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示范引领”体现在哪?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恒大,职业足球,埃尔克森
  • 发布时间:2016-01-27 11:23

  1月22日下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市府会见了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一行。陈建华表示,近年来在探索足球职业化发展道路上,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历史性夺得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五连冠”,亚冠联赛也取得了“三年两冠”的优异成绩,并荣获亚足联2015年度最佳俱乐部奖,是广州的骄傲,“一支球队的成功,离不开高水平的运营管理、优秀的球员及教练团队。希望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恒大给中国职业联赛树立了成功的样本,其实早也成为足球圈的共识。

  五年多时间,六个赛季,恒大在赛场上的成功已经无需赘言,而在另一个层面上,恒大在战略上层面的各种布局,不仅是保障他们在赛场上取得成功的根本,也让他们成为“后来者”效仿和复制的对象。

  1.淘金巴西热,从三叉戟开始

  自穆里奇始,至埃尔克森终。恒大描绘的外援路线图,在这两个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2010年,穆里奇以350万美元身价从巴西加盟。这个天价,让当时的中国足球圈瞠目结舌。穆里奇是个标志性的人物,因为他充分体现了恒大购买外援的意图——年轻,有潜力,有实力。

  但即使如此,也很难抵挡得住外界的汹汹质疑之声,价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恒大声称的投资年轻外援,以达到升值目的,你在逗我吧?外援来了中国,还能升值?这种质疑,正能体现此前中国俱乐部引进外援的思路——首先,外援要便宜。所以,中国的联赛充斥着很多闻所未闻的外援,对待这些外援,引进的俱乐部大多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如若不能,明年再看,外援的频繁更换,也是“中国特色”之一。对此,一位经纪人曾经说过:“350万美元买下穆里奇,签五年长约,如果穆里奇真的打出来,那就赚了。有的俱乐部的外援是便宜,但大多数是租借,没有所有权,打一年就换,这就像买房子跟租房子的区别一样。”当然,也不是没有大牌外援加盟过中超,不过绝大部分是来中国发挥余热的,这种“大牌”,如果能像2003年的德国铁锤阿尔贝茨一样德艺双馨,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但恒大的这笔买卖,毕竟是赚了。2011年,穆里奇带领恒大夺得中超冠军,进而获得中国足球先生,于是,穆里奇就成为其他各队引入外援的标杆。

  从穆里奇后,恒大相继引进克莱奥、保隆、雷纳托,而后孔卡达到了巅峰。孔卡是个特殊例子,那是恒大为了扩大知名度以及打通国际转会市场任督二脉的孤注一掷的赌博,结果,这个赌博也成功了。所以对于孔卡,恒大一直是区别对待,从7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到宁愿让孔卡以自由身离开,也不愿收取转会费。

  整个“恒大一期”,恒大其后陆续引进过巴里奥斯、埃尔克森、迪亚曼蒂、吉拉迪诺和雷内。据实而论,恒大的外援质量在中超首屈一指,但也并非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大浪淘沙,真正的成功者,还是穆里奇、孔卡、巴里奥斯、埃尔克森四人。至于其他的引援,从生意的角度上说,都属于失败,而失败的典型代表,当然是2014年引进的意大利二老。但这也不奇怪,即使像欧洲豪门,又怎会没有引进失败的例子?更何况是一支成立不久,而且不断处于更新中的俱乐部?

  孔卡,是有品牌意义的,而巴里奥斯的吊诡之处在于,他离奇出走,最终还是乖乖认输。引进他,恒大不赚不亏,但重要的是,打赢了一场国际官司。至于穆里奇2014年以800万欧元的身价转会卡塔尔萨德,埃尔克森2016年以1850万欧元的身价转会上海上港,都证明了,恒大当年的设计并非异想天开,尤其是埃尔克森,570万欧元引进,1850万欧元卖出,恒大也有成为“黑店”的潜质啊!

