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进校园 公立校园高球路的N种走法

  • 来源:世界高尔夫
  • 关键字:校园,高球
  • 发布时间:2016-03-30 11:11

  对于所有热爱高尔夫的人们来说,今年最让人期待莫过于八月的里约奥运会了。历经112年的世纪等待,万众瞩目的奥运金牌归属,对于众多职业高手的吸引力,相比大满贯毫不逊色。谁能在里约独占鳌头?中国军团是否能在这个夏天有所斩获?这些疑问都让人们为之热血沸腾。

  自从高尔夫被确立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起,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也开始有了变化。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坚持高尔夫球要回归体育运动的本质;高尔夫球要面向大众;高尔夫球要以服务青少年为战略目标;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使高尔夫球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新崛起的受广大公众欢迎的体育运动。于是在2015年,与整个高尔夫行业的低迷颓势不相符的是,我们看到中国青少年的高尔夫活动不仅从数量上,而且从质量上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赛事活动的增多,也带动了青少年高尔夫教育行业的风起云涌,从国家青少年高尔夫球队到各省区市相应的青少年高尔夫球队,从中高协认证的青少年赛事到各种青少年假期训练营,高尔夫校园推广活动,高尔夫这项以往蒙着面纱的“贵族运动”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中。

  自从1984年我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广东中山落成,至今我国高尔夫发展已经经历了30余年的时间,随着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这项运动,并且喜欢上这项运动。而这些最早接触高尔夫的人在不经意间,也使得自己的子女耳濡目染的接触到这项运动,正是这样的环境,成就了李昊桐、林希妤、金诚、石昱婷等一大批青少年球员的崛起,他们既是这项运动的受益者,同时他们身上的明星光环也让他们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传承者。

  如果把中国青少年高尔夫比作金字塔,那么除了有这些闪闪发光的明星站在顶端之外,想要想让金字塔更高、更稳,只有尖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广大、稳固的基石、底座,而这个基石就是青少年高尔夫的普及和推广,而青少年高尔夫的校园计划就正在扮演着这个角色。底座越广大、越稳固,金字塔才能越高。同样,只有参与高尔夫的青少年人数越多,涌现出未来之星的几率才会越大。但是怎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青少年高尔夫校园推广的道路,确实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如今在国内,高尔夫对一些就读于私立学校的中小学生而言,早已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物。本着与世界教育接轨的目的也好,本着培养“贵族气质”的初衷也好,或者是类似于西外外国语学校这样,利用高尔夫项目作为敲门砖,为更多的中国孩子争取到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机会的专项教育方式也罢,都为了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打地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想要让普罗大众能够更快地了解到高尔夫运动的美妙之处,仅仅靠少部分高收入人群间的传播是不够的。

  普及高尔夫运动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虽然在现阶段的中国,我们无法让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能够亲身体会到球杆击球瞬间那美妙的冲击力,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先通过一些向公众开放地大型国内、外赛事的契机让大家有机会走进球场,走近球员,让高尔夫运动先低下“高贵的头”,让大家认识。这样的操作方式简单直白,但机会有限,受众面也相对狭窄,因此很多高尔夫传播的有识之士想到了更加有效的方式,就是透过高尔夫青少年的教育,由孩子到父母,既可以扩大高尔夫的受众面,也能够对明日之星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本期《世界高尔夫》特地走访到一些致力于青少年高尔夫校园推广的机构和个人,与大家分享些在校园推广的道路上摸索出的经验和门道。

  A型

  明星牵头 不忘初心

  代表人物:梁文冲、冯珊珊

  梁文冲和冯珊珊,都是中国高坛响当当的名字,除了他们在世界赛场上创造出的好成绩之外,他们也都是高尔夫校园推广的忠实拥戴者,而他们的明星光环,正是中国高尔夫运动最好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早在几年前,我们杂志就报道过梁文冲先生与中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基金的校园计划。

