再囿于表面的美感或单一的风格,他认为一切的个性、偏好、定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仿佛在他眼中,变化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且,他会优先考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十分注意融合每一个项目在当地的风土人情,用心开发每个地方独特的原材料。他欣赏那些“在大海之沿,则悉心搜集有雪白纹理的贝壳,在山丘之上,则把起伏的山地翻转以覆顶”的好设计,甚至直接启用当地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本土理念去创作。“要让一个设计,拥有它当地的唯一性,这样才能赋予它灵魂。”方峻先生言道。
平台让国际创意“落地”中国
构建一个国际化的互联网创意平台,是源于方峻先生每年不少于两次的环球旅行与游历。因为设计上的交流,他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行,发现他们都想到中国这个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设计胜地一展才艺,可惜受阻于语言沟通、文化理念等障碍,一直难以打通渠道。方峻大受触动,他坚信艺术本来就该有流动的本质,若他国的精彩作品找不到输送的窗口,就会无奈止步于疆域,结果就只能暴殄天物。
“设计无国界,中西方文化艺术都别有洞天。”因此,方峻希望以设计为桥梁,让中西文化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融合,让好故事上演,让创意“落地”,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设计是包罗万象的艺术创作,而方峻手下这个国际化平台就像是一个安卓系统,各式各样的APP都可以在里面尽情发挥;也像是Uber,为设计师提供一种直接和私人的渠道方式;这个平台还是个好管家,会帮设计师们计划成本,规避浪费与风险。
方先生笑称自己是接生的,专门帮广大设计师接生他们的创意。“这样一来,更多优秀异国设计师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才华,并通过我们严谨的管理体系,将其设计落地变为客户所需要的作品。”方峻自2003年起便相继出版了《“悟”设计》、《设计有约Ⅰ》、《设计有约Ⅱ》……《设计有约V》设计专集,因其名“设计有约”而延展的国际创意合作发展平台的创建也已经酝酿了2年多,我们期待能尽快看见此项独特的创举,想必会为未来的设计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以国际化的视野,带来众多焕然一新、更上档次的多元设计方案。
对话方峻
P:为什么选择从香港来到深圳?
方峻:深圳是一个以包容为特色的城市,资源众多,适合设计行业。
P:如今是否仍坚持手稿设计?
方峻:每个设计师的起步都是手稿,我依然在坚持。但现在会尝试用iPadPro画图,新的制图方式,会带来新的灵感。
P:你认为,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位好的设计师?
方峻:反复研究客户想表达的情感,给予空间更丰富的表达,而非完成简单的设计任务。
P:为什么会选择启用当地的劳动人民去完成设计?
方峻:本土人民的手工也是唯一的,他们对该地气候、环境的多年理解,也是我们设计中重要的一点。
P:为设计赋予文化意蕴的意义是?
方峻:未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将越来越脱离物质的简单堆砌,反而追求一种共鸣情感的表达,要让大家在设计面前,触摸到它内在的灵魂。
P:个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方峻:我希望永远是下一个。
采访、文/白瑜彦 版式/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