  可以说,自恒大升入中超以后,他们的这种不惜重金而且见到成效的做法,迅速成为中超俱乐部,尤其是豪门俱乐部的效仿对象。自2011年后,来过中超的大牌包括德罗巴、阿内尔卡、卡努特、洛维、塔尔德利、吉安、登巴巴等等,而几支进入中超联赛的新军,更是全盘照搬了恒大的引援模式。

  天津权健,一支尚在中甲的俱乐部,更是花费了1100万欧元引进了格乌瓦尼奥——按权健董事长束昱辉在接受采访中的说法,为了签下格乌瓦尼奥,花费的总费用超过了3000万欧元。假如时光可以倒流,3000万欧元买穆里奇,当年的恒大会不会干?

  可惜的是,从“溢价”的角度看,其他俱乐部还没有达到恒大的效果,格乌瓦尼奥出生于1992年,今年23岁(和24岁加盟恒大的穆里奇类似),但花费了3000万欧元,你能指望他以后会卖出超过3000万欧元的身价?

  实际上,穆里奇、埃尔克森和恒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的实力,帮助恒大赢得了一个个冠军,而恒大的这些冠军又为他们的身价添砖加瓦,埃尔克森如果没有2013、2014赛季在中超进球之如拾草芥,没有2013、2015赛季在亚冠决赛中的进球,又怎会有1850万欧元的身价?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成绩和冠军作保障,溢价只是空想。而恒大在转会市场上的“霸权”,也正是他们在成绩上的霸权还回来的。从外援到外教,能超越的角度就更少了,恒大的两名主教练,里皮和斯科拉里都是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教练,这样的教练的当世又有几个?这样的教练,能来中国的又有几个?

  2.囤积国脚,是刚需也是生意

  当中超的“户口本”价钱节节攀升,当门将都能卖出7000万的“疯狂”年代,恒大只能躲在角度里暗笑:我有赵旭日,可卖3000万。

  赵旭日卖给天津权健,3000万,李帅卖给上海申花900万,别的队伍还在为买人头疼的时候,恒大已经可以通过“瘦身”来赚钱了。如果不是邹正重伤的话,恒大本来还可以大赚一笔,申花一直想购买荣昊,对比赵旭日的价格,荣昊卖出4000万并不稀奇,可惜的是,斯科拉里一直不松口,荣昊这个“万金油”只能继续等待。

  从2010年起,恒大每年引进的国内球员,让人欣羡——2010年的郜林、郑智和孙祥、2011年的张琳芃、冯潇霆、姜宁、杨昊、杨君,引进的标准是,非国字号不引进,这种引进一直延续到2014年,郑龙、于汉超是他们最后的果实。如此大规模的引进,延续多年,终于造就了一直从主力到板凳都傲视中超群雄的队伍。

  这几年的征战,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超的俱乐部中,只有恒大才是唯一有双线作战能力的队伍,从成绩上也能体现,中超五连冠,亚冠三年抱俩,固然,恒大的上限由他们的外援决定,但是没有诸多国内球员构筑的下限,恒大这几年的成绩绝对不会如此辉煌。

  而且,从生意的角度上看,恒大也做了一笔好生意——400多万买的郜林,不到500万买的冯潇霆,而这些球员,如果在今年的转会市场上放出去,都将是原来十多倍的价格。

  当然,买来这么多队员,大浪淘沙,总有球员会离开。

  主力队员选择离开,最典型者为姜宁。2012赛季结束,姜宁离开恒大。这是个让人意外的选择,因为在2012赛季,里皮接手以后,姜宁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和江苏舜天争夺联赛桂冠的过程中,在南京奥体中心,恒大先失一球的情况下,依靠姜宁的进球扳平比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位球员,提出转会申请以后,俱乐部董事长刘永灼征求过里皮的意见,里皮说放,于是姜宁、吴坪枫、李健华三人打包转会到广州富力,那笔转会,恒大方面很高兴,因为转会费非常高。

