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布斯早在2010年的公司会议上就说过“没有人愿意使用Flash,全球已经开始步入H5时代”。
H5是第5代HTML的简称,所谓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我们上网所看到的网页,多数都是由HTML写成的。浏览器通过解码HTML,就可以把网页内容显示出来,它也构成了互联网兴起的基础。
谷歌浏览器于2015年9月1日起不再自动播放Flash;亚马逊宣布旗下网络,包括Amazon.com门户在内的所有广告将不再使用Flash;现在,很多APP的内容都是以H5的形式呈现,典型的例子包括微信、Facebook、Twitter等。
从引爆朋友圈的H5小游戏《围住神经猫》,到颠覆传统广告的大众点评H5专题页《我们之间只有一个字》,2014下半年起,国内各种H5游戏和专题页纷纷崭露头角。
有调查显示,浏览量最高的1000个H5作品中,42%是心灵鸡汤,27%是测试题,15%是社交互动游戏,5%是大型品牌宣传。
如乔布斯所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H5已然成为移动营销领域中市场推广利器,然而,如何让H5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广泛的使用,一直是业界不断探索的方向。
H5为什么会比前几代语言更加街知巷闻?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和垂直的互联网公司如何介入H5?C端和B端,谁会是H5的下一个爆发点?以兼容性著称的H5是否也面临兼容难题?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出品 宋辰 报告主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