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创新工场“种”人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工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15 14:43
经过一年的成长,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已经达到11 个,其中有7 个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就在这一年内,工场的工友数也激增至近160人。(创新工场内的人都互称为“工友”,李开复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称呼工友而非员工,是希望大家都有主人翁的创业意识。”)“公司规模的发展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创新工场创始成员王肇辉表示,“以至于本来只在16 层办公的创新工场,临时租用了同楼2层的一大块办公场地。”
是什么在吸引着这些创业者,这些项目又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走进位于清华科技园创业大厦的创新工场。
不是汇报袁是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当记者提到“是否每周五,各项目负责人都要上台汇报项目进展”时,王肇辉马上纠正道:“不是汇报,是交流。”而在此之后,记者与豌豆荚手机精灵项目负责人王俊煜的交谈中,他也一再强调自己“与李开复等前辈间不是指导关系,而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这些交谈中的细节给了记者一个很深的印象:平等大家庭的文化氛围已经深入员工心中。
其实,这在记者一来到创新工场时就有所体会。
在创新工场大门的旁边是两间带着玻璃墙的房间,其中一间是李开复的办公室。
“由于他经常要商谈一些投资事宜,所以有独立的办公室。而像创始合伙人汪华等全都是与大家坐在一起办公。”王肇辉比划了下工位的分配情况:“不过,与其说是开复的办公室,不如说是开复用会议室办公。”原来,只要李开复不在,“这件房间就会被用于开会或是面试”。
在离会议室不远处有一面墙,墙上挂着近50 张带着相框的照片,上面全是工友参加各种活动的场景,是大家庭文化氛围的一个组成部分。
墙的另一边便是一大片工位。记者到达时,正值周三下午3点。那时,整个办公场地充斥着议论、探讨的声音,时不时能听到“项目”、“程序”等词语。几个人围坐在电脑前,或是写着什么,或是指着电脑屏幕说着什么。
在这些工位上,还能看到用后没来得及收拾的餐具。王肇辉告诉记者,他们订了两家餐厅给员工送餐,“大家每天都在工位上吃饭”。而吃饭时间也是大家彼此交流的时间。王俊煜就向记者透露,他们经常趁吃午饭时开会,边吃边讨论,融工作于生活。
这种讨论不仅限于工程师之间。“只要你有疑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你都可以随时敲开李开复的门,找他交流。如果交流时间比较长,可以提前和他预定时间。”王俊煜说道。
与谷歌相似,在创新工场的文化中,人被定性为一个核心因素。能引进优秀人才的员工与能提出创新想法的人一样,都能得到精神或是物质奖励。而创新工场正试图为这些人才创造大家庭式的文化“沃土”,把这些人才“种”起来。不过,建设文化沃土只是一方面,创新工场对人的重视还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
项目是这样炼成的
王俊煜告诉记者,他在来创新工场前后认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我觉得创业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就可以了。”王俊煜说,“但后来我发现,人更重要。你的团队要有能将想法执行下去的能力。”
而团队能力,也正是创新工场选择项目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王肇辉介绍,创新工场主要有外部投资、内部投资、批量孵化等几种投资形式。
而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先看它是否符合领域要求,即项目是否属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三个领域。然后,市场和投资的评估团队会评估项目的商业价值、市场竞争力等,同时还会评定创业队伍素质,包括人品、团队意识等。
“甚至有时候,人的选择更重要。”王肇辉强调说。比如,在这11 个项目中的,有一个外部项目。在和创新工场谈合作时,这个项目只有4 个人,不过“优势非常互补”。一个从海外归来,一个是本土的,一个曾经在大公司呆过,一个很懂物流。“我们当时对他们团队很看好,就很快立项投资了。”
关于是否立项,需要投票表决。这时候,市场团队、投资团队、公司的核心人物,以及相关项目的成员将对一系列内容进行表决。“每人一票,是完全平等的。”王肇辉表示。
立项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项目团队只专注于产品建设,创新工场平台为项目提供市场、资本、法律等方面的各种支持。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团队可以借助平台的人力资源库或是自己外招,来扩展自己的羽翼,逐渐形成拥有完整组织架构的团队。就这样,被“种”下的人才开始成长,成熟。
9~12 个月后,在与创新工场的投资委员会商定完投资额度后,团队就将成立独立法人公司,脱离母体,独自运营。而豌豆荚手机精灵的团队正处在即将剥离的状态。“我们正在注册公司,如果顺利,很快就可以独立出去了。”王俊煜透露道。
在这些团队成员脱离出去后,创新团队会继续补足工友数量,将新来的人才继续“种植”在创新工场的土壤上。一切运作将这样循环往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