  梁文冲:不遗余力 坚定前行

  中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基金是由梁文冲与中山温泉球会及多位热爱高球运动并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该运动的热心人士共同创办的基金,旨在通过基金的帮助,能够让更多的国内青少年能够接受高尔夫的培训,并帮助他们进军高坛,收获殊荣,为国争光。这既是梁文冲对中山温泉球会的感恩,也是对中山温泉球会一直以来热心于培养高尔夫人才行为的延续和扩大,因此,非牟利性团体“中山青少年高尔夫球培训基金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中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基金最初只是以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为训练基地,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大家发现,仅仅依靠球会的场地,所产生的能量是杯水车薪的,于是校园计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基金的校园计划启动于2010年,但是其实从基金成立开始,基金会相关人员就已经着手在准备这项工作看了。起初是选择一些附近的学校,成立些课外的的兴趣班,由基金会每周安排一到两次专业教练指导活动。在课程中,挑选出一些对高尔夫有兴趣的小朋友,带到球会进行集中训练。除此之外,也在暑假组织过暑期班。每当开课之前,会通知当地的学校,让学生们来体验,从中会挑选一些好的苗子进行定期的训练。基金会主要以兴趣班的形式推广高尔夫的原因在于,学校的场地和设备相对有限,学生们很难在学校打到真球,而教练也只是做一些示范性的教学们只能利用学校的场地,教他们认识球杆、球等基本知识,用一些塑料球做示范,主要还是以激发他们对高尔夫的兴趣为主。

  高尔夫校园计划不同于其他的活动,需要学校的极大的配合。尤其是课后训练的活动,是需要学校的体育老师利用课后时间配合的,而这些是全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但是所要负担的责任却不比上课时小。而教练们除了教球,同时还要兼顾小朋友们的安全问题。校方、教师们以及教练们无偿的付出为校园计划的推广助力不小。

  作为基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职业球手梁文冲,对青少年球手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很多时候在练习场,他会抽出时间指导青少年,在中山温泉下场练习的时候,也会和基金的小朋友同组,不时指导他们球技。

  在物资金投入上,中山青少年基金是幸运的,因为有很多社会热心人士和会员们在无偿支持着,他们有些会无偿捐助一些球具给青少年球手,三乡镇政府就是非常支持高尔夫运动的,特别是近几次基金赞助的青少年球员外出比赛,包括青少年城市对抗赛、汇丰青少年赛,以及广东省青少年赛,他们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有不少企业在比赛的时候会提供赞助,包括服装、球具和球等。如果要估算的话,基金一年投入在高尔夫推广上的费用都超过50万,这其中包括教练费用、出外参赛补贴等相关费用,如果将球会免费下场等费用估算进去,这费用可能更多,所以每年中山温泉球会对青少年培训基金中心的付出是巨大的,所以热心人士的帮扶为基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一路走来,中山青少年培训基金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三乡镇政府、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鼎力赞助,这也是青少年高尔夫校园计划延续下来的根本所在。

  冯珊珊:不忘初心 蓄势待发

  冯珊珊,中国本土大满贯第一人,国内最杰出的女子高尔夫运动员之一,她一直希望运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肩负起社会责任,为中国高尔夫球的普及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每当谈起工作室的校园高尔夫推广计划,冯珊珊总是会谈起她曾经的经历。冯珊珊从10岁开始接触高尔夫,并就此与之结缘。当时国内条件尚未完善,珊珊仅能利用十分有限的资源学习。因为起步阶段的遗憾,她期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当下青少年创造更好的环境。旨在普及高尔夫运动的冯珊珊青少年工作室也应运而生。

  2014年,冯珊珊青少年工作室正式推出“校园高尔夫免费推广计划”校园系列活动,用公益的方式使高尔夫回归体育运动项目本身。该项计划由冯珊珊本人设计,采用由她接受的美国著名高尔夫学院GGGA(冯珊珊教练所开办的学院)的教学体系,结合青少年感兴趣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全面推动高尔夫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发展。参与学生集中在一至四年级,正值培养兴趣的黄金时段。项目以体育课、兴趣班及特色班形式开展教学。

