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岭先生的东亚合作观
- 来源:当代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蕴岭,东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3-14 11:01
--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先生的新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以下简称为《之间》),与其之前诸多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之间》是中国社科院“中国战略家丛书”推出的第一部作品,也就是说,本书更突出作者作为中国当代战略家的身份特点,在学术权威性的基础上,更重视战略思想性、政策应用性和个人实践性。
本书的特点均体现在其长达22个字的书名当中,并归结为一个主题,即张蕴岭先生的战略思想--“东亚合作观”。罗伯特·罗兰说,“只有合作才能拯救人类”。而张蕴岭先生的东亚合作观,是他坚信“东亚地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走向稳定与繁荣”,东亚合作的“理想”是指东亚共同体建设,“现实”是指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从现实到理想要通过务实合作实现。“我坚信,东亚国家之间不管有多少矛盾和分歧,不管合作进行的道路有多么曲折和艰难,只要大家坚持合作,规避对抗,让合作成为主导趋势,东亚就有希望,就有美好的未来。”在此观念下,作者长期亲历东亚合作的缘起发展,发掘东亚合作条件,改进东亚合作方式,培养东亚合作人才,建立东亚合作网络,坚定东亚合作理想,并致力于东亚合作观向更广阔的周边区域扩展。本文尝试对作者东亚合作观的发展演进,做一简要整理述评。
从开放观到合作观
张蕴岭先生的东亚合作观从无到有的第一步,是从开放观到合作观的演进。作者并非一开始就研究东亚合作的,而是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研究中顺势而来。
《之间》开宗明义就是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两大潮流。这是因为,作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世界经济的开放发展问题,也就是全球化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中国实施开放发展政策的理论根据。之后,作者的研究领域从全球化转向区域化,从关注开放,转向强调开放条件下的地区合作。作者的区域化研究从欧洲入手,系统观察与学习欧洲区域合作的先进经验。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区合作大潮的兴起,作者又将研究重点转向区域合作相对落后但方兴未艾的亚太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者筹建了中国第一个APEC政策研究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作者也特别重视作为区域化基础的国别研究,比如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东亚地区合作后,作者开始与诸多东亚国家的学者同仁及政府官员一起,将更大精力投入东亚合作的研究与实践,至今将近20年,占其学术生涯的一半时间。总之,亚太和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相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起步晚、发展慢,是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大潮之下应运而生的。由此来看,作者的治学范围远不局限于东亚区域合作,但其倾力最久,成就最大,介入最深的是东亚合作。
从理想主义色彩向战略性演进的东亚合作观
作者的东亚合作观在东亚合作的实际进展中丰富完善,趋于成熟,迄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7年以后到2004年左右。期间,东亚合作因亚洲金融危机而快速发展。作者的东亚合作观富有理想主义色彩。
作者作为“东亚共同体”蓝图的共同设计人之一,对东亚合作的愿景设计是“东亚共同体”。作者参与和引领东亚合作的理念设计、愿景规划和政策制定,他先后参加了“东亚展望小组”、“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合专家组”,“东亚自贸区可行性联合研究专家组(10+3)”,以及大量国内外政府咨询,“一轨半”(官学)和“二轨”(学界)会议等,致力于国内外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对接,内容几乎涉及东亚合作的各个领域。比如,作者提出,中国构建自贸区的首选是东盟,应当把东盟视为整体,把中国-东盟视为整体,这些主张与中国政府的主张不谋而合,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开启了东亚合作的快速发展期。作者曾一度感慨,“当时整个东亚刮起一股推动区域合作的旋风……着实感到兴奋”。
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东亚峰会成立后到2010年左右。期间,东亚合作的内部矛盾显现,中日竞争加剧,东盟合作意愿不强。作者的合作观趋于现实性、平衡性、务实性。
现实性体现在作者对东亚合作困难矛盾的深刻认识。东亚合作的发展遭遇结构性矛盾。在东亚自贸区问题上,中国主推10+3方案,而日本主推10+6方案。中日争执不下,东盟则更关心自身的一体化建设,东亚合作遭遇困境。“我曾认为,借鉴欧洲法德和解的经验,把中日两国放在一个区域合作框架里,就可以拉近距离,增进和解,推动合作。看来,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平衡性体现在作者对东亚合作未来发展前景的预判。一方面,作者感觉到未来东亚合作困难重重。“当共建共同体的合力减退,在实际的发展中形成了多条、多线、多机制并进,东亚合作进程仍以多种方式推进,特别是在自贸区构建和金融合作领域,合作的意愿仍然很强”,但是东亚合作在总体进程上,似乎越往前走,疑问越多,困难也越大。另一方面,作者又特别鼓励东亚合作应该攻坚克难。如今,东亚共同体似乎只剩下一种“理念”,一种不可舍弃的“精神”。原来红红火火的“东亚共同体建设运动”看来也有些偃旗息鼓了。尽管人们谈理想少了,但是基于现实的努力并没有停下来,各国还是以务实的态度与合作的精神尽力推进区域合作进程,寻求各种可行的行进路径。
