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二泉映月》 下身芭蕾上身中国古典舞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芭蕾舞剧,二泉映月,故事
  • 发布时间:2016-03-18 17:25

  说起《二泉映月》,你会想起啥?凄美的二胡?瞎子阿炳?没错,这是这个名曲给大众最直接的想象,但是4月13日,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为您呈现的可不是仅仅只有这些,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项目、辽宁芭蕾舞团扛鼎力作舞剧《二泉映月》将在这里绚丽舞动,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芭蕾舞剧《二泉映月》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当走进剧场欣赏时,首先听到的是一首震撼人心的二胡乐曲,同时看到的是,用作为舶来品的芭蕾艺术形式来表现一个地道的中国民间题材的故事,这种中西合璧的独特美丽更加深入的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两位“芭蕾王子”竞技 一个管天上一个管地下

  在《二泉映月》中,“芭蕾王子”吕萌演绎了一个深情款款的民间艺术家,而他的好友焦洋则饰演了霸气十足的恶少。身高1米85的焦洋同吕萌一样身怀绝技,如果把吕萌所获的“瓦尔纳大奖”比作奥运会金牌,那么焦洋夺得的“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金奖”的头衔,则相当于世锦赛冠军,也是芭蕾舞界的顶级赛事之一。

  与吕萌的“旁腿转”不同,焦洋的绝活就是“挂在空中”。个子高的他,弹跳力却非常好,表演极具爆发力,空中腾跃精彩、动作优美,并且能在跳跃中做出多种高难度的动作,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空中飞人”,更有人称他为中国芭蕾界的国宝。《二泉映月》中,两位“芭蕾王子”竞技,可谓是“一个管天上,一个管地下。”

  原创剧目加入中国元素 “下身芭蕾上身中国古典舞”

  《二泉映月》这部芭蕾剧最大的看点就是原创。不同于古典芭蕾舞《天鹅湖》《胡桃夹子》等,《二泉映月》突破了很多芭蕾舞中程式化的东西,尤其在展现人物内心方面,运用了很多中国古典舞、民族舞的元素。比如身体的扭曲多一些,表现哭、笑等情绪时比芭蕾原有的范式更夸张些,可以说是下身芭蕾上身中国古典舞。

  此次在重庆上演的《二泉映月》是这部舞剧十年中的第三个版本,该版本更加突出了男演员的戏份,剧中两位主演吕萌和焦洋都是技艺高超又帅气十足,让观众眼前一亮,给芭蕾这种历来以女性为主导的艺术形式赋予了别样的魅力。《二泉映月》除了在舞蹈技巧方面将芭蕾下肢技术技巧与中国舞上肢的韵律巧妙融合,还营造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典型的中国文化氛围。芭蕾程式的开、绷、直与中国舞蹈的含、曲、拧是“飞向天空”与“拥抱大地”两种呈相反力量的舞蹈形态,因此二者融合的难度可想而知。

  场馆介绍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作为重庆标志性建筑对解放碑地块形成统领作用。艺术中心的大楼主体为红色,象一团燃烧的“篝火”,也象一艘起航的舰。色彩方面具有地域性及鲜明的特征,在林立高楼之间,露出红色的边角,带给人们方向感和归属感。结合自身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创造一个与外部城市空间相互渗透融合的具有东方特质的肌理。

  利用传统斗拱空间穿插形式,以现代简洁的手法表达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建筑中互相穿插、叠落、悬挑的构件,高高迎举、顺势自然,正是重庆人最本质的精神追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