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选皇后那些事儿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明朝,皇后,选秀制度
  • 发布时间:2016-03-18 16:07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皇朝的嫔妃、皇后,都是出身世家,家世显赫。而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的出现,明朝与其他皇朝不同的是采用民间选秀制度,后宫中的嫔妃、甚至皇后,多是生于民间,家境贫寒,以辅佐皇帝勤政节俭。每次选秀的数量都十庞大,经过层层筛选,能成为后宫嫔妃的实在少之又少,多数只能成为宫女。就像现在的超女选拔一样,明朝的选秀制度同样十分严格。

  首先当然是超女式的“海选”现场。皇帝在适婚年龄时,派宦官到各地挑选出5000名13~16岁的少女,不少家庭为了获得这个机会不惜倾家荡产贿赂负责挑选的宦官,看来这黑幕,真是古往今来都存在的啊。这5000名少女需在规定时间内进京参加选秀。

  像跳坝坝舞一样的“初选”、“复选”、“精选”。少女们在一个宽敞的场地,每百人一行,按年龄排序,太监在逐一查看身高、体型后,淘汰约1000人。接着和上一轮一样,都是由太监逐一检查,不过这次看的是五官、肤色、“三围”,再淘汰约2000人。然后太监们用尺子量少女们的手足,胖子直接再见吧。还要让她们走几步“台步”,需走得仪态万千、款步姗姗才能进入下一轮,至此又会淘汰约1000人。

  这一步淘汰剩下的都只能成为宫女,所以称为“留宫”。由宫中经验老道的嬷嬷,将少女们引入密室,脱光衣服,是看一看,摸一摸皮肤是否细腻通透,洁白无瑕而已。然后淘汰掉700人。

  宫女这关都过来,剩下的就是“晋嫔”了。皇帝派特使像个痴汉一样地观察这300名少女一个月,看看她们的性格是否温柔大方、贤良淑德。淘汰250人,剩下的50人自动晋级为嫔妃。接着就是见婆婆了,称为“选三”。即皇太后、太妃从50人中选出3人给皇帝亲自过目。由此可见,婆媳关系真的很重要啊。

  终于可以面圣了。由皇上“钦定”:这3人直接进行面试,由皇帝钦定皇后,或者封为贵妃。也有到这关还没通过,赐予金银细软遣送回家的。

  所以说“后宫佳丽三千”,在小编看来,后宫佳丽可不止三千,怪不得古今中外,为了得到皇权不择手段的大有人在,光是想到“全天下的美女都是朕的”这一点,都有点小激动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