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领袖产业预测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上市公司,预测,A股
  • 发布时间:2016-04-06 11:09

  A股上市公司在各个产业中的表现,反映的也是实体经济的冷热。

  过去的2015年,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而中国经济的不断降速,也让很多产业都“心存忧虑”。实体和资本市场的联系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参悟不透的话题,而作为中国最优质公司群体,A股上市公司在各个产业中的表现,反映的也是实体经济的冷热。哪些产业2016年仍具备投资价值?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英才》记者面对面采访10位公司领袖,为产业经济的发展给出了他们的思考。

  彭建武|中航工业南方董事长

  开放通用航空

  全世界做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5个,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而产出风险却不小。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体现国家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高度重视,是国家的战略体现。

  通用航空产业潜力无限。加快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对稳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低空空域要放开,像汽车需要公路一样,扶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规范飞行员的培训。另外,通用航空机场建设要加快。中国目前仅有三四百个供通用飞行器起降的机场。美国有一万多,将近两万个通用机场。一旦这个产业成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就业机会的拉动,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增强国防建设,要与提升国民经济同步协调,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国防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当前是航空产业发展的机遇期。

  刘庆峰|科大讯飞董事长

  构建人工智能生态

  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将会像水和空气一样,进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很多工作和知识习得也会被机器所替代。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道路就像我们的一句口号“沿途下蛋”,虽然最终瞄准的是达到人类的智慧,但是它阶段性的成果必须要能在市场上得到检验而且能形成自我造血,否则任何企业也扛不住。

  科大讯飞以语言切入人工智能,但我们并不只做语音,也做后台的认知计算、语言交互,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甚至涉及到知识的高效管理,以及推理和学习。

  三大块都在齐头并进,下一步要搭建中国有特色人工智能的生态体系,弥补我们做不到的。向上提供给开发伙伴,向下通过AIUI(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提供给开发者和用户。未来在源头技术上,可能一大半是别人做的,在最终产业应用上可能99%都是别人做的,只有1%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比如说输入法、灵犀语音助手,越来越多的还是合作伙伴做出来的。

  安康|华兰生物董事长

  靠产品多元化挣钱

  传统工业形势不太好,而华兰生物所属的生物医疗行业发展比较顺利。

  2016年是华兰生物的转折点。浆站在逐步恢复,血站采集量这几年增长速度业内最快,预计2016年这种内延式发展的效果会体现出来。

  今年几个疫苗产品有望获得临床批准,疫苗对公司业绩会有非常利好的影响。我们还做了一些单抗的代工,也有比较好的发展。

  血液制品价格放开,但我们不靠涨价挣钱,而要靠产品的多元化,企业资本的综合利用来提高竞争力。

  这个行业的风险还是产品的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稍加不慎就会出问题,如果一家企业出现问题,会危及整个行业。

  我们不擅于做资本市场的运作,但是一个上市企业必须靠内生和外延并进。精确治疗、干细胞等,正在找好的切入点。大健康行业也积极地在策划项目,大健康概念比较大,我们希望围绕生物制药往前往外拓展。

  刘宝生|风帆股份董事长

  现阶段企业要有耐心

  当期商业社会掺进了很多其它的因素,工业形态、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经济应该说还是比较平稳,现在处于转型的阶段,要能承受这种痛苦的过程。

  风帆股份的产品结构调整,走得比较早。2013年我们基本完成了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这几年的市场空间也就特别大。尝到了甜头,所以创新转型对企业尤为重要。

  现阶段企业要有耐心。转型不是一蹴而就,改革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但我认为传统的优势产品,应该要注意保护和支持。在新兴产业现在还没有形成真正支撑的时候,谁去补充这个过渡阶段?对传统的优势产业,还是要注意保护。新兴产业不要一哄而上,要注意引导,不然新兴产业也可能产能过剩,要有序健康地发展。

  新能源、新的基础建设、储能都是目前公司推进中的领域,但我们也重视对传统优势的延续保持。

  陈义龙|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

  生物能源才是未来

  生物能源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再不能发展传统能源了。而发展新能源风电、太阳能也有缺陷,这两种能源不稳定,只能做补充,建多了电网消耗不了。风能太阳能加起来不到生物能源的40%,生物能源是全覆盖,风能太阳能只能生产电能。电能、热能、燃气、原油、冷源,只有生物质能源才能把这五种能源全覆盖。