  截止到2015年年底,校园计划开展三个学期以来,成效显著。2015-2016学年,海珠区实验小学、文德路小学、华阳小学、华康小学、海珠二小、海珠三小及乐贤坊小学七所学校从中受益,工作室带领累计近1700人次打开了高尔夫的大门,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各方感谢纷至沓来。其中,海珠区实验小学是首个将高尔夫课引入体育课的学校。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中试点添加高尔夫模块后,海珠实小本学期开始将高球推广到三年级体育课程中,教学内容也由基础的理论学习及推杆教学进阶至全挥杆。其他几所学校通过一个学期的巩固、学习,对于高尔夫起源、礼仪及基本技巧也有了全面认识。

  “高尔夫球很好玩,是成长的玩具,拿起杆一甩,球‘砰’的一声,飞起来”;“上高尔夫课可以让我耐心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我对高尔夫情有独钟,我觉得高尔夫能锻炼我们的耐心”“我喜欢打高尔夫球,因为能体会到冯珊珊打球的感觉”……略显稚嫩却十分真挚的语言背后,是一个个参与“校园计划”的孩子们真实的所悟所感,透露出对冯珊珊青少年工作室的感谢及对高尔夫的热爱。

  冯珊珊青少年工作室会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免费体验活动,结合“校园计划”,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及家长能够一起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观摩孩子上课和活动,力求在家长的支持下,取得更好的活动成效。同时,工作室会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以求双方在充分的理解和积极地配合下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5年,校园计划与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强强联手,正式推出升级版本的汇丰青少年校园计划。凭借冯珊珊工作室广泛的号召力和扎实的推广模式,以培养出诸多杰出高球人才的广州市为基础,通过公开课、试点校园教学的方式深入至校园推广,真正地将高尔夫结合课堂落到实处,让零基础青少年接触到高尔夫,并进行后续培养使他们有机会长期学习,让高尔夫成为让他们受益终生的朋友。2016年,校园推广活动除计划增加合作学校数量外,在学习内容上也将继续改善,增加学生练习的密度以及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目前合作的几所学校中,除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做好高球理论学习和推杆技巧等基础铺垫,对于全挥杆内容的学习亦将进一步拓展强化。

  B型

  学校扛旗 芳泽桃李

  代表人物:上海建平实验中学

  每当说起公立学校高尔夫推广的实例,建平实验中学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例子。从最初在公办学校将高尔夫引入全年级体育课程的创举,到上海市第一个申请到体教结合教学试验点的公立学校,建平始终都在高尔夫校园推广的最前列,而他们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也最值得大家借鉴和分享。

  步履蹒跚 亦是前行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创建于1999年9月,是九年一贯制的公立学校。学校坐落于浦东新区金桥功能区西北,杨浦大桥东侧,枣庄路与栖山路交界处。建校10多年来,学校先后荣膺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多项殊荣,与此同时,学校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0年的年底,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正式接过“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授予的牌匾,成为上海市第二批汇丰青少年校园计划的挂牌学校之一,实际上在此之前,建平实验中学的高尔夫教学早就自发地开展起来了。

  建平实验中学的这条高尔夫路走得并不平坦,因为与很多公办学校采取课外兴趣班和活动课的推广方式不同,学校为整个预备年级开设了高尔夫课程,除了因地制宜在校内开展教学活动外,学校还与同处金桥地区的上海高尔夫球训练中心合作,让学生能够到球场实地进行训练,而由此产生的费用,则全部由校方承担。

  从2009年开课至今,学校给予了高尔夫项目最大的支持,但是想让高尔夫在公办学校庞大的学生数量面前落地开花,并非易事。因此,经朋友的引荐,为了更好地发展,建平实验中学主动联系了汇丰青少年高尔夫校园计划,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原本以为有了官方计划的助力,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很多问题,孰料汇丰青少年校园计划在有些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凭“汇丰青少年发展计划”无法解决所有问题。除了收到一部分的赠送球具和教学器材外,起初,以汇丰校园计划的名义,还可以向球场预定优惠价的TEETIME,供表现优异、可以代表学校出赛的学生下场练习,但是到了后期,球场就以客满、时间不合适等各种理由拒绝了学校的预定请求。面对“汇丰校园计划”杯水车薪的帮助,校方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

