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时和将来时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马克·吐温,奥斯卡·王尔德,原子能,奥迪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08 17:41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和奥斯卡·王尔德曾指出,做出预测很困难,特别在预测未来时。通常人们会提到一些失败的预想,比如森林灭亡、臭氧层消失或者热死病等。同样有人预测过交通出行方面的种种,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并展望未来
汽车飞上天
对于汽车在路面上的拥堵,人们很早就想出了解决办法。就像水陆两栖车一样,汽车还能在天上飞行。这样的设计并不难,因为飞机本身就有轮子。虽然TERRAFUGIA在美国航空局已经获批生产,但由马萨诸塞大学航天学院同学设计的方案却不能大规模实现。如果大家都开始使用这种交通工具,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早晚高峰期间出现更为严重的拥堵,而且陆地上和天空中都是同样的画面。
汽车技术在1927年达到成熟阶段
艾尔弗雷德·斯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老板。1927年时,他认为当时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技术成熟的阶段。为此,他建立了一个汽车工业设计部门,计划将来只销售自己生产的汽车。不过,与目前车上的基本配置相比,一键启动、电子手刹、自动泊车、安全带、空调等似乎并未出现在1927年前。
德国不会再有汽车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德国人保罗·皮希拜访了负责西南占领区的法国军官,他请求长官能分配一些纸张以供创办汽车杂志。法国军官笑着说,德国不会再有汽车了,你就放弃这个想法吧。不过,保罗·皮希创办的杂志2016年迎来创刊70周年的历史时刻。而关于保罗·皮希,没错!他就是《auto motor und sport》的创始人。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技术作为汽车动力装置在上世纪80年代非常时髦,大学生、手工匠、零配件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都设计出来一些奇形怪状的物种。驾驶室内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头顶上收集到的太阳能推动着电动机工作。Nuna Ⅱ拥有面积客观的电池板,曾在2003年的一天内行驶了830公里,后续车型的时速更是突破了100公里。不过,文章的配图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与载客人数的比例永远无法实现平衡,而且在某些雨季成灾的地区,想要让太阳露一面也是极难实现的。
原子能是一种长寿燃料
曾经遭受过核弹攻击的日本,让全世界对原子产生的核能有了直观的认识。目前,除了发电外,只有军用潜水艇和航空母舰在采用核动力技术。不过,包括费迪南德·保时捷在内,有人想让原子反应堆做动力带动汽车行驶。预期的核反应温度将高达9万摄氏度,它肯定会将车辆熔化。因此,人们放弃了喷气式发动机,转用蒸汽涡轮机。根据当时的一份资料显示,1克铀235能让车辆无休止地行驶5000公里以上。福特集团在1957年时曾推出了样品车Nucleon,原子能是动力源。出于安全、成本、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它并未得到推广。
除此之外,数千年前众多学者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美国某地球协会至今仍认为地球是一个低矮的平形四边形。19世纪末的伦敦,出租车和轿车全部由马匹负责动力。每天每英里产生的4吨马粪,最快在1942年就能将伦敦城淹没……
奥迪lunar quattro
为了赢得一场在月球进行的500米长的竞赛,奥迪公司打造了一款lunar quattro月球车。不同以往的是,它还要在月球上严苛的环境中采集并回传图片和视频资料。奥迪公司设计的产品与常规汽车相仿,轻量化铝材设计、quattro四轮驱动技术、电动机技术以及智能互联技术等均出现在这款月球车上。其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3.6公里,而作为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六边形进气格栅的装饰非常显眼。据悉,如果一切顺利,奥迪lunar quattro月球车将于2017年前往38万公里外的月球进行比赛。
固特异概念胎
在固特异的官方新闻稿件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轮胎的“轮”字,从此刻起便发生了改变。由于轮毂的存在,轮胎样式几乎只有惟一形式。而固特异Eagle-360概念胎一改常人能够想象到的轮胎的样子,球形仿生的设计灵感源自大自然,概念胎的3D打印胎面模仿了脑珊瑚的形状,它能像海绵一样伸缩自如,针对不同路面调节摩擦力。另外,球形设计还支持车辆360度全方位转向。此前这也是一项概念设计,如今也以更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在量产车中出现了。
嵌入式感应器可将路面以及天气状况反馈给车辆控制系统或周围的车辆,以此提高安全性。同时,胎面和胎压监控装置可帮助均衡轮胎磨损,延长行驶里程。最后,概念轮胎采用革命性的磁悬浮技术,轮胎与车辆本身无接触,可以为驾乘者带来平顺、安静的旅程。如此一来,底盘以及行走机构就会逐渐消失了。通过无线信号和车载电脑实现交流,球形胎可以将路面信息传递给电脑,电脑则通过信号向轮胎发出加速、减速以及转向等指令。
日产自动座椅
受到自动泊车技术的启发,办公室内凌乱的座椅也可以自动移动到预先设定好的位置了(归位)。办公室的天花板上装有4个摄像头,可以提供座椅的实时俯视图以及预先设定好的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座椅通过安装在底部的圆形滚动装置,能够实现360度转向以及移动。这项技术借鉴了自动泊车技术,尤其是其中的鸟瞰图和自动移动的概念,省去了人工整理操作的过程。
BMW VISION NEXT 100
2016年3月7日,宝马集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BMW发布了宝马集团百年概念车系列的首款作品BMW VISION NEXT 100。新车拥有标志性的双肾格栅,风阻系数仅有0.18,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不过,除了车辆所展示的功能外,BMW对未来方案提出了全新的诠释。BMW VISION NEXT 100的设计初衷不是为了打造一款平淡无奇的概念车,而是希望展示一款高度个性化,并且完全满足驾驶者需求的汽车,其拥有四大构思基础。首先,BMW车仍然坚持以驾驶者为中心,即使在高度自动化的情况下,也始终提供“纯粹的驾驶乐趣”。其次,更简单直接的人机交互形式将取代显示屏和触屏。科技将变得更加人性化,而且具备学习功能。另外,全新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将为汽车生产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快速制造和4D打印技术不再生产具体的零件,而是生产智能互联的新材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BMW希望车辆除了满足实际需求外,仍会为驾乘者带来愉悦的出行体验。
IAA概念车经过300多种车型款式的计算后,最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款5米左右的轿跑车样式,风阻系数达到了惊人的0.19。为了达到空气动力学上的最佳效果,当车辆时速超过80公里后,车尾就会向外延伸最多39厘米形成水滴状。更直白的解释是,8片CFK碳纤维复合材料以三明治的方式制成扰流部件,它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形。此外,轮毂拥有离心力控制装置。五辐式轮毂能够形成平整的盘式样子,以求车身达到最佳的空气动力学造型。车头根据需要也能发生变化,保险杠的的叶片可向下伸出60毫米改善近地气流,而格栅上的装饰片也将向后伸张。
撰文:朱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