务实性体现在作者对东亚合作具体路径的探索。作者认为,在实践上,东亚合作的“务实的功能性构建替代了统合的区域机制构建”。在此背景下,鉴于中国主推的10+3较难推动,东盟国家更倾向于日本主推的10+6,中国也调整了参与策略,采取务实立场,作者本人也参加了日本主导的10+6研究专家组(即“东亚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可行性联合研究专家组”)。2010年,中日关系改善,两国联合提出推进东亚自贸区建设的倡议。
第三个阶段是2009年美国加入并主导TPP后至今。期间,东盟为回应TPP的外部挑战,于2012年宣布推进RCEP谈判。作者认为RCEP是东亚合作的新动力和新方向,反映其东亚合作观的战略性色彩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RCEP所展现的东亚合作的新方向。RCEP得到东盟和其他六个国家(中日韩澳新印)的大力支持,也是多年协商推动的结果。作者虽然认识到RCEP已经明显没有了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影子,但反映了亚洲经济一体化与合作的内在需求。二是RCEP所具有的地缘战略意义。RCEP有应对TPP的战略考虑,与TPP既有竞争性又有互补性。RCEP在推进过程中继续维持“10+”(东盟加)这样的结构,有助于保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并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三是RCEP的推进必须。目标是构建一个东亚统一的大市场,实现地区一体化与合作分散机制的统合,但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创建符合东亚经济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模式,要从东亚的实际出发,制定务实、包容的谈判框架,实行渐进的方式。四是中国应在RCEP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是东亚最大的经济体,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大改革与开放力度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上获得新的竞争力。首先达成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进程快于RCEP,将有助于RCEP的推进。
“中国区域观的回归与周边秩序构建”
《之间》是作者对多年从事东亚合作的学术研究、政策实践和战略思考的一次“连贯和整体”的整理和反思。其结果,就是作者的合作观又有新的发展,即从东亚合作观转进为周边合作观。作者在《之间》的最后一章“中国参与和推动区域合作的归纳和总结”中,将其核心战略思想提炼为“中国区域观的回归与周边秩序构建”。作者自称这是本书的亮点和思考精髓。作者提出一个更深远的战略思想--“中国构建一个包容、和平与发展的周边关系和秩序”。作者回顾说,冷战结束以来,中国通过区域合作塑造周边秩序,已经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中国与东盟的不解之缘”、“对东亚合作的倾注”、“拓展亚太区域空间”,“实现上海合作组织的跨越”,“突破东北亚困境的努力”,“寻求南亚区域利益共同点”,并在新时期确立了与周边国家共建共同发展与共同安全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作者认为,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地缘整体来布局和营造,是中国传统区域观的回归和战略定位,也是中国区域观和区域战略的升华,是一个长期构建过程。在此基础上,他将中国作为周边的一部分,归纳了三个大战略的要点:一是利用好机遇期,把握住由大到强的发展大局;二是确保和平环境,不在周边地区发生战争;三是要有战略耐心,经得住时间和变化的考验。
总而言之,张蕴岭先生的合作观蕴育于其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于对东亚合作长达近20年的研究、参与和思考,升级于对中国新时期周边战略的战略运筹。其合作观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一是变通发展。不夸张地说,作者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东亚合作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作者所引领的东亚合作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承上启下、内外对接,争取国际话语权,引领地区制度设计,创新周边经略方式。作者基于东亚和亚太的区情国情,既不盲从既有的理论经验,也不会刻意标新立异,而是实事求是,多元综合,比较借鉴,变通发展,顺应形势,当变则变,不断探索亚太和东亚区域合作研究与实践的中国路径和地区路径。
二是兼顾矛盾。作者所从事的东亚合作事业,环境复杂,关系纠结,必须兼顾矛盾,找到好的处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合作才能有所发展。他认为,“东盟方式”讲究灵活、包容、舒适度、道德与责任,适合在东亚推进合作。另外,作者也总结了适合研究思考周边问题,兼顾矛盾的“八字心法”:“地缘-关系-利益-博弈”。地缘,指中国与周边邻国互动建构的周边地区,是分析的主要背景;关系,指双边、多边、区内、区外等构成了复杂、多层的关系层次和网络,是抽象互动的具体表现;利益,指各方利益复杂多变,却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博弈,是指中国与邻国及中美博弈等,是互动变化的动态因素。
三是突破困境。东亚国家是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展开地区合作,东亚的安全困境和政治分歧严重制约着合作事业的发展,需要聚同化异,化解矛盾。在这一合作观的引领下,作者总是能为推动东亚合作带来新思维和新主意。作者在对东亚合作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为东亚合作的兴衰沉浮把脉,提供政策建议的同时,对东亚合作进行理论研究,原创性地系统构建了其来源、定义、动力、机制、模式等。
翟崑 刘静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