  2014年,通过学校的不懈努力,建平实验中学终于通过高尔夫项目体教结合实验项目的申报,成为上海首批拥有高尔夫特色体育项目的公办学校。同年9月,首批项目特招学生进入建平实验中学就读,成为陈巍老师球队的一份子。时隔一年,作为普通新区唯一一所拥有该项目的学校,本以为可以获得的体育专项基金扶持,却没料到资金迟迟没有拨付,但是这也并没有让建平实验中学退却。

  现任校长李百艳在接受采访说道:“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运动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高尔夫的好处有很多,亲近自然、健康、让人遵守礼仪、自律,这样的运动为什么不值得推广,现阶段我们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这项运动的好处面前,这些波折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校方仅仅因为这些就放弃让高尔夫在建平实验走下去的话,其实是否定了高尔夫运动的本质和意义。”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河边的简易练习设施还在,下面也从原本的土地改成了水泥地,铺上了试打垫,看上去要比从前正式许多。在教学楼边上的一块绿地,陈老师告诉我,过完年这里即将变成一块练习果岭,他已经联系了建造公司,也询问了价格,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学校为了高尔夫课程,还另外招聘了一位年轻的教师……这一切的变化都让一直致力于推广青少年高尔夫的陈巍老师感到很满足,毕竟凭借学校的一己之力,这也已经是超水平的发挥了。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3000名学生,在建平实验中学的课堂上接触到高尔夫运动。

  现如今,建平实验中学的高尔夫项目在打高尔夫的孩子和家长里面已经越来越出名了,很多家长也开始奔着这个项目,不远千里的把孩子送进建平实验中学,在一些青少年比赛的现场,说起建平实验中学和陈巍老师的名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起这些,陈老师也是开心不已,“能够让大家知道我们,确实是件大好事,但是这并不是我的功劳,学校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是我们这个课程能坚持一届一届办下去的坚强后盾,而说起这两年取得的成绩,其实也和孩子们自己的努力分不开。”

  在过去的2015赛季,建平实验中学的王嘉怡和宋佳宝在各大青少年比赛中发挥出色,在谈到女儿取得的成绩时,王嘉怡的妈妈并不愿意说得太多,她还是希望女儿能少些在媒体前曝光,让她能静心打球和学习,但是说到学校,嘉怡妈妈却一反常态。“学校的这种教学方式真的很好,一方面对普通学生开设高尔夫课程,让大家都能了解这个运动,让打球的小孩不再成为大家眼里的异类;另一方面,针对我们专门在练习的学生,每周二、周三和周五,在没有主课的情况下,还会给专门的练习时间,让我们去找教练练习,有时候落下的课程,学校还会安排老师帮我们补课,这点对于打球的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可以,我也希望未来孩子上了高中,也能有这样的学习、训练两不误的方式,毕竟现在提出国或者转职业的话题还是为时尚早。”

  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由于现在国内对高尔夫运动认识的限制,很多学校不愿意尝试这样的新鲜项目,而随着2015年,关于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的取消,体教结合的项目除非有大学的定向招生,否则前路将会更加难行。陈老师认为,国内青少年高尔夫的普及之所以很艰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的支持。现在打高尔夫的小朋友,从小学到初中哈尽管会遇到校方不支持或者说课业上的阻碍,但是这都还是可以克服的因素,但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结束之后,除非早早的走上职业道路,否则高尔夫运动对于这些孩子们的前途毫无助力。

  即使很多像陈老师这样的有识之士在不遗余力地为了打通中国青少年的高尔夫之路做着努力,但是现实依然不乐观,为了生源等现实因素的考虑,建平实验现在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与高中阶段学校合作的努力,而开始将校园的普及计划转向了小学阶段,预计在2016年初,位于建平实验中学旁边的建平实验小学,将会率先开设高尔夫的专项课程,这样无形中也是保障了一部分生源的质量,而远播在外的声名,也让越来越多的打球的青少年将视线关注到了建平实验的身上,据陈老师介绍,在2016年,又会有两三名高尔夫项目的学生入学。

