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国2016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企业,中国经济
  • 发布时间:2016-03-03 14:18

  基于2015年中国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困境和痛点,2016年的解决之道和机会又在哪里?

  来自唐骏、张云峰、章苏阳、王均豪、孙坚、伏彩瑞、汤子欧等7位企业界、投资圈、管理咨询业的权威,从各自的独立思维、熟悉的领域、创新远见,提供了7条现实“线路”。这7条“线路”,能否在2016年改变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困境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项目支持:微创(中国)唐骏商学院

  文本策划:沈伟民张程

  唯核不破!

  中国企业家要学会在低增长经济大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无论是中小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企业家,此前都经历过一段难忘的记忆。只是,在大转型时期,“适应”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粗放的,必须要有“适应”的新手段——那就是找到新的核心生产力!

  每年的2月,春天都会如期而至,但今年的2月,也许是很多企业最忧愁的时节。“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降负担,补短板”—五项经营压力的每一项,都可能在2016年成为压垮企业的主因。有意思的是,就在临近2015年的结尾,两位影响力人物分别发表了对未来的意见,他们是中国阿里巴巴公司的马云,以及著有《失控》的美国人凯文·凯利(Kevin Kelly)。

  日子会继续难过

  马云说:“2016年并不好过。过好了,就当马云说错了;过得不好,要相信,其实大家过得都不好,挑战只会越来越大。”而凯文·凯利说:“20年以后最伟大的产品,现在还没被发明出来。虽然谷歌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如此强大而成功,但我只想说,你们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而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什么都不算。”

  “2016年的日子会继续难过”和“现在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什么都不算”—这是两位分别影响中国和美国的权威人物对2016年的总体看法。我们不知道,应该用悲哀还是用激情来看待2016年,总之,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只要农历春节过完,2016年就算正式开始。

  其实,就在马云和凯文·凯利发声的前几周,《经理人》还联合唐骏商学院和微创(中国)共同举办了一场中国CEO年会的资本论坛,我们希望通过和经济学家、金融家、企业家们的沟通,共同来破解当下中国经济困局以及找出一些办法。论坛上,经理人杂志社社长孔婷表示:基于经理人传媒多年的优势和资源积累,将在2016年面向企业发展中包括产品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大转型需求,提供“企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以帮助中国企业进行转型以及借力资本的发展。

  在今天以开放和融合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时代,《经理人》提出的“企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不仅仅只是帮助众多中国企业实现企业产品、形象的传播,而且将成为一个融合信息对接、资源对接、服务对接等在内的融合性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孵化平台。我们的目的很清楚,协同企业一起,让日子好过起来。

  学会适应低增长

  在论坛举办的同期,正逢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数据。数据显示,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持平,11个行业下降;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应收账款、负债、产成品存货等关键财务指标都呈现上涨趋势。可见,“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降负担,补短板”等五大问题将继续压制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增速。

  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速到底在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马云给出过解释:“中国经济下滑压力,是长期的,是持久的,是永远性的。我们不可能回到9%、12%。我们要学习适应5、6%,甚至在未来20年,我们能保持2%~4%,已经很了不起了。”

  中国企业家要学会在低增长经济大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这是马云对中国企业家的一个忠告。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心里都很清楚:不适应,又能怎么办?其实,只要是企业家,对“适应”其实并不陌生。无论是中小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企业家,此前都经历过一段难忘的记忆:通过模式创新、通过产品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竞争、适应市场。只是,在如今的大转型时期,我们“适应”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粗放的“适应”,必须要有“适应”的新手段。

  弄懂新的生产力

  “当今的互联网,就像过去的电一样,它带来了‘动力’。第一、把不合理的变成合理;第二、把此前的低效率,变得高效起来。这就是‘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按照微软(中国)荣誉总裁、微创(中国)董事长唐骏的说法,互联网+就是我们当今企业“适应”新形势的手段。

  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无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还是一个企业的经济,要有一个可观的增长,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核心生产力。从目前大趋势看,新的核心生产力有多个选项,如互联网+、工业4.0、智能机器人、信息技术等等。其中,互联网+被用得最做,也议论最多,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持续理解“互联网+”和核心生产力的深层关系。

  但“说千遍不如干一次”,不管企业做或者不做,“互联网+”实际已经在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它构成了第三工业革命的基础。

  我们无法确定,从“适应”到应对,再到颠覆,并迎来中国经济的新的高增长,究竟能不能在2016年或者未来的3年内完成,但眼前的环境,还要咬牙挺过去!

  文/沈伟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