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高考,人生,挫折
  • 发布时间:2016-01-20 09:35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斑驴的生存之道

  佚名

  斑驴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广阔草原地带的食草动物,早年曾遍布南非从好望角到奥兰治的辽阔草原上,可是却很少成为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口中的饕餮大餐,很多动物学家对此大惑不解。

  为解开这个谜,一些动物学家开始对斑驴进行跟踪观察。他们发现,在自然界中,斑驴常和牛羚、鸵鸟混和在一块儿。在广阔的草原上单凭一己之力对付狮子等捕食者的偷袭谈何容易,几种动物组合之后,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凭借鸵鸟的视力、牛羚的嗅觉、斑驴的听力,取长补短,能够有效地御敌。正因为如此,斑驴才很少被天敌捕食,保证了种群的延续。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斑驴未必懂得这个道理,但善于利用各自的特长,共同御敌的生存之道,却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按人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合作共赢,此乃生存之道。

  适用话题: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生存智慧

  (吴洪涛荐自《情感读本·生命篇》)

  别追不累的羊

  植小物

  看动物电视片,有一幕别有意味。

  在遥远的非洲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肥嫩,草丛中一群群羚羊在美美地觅食。一只非洲猎豹隐藏在远处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面转悠。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慢慢接近羊群。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非洲豹像百米运动员那样,瞬时爆发,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

  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直向它追去。羚羊跑得飞快,非洲豹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头又一头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但它没有掉头改追这些离它近的猎物,只是一个劲地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疯狂地追去。

  那只羚羊已经跑累了,非洲豹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比的是最后的速度和耐力。终于,非洲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倒下了,豹牙直接朝羚羊的脖颈咬了下去。

  我有点奇怪,非洲豹干吗在中间不去咬距离近的羚羊呢?何必还要使劲去追当初那只?那么近,应该很容易得手啊!

  就在我困惑的时候,电视里出现了旁白:为了生存的需要,一切肉食动物都知道在出击之前要隐藏自己,而在选择追击目标时,总是选那些未成年的,或老弱的,或落了单的猎物。可为什么非洲豹在追击过程中,不改追其它离得更近的羚羊呢?

  答案是,因为这一只已经很累了,而别的羊还不累。其它羊一旦起跑,也有百米冲刺的爆发力,一瞬间就会把已经跑了百米的豹子甩在后边,拉开距离。如果丢下那只跑累了的羊,改追一头不累的羊,最后肯定是哪一只也追不着。

  我因此也联想起来,人呢,也是一样的。抱定最初的目标不松手,一直追求下去,中间也会有不少诱惑。为什么是诱惑呢?因为那些东西看起来很近,似乎一抓就到手,可事实上,那些诱惑就像是不累的羊,很多人只看见诱惑的近,却忘记了自己的力气已经消耗在最初的目标上。毕竟,一个人能付出的精力是有限的,起码,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恢复的。

  原来所谓坚持,是一种最符合实际的成本考虑。别追不累的羊,心无旁骛,抓住被你追得筋疲力尽的那只羊。

  适用话题:坚持、确定目标、拒绝诱惑、成功的成本

  (赵喜子荐自《文化月刊》)

  将劣势踩在脚下

  张小平

  上世纪50年代,他就读于印度维得亚沙格大学历史系。与其他学生相比,他身材矮小、瘦弱,并不起眼。不过,班主任发现他非常聪慧、机敏,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临近比赛前一天,他突然找到班主任,说想放弃参赛。老师追问原因,他吞吞吐吐地解释:“我个头太矮了。刚才上讲台试了试,即使我站得笔直,脸也不能全部露出讲台。如果大家连我的表情都看不到,我还怎么演讲?”老师看了看他,微笑着说:“这很简单,你带个凳子上台,垫在脚下演讲不就行了吗?”他愣了一会儿,说:“可是这样,大家都会嘲笑我的。”老师拍了拍他的肩:“你比的是演讲而不是身高,别人嘲笑又有什么?因为在意小事而耽误了正事,这不是明智的选择。”

  正式比赛时,他迎着大家诧异的眼光,站在垫高的讲台上,淋漓尽致地完成了演讲,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他兴奋不已地准备和老师一起庆祝时,老师却严肃地说:“刚才,你犯了个不小的错误。”他怔住了,老师接着说:“你演讲完后怎么能把凳子留在台上?这样既给下一位选手添了麻烦,还让观众看出你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他窘红了脸,这才意识到错误,深有感悟地说:“老师指导我带凳子上台,是提醒我不要被小事所扰;老师教导我要带凳子下来,则是提醒我不要事后留尾巴呀。”

  他把这两条教训牢记于心,此后每次上台演讲都把凳子垫在脚下,然后把它带回座位。他就是印度的新总统慕克吉,身高仅1米52,却被誉为印度政坛的“搞定先生”。慕克吉常说:“专注于做要事,把事做彻底,这便是做人做事的两大准则。”

  适用话题:自信、专注、坦然面对缺陷

  (公孙林荐自《环球人物》)

  人生的极昼

  薛峰

  如果给你一道选择题,让你选择:南极考察人员在南极生存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冰川、寒冷还是食物、极昼?

  相信很少有人会选择极昼。毕竟在大家的意识里,在南极,皑皑的冰川、极度的寒冷和极缺的食物一定是考察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但事实上,南极考察人员的最大挑战并不是这些,而是那里的极昼。

  一位南极科考专家说,在南极,每当出现极昼时,没有了黑暗,也就没有了日期,工作人员连续几十天都生活在金灿灿的阳光下,人的生物钟彻底紊乱了,你困顿,你疲倦,但除非昏迷,否则你怎么也睡不着。因为人们都习惯了在夜晚的黑暗中睡觉,一旦失去了黑暗,那四周的皑皑白雪和灿烂阳光交织折射出的亮度让人很难闭上眼睛,即便你能睡着几分钟,也犹如处在煎熬中。因此在南极,遭受雪崩和意外伤害的人数,远没有被极昼伤害的人数多。极昼让人筋疲力尽,让人精神焦虑,让人神经系统紊乱,让人在整个南极大陆无处藏身,让人烦躁,让人疯狂。

  为了度过极昼期,考察人员做过很多尝试,包括加厚帐篷,增强帐篷内的阴暗度,甚至试过在冰川和积雪下穴居等,但效果都不理想。凡是在南极经历过极昼的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见到夜色,见到黑暗,这是他们生命的渴求。

  渴求黑暗,黑暗成了生命的急需。如果没去过南极,是怎样也体会不到的,说来也令人匪夷所思。但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经历过极昼现象,有时苦难像皑皑白雪一样直刺你的眼,有时幸福又像灿烂阳光一样紧逼你的内心。所以对待人生中的那些坎坷、磨难,抑或好运、甜蜜,都应该泰然处之,它们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昼夜。缺一不可。

  适用话题:.挫折、黑与白、顺境与逆境

  (白莲琴荐自《保健与生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