  接下来,陈老师打算以学校为契机,吸纳更多的优秀青少年选手加入到自己的队伍里,组建一支足以代表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的优秀代表队,因为他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明星球员的涌现,才能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他们的家冬训进行时长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C型

  校企协作 互惠共赢

  代表人物:领动体育创始人金一怡

  领动采取企业+学校合作的模式,由训练中心派驻专业教练前往学校,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学生资源,以兴趣班的形式,面向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高尔夫课程,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教学过程产生的费用,全部由训练中心与学校平均分摊,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向青少年推广高尔夫运动,校园计划其实是一种很基层的起步,现在社会各界以及很多的机构都在参与。就上述提及的两种方式,其实都绝非一家之力。脱离了IMG和国家小球中心以及汇丰青少年高尔夫的计划的支持,冯珊珊的工作室开展的校园计划恐怕也未必如此顺遂,而建平实验中学要是没有申请到体教结合的实验项目,也是无法为优秀的选手提供良好的训练和学习的条件,由此可见,一项计划的推广与实施,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的。如果校园计划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能够从现有的对象中培养出优秀选手,明星球员的诞生对这项运动也是一种促进,政府对这项运动的重视也会加强,这也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从长远来说,青少年的发展才是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出于这项运动本身的特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顶尖的球手,是要靠长期的坚持。相对其他运动而言,其成功率也是偏低的,在100名学员中,最后能有5-8个能打出来已经是很好,而这5-8个人中,也未必每个都能去到职业层次或国际级别的赛事,所以要坚持下来,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人力和财力,对于校园计划的推行永远都是无法绕行的两大环节。这个方面,领动体育的方式和经验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和启示。

  领动体育高尔夫训练中心是经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体育局批准成立的高尔夫训练基地,也是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培训中心。中心与闵行、虹桥地区多家高尔夫练习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除了拥有多位经验丰富的驻场教练之外,也拥有相当数量优质青少年培训的资源。领动体育创办人金一怡是位不折不扣的高尔夫爱好者,多年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让他深深地迷恋上了高尔夫运动,也正因为如此,回国之后,他就与几位有共同想法的朋友一起,创办了领动体育。在金一怡看来,高尔夫对于青少年诚信、自信、责任、礼仪和意志力的培养是其他任何一项运动都无可比拟的。天赋、抗压、坚持、坚忍和谦虚,在高尔夫球运动中得到很好的诠释,通往成功的路上,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开展高尔夫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高尔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让青少年从小接触高尔夫球运动,磨砺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在美丽的绿茵场上感受源远流长的高尔夫文化的熏陶。正是基于此,他开始着手青少年的校园计划推广,他采取企业+学校合作的模式,由训练中心派驻专业教练前往学校,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学生资源,以兴趣班的形式,面向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高尔夫课程,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教学过程产生的费用,全部由训练中心与学校平均分摊,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课程包括高尔夫历史、高尔夫基础课程与部分优秀学生的提高课程。

  领动的高尔夫校园计划现在在上海市静安区逐步开展中,首批加入计划的公办绿园小学现有两个年级近百位学生接受了高尔夫课程教育。“我们未来会把受众面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年级,如果可以的话,能够进入体育课程更好,当然这也要经过教育部门的审批。青少年的培养是个很长的过程,如果单靠我们训练中心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完成的,计划开始的这一年来,我们并没有像预期一样,通过校园计划招收到学生来我们的训练中心,但是却有很多家长因为小朋友学习的关系,进而对高尔夫运动产生了兴趣,这是我们在计划开始之初没有预估到的。如果要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校园计划,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大的投入,好在静安区政府部门非常鼓励,虽然不能给予专项的资金补贴,但是在一些活动的举办上,政府都给予了很多政策上的帮助,而学校方面,也为场地和人员的维护付出了非常多。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高尔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致力于此的人们携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扩大了受众的基数,也才能有更多的高尔夫明星从国内走出来。”领动体育创始人、校企事业部执行董事金一怡在采访中如是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