  再看看冯仁亮和赵鹏。冯仁亮来到恒大以后一直水土不服,表现不佳后,几乎被球迷黑得生活不能自理,赵鹏本来是国家队的主力中卫,来了以后担任替补,又摊上了国家队1比5输给泰国队的大事——两个人一直郁郁不得志,于是放走,冯仁亮本赛季在贵州终于找回了昔日感觉,至于赵鹏,辗转长春、青岛以后,很多广州的球迷可能都忘了他……

  还有年轻球员,李建滨和彭欣力打包从成都转会过来,来了以后,李建滨和球队“摩擦”不断,最终恒大也失去了耐心,李建滨在上海申花找到了主力位置,另一名年轻中卫弋腾来了以后,虽然偶有上场机会,但最终未能立足,恒大对于他来说,是一座匆匆得不能再匆匆的驿站。所以,能以3000万的价格卖走赵旭日,对于恒大来说,是一桩做梦都会笑的买卖,毕竟赵旭日在恒大的上场机会非常少。

  从模仿的角度上说,后来者效仿恒大,最难——在现在的转会市场上,谁又能保证引进的五名内援都是国字号队员?有钱?也不行!市场上,能流通的国字号队员,总共有没有五个?再者,7000万买张鹭,5000万顾超,即使再有钱,是不是一年就能买得起五个张鹭,而且一买就是四五年?

  3.储备人才,抢先一步

  2015年,12月24日晚,西方的平安夜,这一天,恒大官方宣布,两名年轻海归徐新和李源一正式加盟。恒大一向有在平安夜官宣的传统,和以往的大牌加盟相比,这两位年轻人的加盟,自然谈不上轰动,所以这次官宣,也被人戏称为恒大历年最“寒酸”的官宣。

  风光也罢,寒酸也罢---恒大在足球场上走的路线,的确有“快人一步”的感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多我转,总而言之,以快打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打车。

  买两个年轻人,是为未来布局的开始。此前在世俱杯上,恒大俱乐部董事长刘永灼就说过:“我们队伍的平均年龄是26岁,现在正处于他们的黄金年龄。”言下之意,靠目前这个阵容,恒大还可以继续保持在中超的霸主地位,然而,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趁着还能抢来年轻人的时候,就赶紧去抢。

  也许,再过一年,连这些“寒酸”的年轻人,都不好抢了。

  从2014赛季开始,恒大的策略变化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不会再去花大价钱去捧“名角”,这种收缩银根的政策,2015年体现得更明显,买进邹正,是为了弥补孙祥离开以后左后卫的空缺。买进王上源,更是未来投资,但意想不到的是,上半赛季恒大伤病众多,王上源、王军辉等年轻队员反而得到了更多的上场机会。

  的确,经过前几年不计成本的囤积,恒大人员非常充裕,他们替补席上有于汉超、赵旭日、荣昊、李学鹏、王上源这些队员,甚至郜林在停赛事件以后,也只能打替补,而像董学升、张佳祺、廖力生等队员更是连18人名单都难以进入,可想而知,恒大的竞争有多激烈,底子有多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恒大要引进内援,更多是一种“人才储备”,为未来打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年轻的“海归”尤其受恒大青睐---李源一、徐新就符合这一要求。

  不过,恒大对于年轻队员来说,是把“双刃剑”,固然,他们的平台和规划都很好,但一入侯门深似海,加盟恒大,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至少,在目前的恒大,不会给年轻球员太多的机会。司职边后卫和边前卫的李源一,机会会多一点,毕竟张琳芃有可能去欧洲踢球,邹正重伤,本赛季基本报销;而司职后腰的徐新,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保利尼奥、郑智、黄博文这样的队员。

  求仁得仁,两名队员只能自求多福。因为目前的恒大,是不会给年轻人太多机会的。

  恒大的问题,其实也是国内俱乐部的通病,除了个别像绿城这样主打“青春牌”的俱乐部,90后的队员能打上主力位置,仍然是凤毛麟角。和日韩的俱乐部相比,这方面的差别非常明显,今年恒大和日本柏太阳神的比赛中,对方的主力阵容中,已经出现了出生于1997年的队员,和郑智整整相差了17岁!

