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火烧出一部“劳工法”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劳工法
  • 发布时间:2016-02-22 11:00

  19世纪下半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工厂遍地开花。但当时,美国实施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工厂的劳动保护措施极差,工伤事故层出不穷,但主流社会对此似乎熟视无睹。

  当时,在纽约曼哈顿南部的华盛顿广场边上有一栋10层高的大楼,第八、九、十层有一家三角制衣厂,其工人多是从落后地区过来的“打工妹”。有的甚至是从波兰、爱尔兰、俄国等地漂洋过海来寻找美国梦的他国人。她们的年龄大都在13至23岁之间。

  1911年3月25日是个星期六,也是三角制衣厂发薪水的日子。这天下班时,姑娘们换下工装,正排队领工资,突然,星星之火从8楼燃起并迅速蔓延。8楼的180名工人从狭窄的出口紧急逃生。火势很快延烧到9楼。9楼大约250名工人马上冲向逃生通道,但却惊恐地发现,逃生通道被锁住了!同时,逃往天台的楼梯狭窄而脆弱,很快被人潮踩塌。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却发现他们的消防水龙头只能达到6楼和7楼中间。

  50多名绝望的女工先后从9楼的窗口跳下!这场火灾导致了146人遇难。

  事实上,在一年前,纽约几百家工厂的工人们曾经举行过声势浩大的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减少工时、改善工作条件。三角制衣厂的女工也是积极参与者。但罢工以失败告终。

  就在火灾发生前几个月,纽约市消防局长曾在纽约州议会作证说,消防队救生梯只能达到7层楼的高度,可是,在7层以上楼层工作的人却成千上万,企业主应该强化安全措施。结果企业主协会却想方设法拦下了加强防火措施的议案。

  惨烈的大火深深地刺痛了美国社会的神经。

  火灾发生后,地方检察官把工厂老板哈里斯和布兰克以过失杀人罪告上法院。1911年12月4日,法院开庭。在法庭上,哈里斯承认,他曾多次封锁逃生通道,目的是防止工人偷走衣服。那么,工人们总共偷走了多少衣服呢?在控方律师的追问下,哈里斯交代:“火灾发生前一年,被偷衣服的总价值不超过25美元。”但是,因为无法证明被告在起火时知道那扇门是锁着的,法庭最后判两名被告无罪。

  纽约州由此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对纽约州工厂最多的9个城市进行大调查。调查结果令他们瞠目结舌,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有随处可见的各种隐患。

  一年后,委员会提交了考察报告。以此为基础,一系列新的法律诞生。到1914年,纽约州共通过34项法律,包括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加强安全保障等。不久,美国各州纷纷仿效,通过了大量的相似法律。1935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与资方谈判的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只是,这一系列改革的成本过于高昂……

  李方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