  很多产业基金都在进入这个领域,我认为这场能源革命开始后,中国将会引领全球种植能源新时代。这是全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相结合,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同时拉动。

  谢子龙|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参与到二胎政策的红利

  医药流通产业不会像以前爆发式增长,这几年面临转型压力。药品流通产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通过多元化来降低经营费用。

  通过销售非药品商品,增强盈利能力,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非药品销售额在欧美日国家药店销售金额占比达到60%左右。我们国家恰恰相反,60%—80%的销售额是药品。这就导致整个行业经营质量下降,药店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窄。

  国家已经放开了二孩政策,跟二孩相关联的产业会爆发式增长。药店行业应该参与到二孩政策的红利中。国外药店销售母婴产品几乎是主渠道,欧美国家达到60%多。

  李振江|神威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创新受限

  中国对中药产业不太重视,最主要的瓶颈和原因在于政策限制。医院基本是西医的理论,很多人从国外学西医回来的,他们对中医根本不了解。中医发展不起来,这是最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称作“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花费巨额资金做大量临床,最后能进到医保吗?能卖出去吗?价格能收回成本吗?

  如果自己创新呢,投入什么时候见成果不知道,就不投入了。很多小企业不投入,赚一把就算一把,赚不了就偷工减料。这些都涉及到政策。

  中医药扶贫大有可为。用中医药扶贫,将实现可持续增收,不会返贫。也符合老百姓的生存生活习惯。给社会提供了一个造血功能,而不是输血。

  刘文伟|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药企应该洗牌

  很多企业觉得在经济环境低迷的压力下难已生存,我倒觉得现在洗牌也不是坏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药品销售国家,但却不是制药强国,在世界制药企业50强中,并没有中国企业的名字。中国却有5000家药企,每个企业都能占一个山头,包一块地方,大企业山头大一点,小企业山头小一点,都能活着,但实际上,让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都能活着,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很多的药被不恰当的使用,被老百姓吃到肚子里,会形成大问题。

  过去对于企业来说,想拓展的事很多,但现在我认为要适当做一些收缩,把原有的市场保住,在产品升级上多做一些事情。原来我们基本只生产药品,现在有意识在大健康方面布局。我们现在有一个中国药酒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也在陆续生产推出几款正宗的药酒,比如女士喝的红杞酒,男士喝的玛卡酒。

  另外,有些表现不好,需要投入的市场,我们就直接放弃了,现在的情况下,不盲目投资,利润表现就会更好。

  林印孙|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产业链价值

  做农业,以前的门槛是只要规模化生产就能赚钱。现在只做规模不行了,还要有特色、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才能赚钱。所以正邦集团在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 挖掘整条产业链的附加值,打造价值链竞争力;二是管理上要打造自身特色,集中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生产适应当地特色的产品,利用正邦的平台,共同创业。

  收购兼并是正邦集团拓展业务的主要方式,未来会有更多的并购项目。正邦集团也在和农业相关的物流和金融领域积极布局,努力打通一二三产业链,各产业协同发展,企业才能相得益彰。

  沃伟东|上海汇银集团董事长

  未来企业差别会更大

  对中国经济,众说纷纭,甚至有些危言耸听。但从全局看,我觉得会是稳中有进。

  汇银因为调整比较早,所以发展形势目前还不错的,特别是投资的制药行业处于比较好的稳定上升。但行业都有周期,一部分已经走出来的企业,就会相对轻松一点。处于转型期中的会比较累。但我认为传统行业也有机会,关键就是看市场,如果市场存在就肯定有需求。只不过,有的需求是在长大,有的需求是在萎缩,那这也倒逼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才能更有竞争力。

  当然,还存在市场和效率问题,像一般比较困难的行业都是传统制造业,或者资源类的企业,煤炭、有色金属这一类。比较好的行业都集中在新兴行业,比如说是新材料,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消费,旅游服务等。在行业的分布中,企业差距会拉大,未来好的会更好,差的会更困难,但这也是调结构转经济的必经之路。

  文/本刊记者 谢泽锋 修思禹 胡凌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