  恒大自身有没有有潜质的年轻队员?有,像里皮在2014赛季擢拔了出生于1993年的廖力生,今年卡纳瓦罗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又把大量机会给了同样出生于1993年的王上源,甚至连出生于1995年的王军辉也有表现的机会。然而,当主力队员纷纷复出以后,上述几名年轻队员又回到了板凳上……

  球队要成绩,年轻队员还达不到主力队员的水平,而且在恒大,替补席上的队员也是响当当的角色,荣昊、赵旭日、董学升、张佳祺等等,还有已经离开的冯仁亮、姜宁等等,竞争如此激烈---恒大这种豪门,很难给予年轻人真正的机会。

  李源一和徐新加盟,于是,恒大的93年龄段国奥级别球员已成规模。除李源一、徐新和去年加盟的王上源三人之外,恒大阵中还有廖力生、杨超声、王军辉、王睿这4位入选过国奥队的球员。7人里,除了王军辉算是自己培养的,其他6人都是恒大在不同阶段挖到手的。在出征多哈的国奥23人名单里,恒大球员已经占据4席,仅次于鲁能的5人。

  在收购年轻球员方面,恒大又一次走在国内俱乐部的前列,不过,这更多的是一种因势而变,在国内球员越来越贵的同时,恒大把目光转向国外年轻球员,也是无奈之中的一种变通,至于这种趋势,是否会被国内的俱乐部跟风,造成的效果到底会怎样,这需要时间去证明。

  4.足校,未来的巨大商机

  2012年9月1日,恒大足校在清远正式开幕,至今三年有余。万人足校计划,可以说是许家印非常看重的计划,在筹备之时,他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来搞恒大万人足校的事情,而组长,就是许家印本人。外界惊叹于恒大在搞足校那种高效率,实际上这种高效率,可能还超出了正常的理解范畴,在恒大宣布全国招生开始,恒大所有地方公司都开始派人到各个地方的小学去派传单,而品牌部还把各地报名的情况汇编成了故事会---这种高效率的事情其实也很好理解,许家印带头来抓足校的事情,有何道理效率不高?

  目前,恒大足校占地1100亩、50片足球场投入使用(人工球场43片,天然草球场7片),2600多名学生,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足球场数量最多的足校。恒大足校与传统长时间注重体能训练有别,在这里,每天仅有1小时(小学部)到1.5小时(中学部)的足球训练时间,其他时候与普通学校无两样,都是文化课时间。每周末会有校内大联赛,每个孩子都参加。同龄人跟同龄人打,小打大、大打小,男打女、女打男,100多支队伍,够循环“对打”一年。

  不管是否如当初宣称的“万人足校”,但既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足校,而且三年已经投资了18亿元,对于恒大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投资,更关键的是,这是一个投资周期很长,见效很慢的项目---在投资之时,很多人都吃不准,恒大搞这么大的足校到底是为了什么?恒大方面宣称是为了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可惜,这样“高调”的口号,一般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在恒大决定投资足校之前,足校在中国,早已经是哀鸿遍野,偌大个中国足球圈,提起足校,无非就是鲁能和绿城这两所花费心血最多,最正规的足球学校---从刚刚铩羽而归的93国奥队可以看出,出生于鲁能足校和绿城足校的队员分庭抗礼,的确是中流砥柱。

  可以说,在足校方面,恒大只是个“跟随者”,毕竟鲁能和绿城都是各种楷模,所以,恒大只能在“新型”和“规模”上下功夫。

  三年辛劳,恒大足校至少从两方面达到了预期---一,人才培养方面,恒大足校参加比赛先后夺得广东省U15、全国大区训练营U12、全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全国U13锦标赛等多项冠军,先后共43名学生入选国少队,而在2015年的U16国家队集训名单,恒大皇马足球学校2002年龄段有10名队员入选,在所有输送单位中,输送队员最多。从这些成绩上看,即使是学校,也带有强烈的恒大风格,必须高效,必须成功。

