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型车的衰落?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小微型车
  • 发布时间:2016-01-22 11:40

  小微型车在2006-2015年这十年间的沉沉浮浮,给不断挣扎的自主品牌带来了哪些反思?

  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国车市经历了太多起起伏伏,其中,小微型车的大起大落格外引人注目:从最初的崭露头角到短期内的强势爆发再到如今的衰退之势。这一现象不禁让人反思??

  崭露头角

  早在2005年,关于经济型轿车的讨论,可谓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那时出台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系列政策,也表明了政府引导中国汽车产业与能源消费和谐发展的坚定决心。另外,燃油价格的上涨和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日益理性和成熟,也使经济型轿车成为热门的选择。

  在那种背景下,经济型轿车大行其道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小微型轿车则是其中的主力军。

  2006年在面包车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中国品牌战略,宣告进入轿车领域,同年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车型长安奔奔。而奇瑞QQ月销量过万台的销量更是创造了当年的奇迹。

  那时的吉利车只需要四五万元就能买到,而市场上最便宜的奥拓车为2.8万元。

  就在那时,普通家庭突然发现自己能买车了。这预示着,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开启,并且赢来了大发展的时代。

  随后的两年,同悦、奔奔MINI、炫丽、海马王子、比亚迪FRV、金鹰等不断有新的微型车涌入人们视线,并被叫好。

  2006-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汽车消费市场逐步开启,很多小微型车崭露头角并被普通百姓接受。

  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从此迅速兴起,小微级别车型首当其冲。

  强势爆发

  中国品牌的迅速兴起,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有着很大的关系。2009-2010年,受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国产小排量车迎来自己的春天。

  在2009年,为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业的冲击,《汽车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2011)》出台。这是一个为时三年的阶段性政策,其中一则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可以说给处在热销状态的中国品牌车型又打了一剂强心针。

  广大消费者享受到这项福利的同时,风头正劲的中国品牌车企则是新政的最大受益者,“1.6升及以下排量”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扶持中国品牌而设立的条件,要知道这个范围可是当时中国品牌大多数车型的主力排量区间。一时间,小排量家用车销量呈井喷式增长。其中,夏利2009年以14.75万辆的销量登上当年小型级别轿车年度销量冠军宝座,威志和炫丽分别销量为5.81万辆、5.62万辆也进入当年同级轿车全年销量前10名。更让人吃惊的是,在2009年,长安微车销量达到70万辆。

  在2010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市场上达到一个制高水平,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以上,而轿车份额达到30%以上。这其中,小微车型功不可没。数据显示:夏利以19.87万辆台的年销量再次登上当年小型级别轿车年度销量冠军宝座,自由舰、FRV、金刚分别以9.56万辆、8.08万辆、7.41万辆的销量进入当年同级轿车全年销量前10名。

  随着消费者对家用车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微型家用车已从原先的满足消费者基本用车需求,转变为设计、装配工艺和配置等方面更为出众的精品小车。长安汽车重组后也有了崭新的变化,奔奔MINI正是长安汽车继奔奔之后推出的又一款微型家用轿车。和奔奔相比,奔奔MINI在造型设计和整车质感方面更为精致。代号C10的70马力1.0升发动机也是长安汽车为奔奔MINI全新打造的,此时的国产微型家用车正在面临转型阶段。

  经过了几年的市场探索,在小微型轿车领域,中国企业已初步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可以说,2009-2010年这两年是自主车企快速成长的两年,当然伴随着其一起成长的小微型轿车细分市场则呈现强势爆发的姿态,当然在这些销量的背后,自主品牌在车型设计、研发等理念上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辉煌不再

  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2011年12月24日的北京限购政策为节点,中国车市开始进入微增长。在车市遇冷中,自主品牌汽车都面临着严峻考验,乘用车一度呈现负增长,份额持续下降。而小微型细分市场也开始受到冲击,除了夏利,自由舰、FRV、悦翔、旗云2、炫丽、威志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到了2012年,小微型轿车的市场表现依然差强人意,与SUV、A级轿车等细分市场的较高速增长相比,差距明显。以小型车为例,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该级别市场累计销量为237.1万辆,实现累计同比增长0.9%,低于狭义乘用车市场7.6%的累计增幅,也低于行业整体4.3%的累计增幅,占狭义乘用车市场份额为17.9%。而该细分市场中一向有优势地位的自主车型在这一年开始没落。

  2012年,进入小型轿车销量排行前十排行榜的自主车型仅风云2、自由舰、菱悦这3款车,这三款车分别以年销量为8万辆、6万辆、6万辆又排列在此排行榜的最后三位,且同比分别出现-1.2%、-27.5%、-14.4%的负增长,可见自主品牌面临的生存压力之大。实际上,从新赛欧等车型当年高达近28万辆的销量来看,无疑说明在以往自主品牌有优势的低级别细分市场,自主品牌所具有的所谓优势在整个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已经消失殆尽,自主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已经面临到了生存危机。

  直至2014年自主品牌的“12连降”大潮,小微型轿车的市场份额继续萎缩,似乎已很难“再见天日”。

  继续下探

  进入2015年,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节能补贴政策的变更,虽然今年国内车市景气有所回暖,但自主轿车市场的整体低迷依然波及了小微型轿车。自主品牌销量一直比较高的小型车奇瑞风云2、长安悦翔V3和吉利金刚,近几月的销量也徘徊在4000台上下,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由此看来,往年相对火爆的小型轿车市场,今年可能迎来拐点,接下来销量可能继续下滑,重走微型车老路的可能性很大。

  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个:小型SUV市场的火爆,对小型轿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紧凑型轿车价格的下探,尤其是入门级的紧凑型轿车;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开始发生改变。

  从小微车型这十年的发展变迁史不难看出:在政策、产品演变以及消费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该细分市场经历了初露头角、强势爆发后,如今呈现衰退之势。每个阶段的变化特点都是中国汽车品牌发展路上的一个缩影。

  十年的时间里,一个细分市场从初步成长到蓬勃发展到衰退的背后不禁让人反思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面对当今的大环境,小微型车是否穷途末路呢?在记者看来,汽车生产企业需要及时认识到这种消费趋势的转变,对于小微型车产品,更需要朝着个性化、年轻化和性能化的方向发展。

  文/AO记者 陈秀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