  另一方面,在资本运作方面,2015年6月,恒大淘宝俱乐部在增资扩股的过程中,恒大足球学校最核心的资产---所有球员资产注入了俱乐部,这意味着,恒大淘宝俱乐部的资产中,增加了3000名球员。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简单估算,3000名球员,按10%的成材率,恒大足校未来可以为俱乐部提供300名球员左右,按照中国球员现在的身价,这得值多少钱啊?

  当然,这是太乐观的估计,因为搞青训的,不只恒大一家,前有鲁能、绿城这种已经占得先机的队伍,后有诸如富力等跟进,关于中国足球的痼疾,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落后的青训,总是培养不出合格的产品,但是如何尽自己的能力,给予更多的耐心,去培养一批出色的队员,话似简单,行动起来却是千头万绪,劳心劳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球员身价的疯狂飙升也并非全是坏事,那,我们也培养多几个出色的球员出来?能卖一个出去,岂非把所有成本都收回来了?

  而恒大在这片市场中,其实也占据了不错的位置---毕竟从规模,从财力投入,从资源分布上来说,他仍然是国内足校的佼佼者。

  5.资本运作 华丽转型

  如果说恒大在战绩上用压倒性的优势,从而吸引了很多俱乐部效仿的话,那么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恒大的做法更是掀起了一股浪潮---中超越来越多的球队在谋求增资扩股,北京国安也在近日对外宣布,他们和新赞助商乐视之间,未来也是这样的合作方式。

  2010年用一亿接手已经降入中甲的广药,五年时间,让广州恒大成为中国足坛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第一品牌。这里面的过程和故事,无需赘言。

  高投入,高产出以后,在资本市场运作上,他们又领先了一步。

  他们战略性的关键一步,是在2014年引入了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12亿,50%的股权,这也让中国的俱乐部,除了转让以外,第一次有了清晰的估计。24亿,2014年的恒大俱乐部,就值这个价。

  当时的这个价钱,让外界咋舌---凭什么?一个中国的俱乐部而已,值这么多钱?马云的投资,到底看中了广州恒大哪一点?

  其后,谜团逐渐解开,首先,恒大在新三板挂牌,这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又一步。而在2015年11月26日,一向冷清的新三板交易系统撮合了一笔大宗交易,广田股份以40元/股的价格认购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普通股375万股,认购总金额为1.5亿元,持股比例在0.85%至0.99%之间。

  虽然这个交易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别扭(简单来说,以装饰建材为主营业务的广田股份的最大客户就是恒大地产集团,他们是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但“关系户”的身份不影响市场的认同,广田股份的认购,意味着恒大淘宝俱乐部在新三板的估值已经达到150至180亿左右,他们成为全球市值第四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而短短一年间,马云投入的12亿,一年便为其带来48亿元的增值,整体市值为原先的5倍。

  多么划算的一次投资啊!既然有榜样在前,这种引入战略投资者分享股权,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案例,便忽如一夜东风,梨花盛开。

  这样的发展思路,是中超过去不曾有过的,打破了在中国搞职业足球只能投入不能赚钱的固有认识,也带动了很多俱乐部发生了运营思路的转变。

  2016年,坚守了20年的中信国安决定换个活法。他们决定转让股份,50%,20亿,虽然乐视入股还没官宣,但先以一亿冠名变成北京乐视国安队。而此前,苏宁5亿收购舜天,石家庄永昌谋求转让一半股份,可以预见,未来,这种趋势还将会持续,这股收购潮,转让潮,“始作俑者”为恒大。

  恒大的做法表明,在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作为稀缺资源的职业足球,本来就应该拥有光明的前途,作为回报,动作最快,思路最清晰的广州恒大,将是这股浪潮中的受益最大者,“钱”景最为光明者。

  记者 白国华 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