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办公:H5企业级应用崛起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办公,H5,企业级应用
  • 发布时间:2016-04-12 10:20

  H5跨屏、跨平台的各种优势,为企业的移动化转型打开了全新思路。

  投融资情况,往往可以最直观地看到行业领域的发展状况。2013年到2015年的企业服务市场中,每年发生的投融资案例数量都是接近或超过当年整个IT行业投融资案例的50%。而这其中,与移动信息化相关的投融资案例数都是超过企业服务市场的50%,2013年这一数据更是接近95%。

  再来看看企业这一端。“三年前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超过80%的企业用户还没有把移动信息化纳入IT战略。但是今天,企业用户大部分已经把发展移动信息化当作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部署工作。”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江涛表示。(见图4)

  可以看出,企业用户移动应用需求已经从解决因出差、外勤等原因造成的业务流转的停滞,转向满足优化或构建新业务模式的深度应用需求。

  企业移动信息化正当时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他们都需要建立一个或多个专门的企业移动应用来应对各式各样不同的移动端设备,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尤其是对一些特别偏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而如何用先进的技术让他们拥抱移动互联时代,这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提供方。

  其实,最让企业们感到痛心的还不是资金成本这类问题,而是在数据库迁移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数据库往往都涉及到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一旦这些数据被盗,那对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

  而对于目前大部分都还在使用桌面虚拟化技术的企业来说,用移动设备远程管理桌面,远程操作和界面体验都非常差。

  据移动信息研究中心《2014-2015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显示,79%的用户选择”在原有的信息化系统”上进行“移动化”升级,仅有21%的用户选择“重新独立建设新的移动信息化系统”;在实际部署中,61.6% 的用户选择“基于现有系统能够实现移动化升级的优先部署,再考虑其它系统”。

  但由于标准缺失、传统应用的开发方式无法有效实现数据互通、效率提升、业务协同、构建一体化的目标,因此如何与原有系统平滑对接,实现从PC端向移动端延展,实现包含传统和移动化的整体平台化IT治理是企业移动化规划阶段的主要痛点,这给当前的企业移动信息化造成了实 际障碍。

  面对这些挑战和趋势,H5凭借天然具备的有跨平台运行能力、开发灵活、成本低等优势,逐渐在企中大型企业应用开发中得到认可。

  2015《HTML5开发者应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如何看待H5技术进行企业级应用,被调查的所有CIO无一例外的选择了H5,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三者对于移动化方式的选择几乎一致,均达到70%以上。(见图5)

  此外,除了企业移动门户建设,据《2014-2015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49.2%的企业倾向使用H5技术实现企业移动OA的开发,53.7%企业选择HTML5技术实现移动CRM开发,并且上述数字还在迅速增长。

  企业移动门户是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除了在企业门户网站的移动化方式上对H5的技术选择呼声颇高外,H5技术的开发方式也正在逐渐向更多移动办公领域渗透。

  从用户习惯上看, H5基于网页,能够打通PC、手机、Pad等多屏,让用户无需下载APP,只在需要时通过任何终端、任何浏览器的网页都能获得想要的信息。

  从开发成本层面看,开发一个H5移动站点要比开发一个原生APP的成本低很多,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来说。开发一款原生APP成本除了前期的开发之外,还有后期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

  H5开发相比与其它开发方式在工具性能的体现包括(bug 修复、编辑、文档)等能力上优势相比较为突出,主要因为使用H5技术开发的产品具备Web天然具备跨屏、跨屏台的能力,在修改、迭代方面能帮助开发者大幅提高效率。

  而从平台接入上看,H5具备天然的跨屏优势。不仅是手机,即便是在平板等其他智能硬件上,H5都能很好地自动适应每一个不同的屏幕,轻松实现跨屏。这一点,对于解决企业内部积累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的移动化问题,有着天然的优势。

  探路者云适配

  未来的办公时代将会是移动办公与PC办公并行的时代。企业内部的线上沟通交流,通过手机可以以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公文的流转和审批、高层决策等环节完全可以依赖移动办公随时随地的完成,而不耽误整个项目的进度。

  在国内的移动办公市场,正在掀起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微信企业号、阿里钉钉等为代表的企业移动应用,另一股势力则是以云适配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发动的H5。

  近日,云适配发布了具备移动和PC双渲染引擎的企业浏览器Enterplorer,这是云适配自主创新并且拥有独立内核的企业级浏览器,专门为企业移动办公使用场景而开发。可快速的实现对企业原有B/S结构的PC端业务系统的移动化。

  据了解,云适配移动化方案是基于H5技术实现的。双渲染引擎的基本原理是用PC引擎处理页面、移动引擎展示移动页面,从前端解决企业移动化过程中跨平台不兼容、系统对接难、开发工作量大、风险高的问题。

  一方面它的跨平台的自有内核能够屏蔽Android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性,让H5应用无论运行在什么Android手机上都有一致的表现,真正实现“一次开发、到处运行”;另外一方面,Enterplorer内核为企业做了包括内置安全沙箱、缓存加密、Cookie加密、下载文件加密等在内的安全加密,以及包括设备管理、权限管理、远程数据擦除等在内的后台管理,在保证企业数据安全的同时,让企业管理员可以做实时的统一管理。

  “我们目前有一些APP,还有微信企业号,员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登录多个应用。”金山软件CIO万勇说。

  像金山这样应用众多、跨平台的大型企业并不少见,由于移动应用与传统应用的割裂,新老系统的信息处理、数据共享、价值挖掘的问题都是摆在金山面前的企业信息移动化难题。采用了云适配的Enterplorer后,金山员工在使用内部应用系统过程中可以使用统一的入口;可以实现对员工访问权限管理、设备管理、账户管理等后台管理功能;并且还改善了之前微信企业号的响应速度。

  普天太力是国内最早的全国手机分销商之一,同样也选择了云适配企业级浏览器Enterplorer为核心的云适配整体移动化解决方案。在解决普天太力的BPM(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移动化方面,云适配采用基于H5标准的开发方式,提供了自主可控的“统一办公入口+安全管理平台+移动适配开发工具”的整体办公移动化解决方案,在复用PC端系统数据和业务逻辑的基础上,不需要依赖原厂商,以“零API、零改动”原则,安全、可靠、快速地为普天太力完成了移动化战略。

  对于已经在PC端拥有多套办公系统的大中型企业来说,显然H5技术会更适合他们;而对于一些小企业以及新的公司来说,H5和企业移动应用则各有千秋,势均力敌。

  企业级移动应用服务市场是一个万亿产业值的大市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公司涌入到这个领域,甚至不排除巨头介入的可能。虽然云适配独创了基于浏览器内核的“双渲染适配引擎”技术,能够让移动端可以同时打开移动端和PC端网页,并且实现内容的完全同步,但是传统企业办公领域巨头们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用户积累却是云适配不能忽视的。

  企业级应用还需产业链共同推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表示,H5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挑战:“一是H5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与原生应用将长期共存、并行发展;二是相关信息安全问题有待重视;三是H5平台技术标准落后于产业实践,生态完善需要产业进一步协同。目前,H5平台厂商多根据自身需要对标准进行自定义的扩展,造成H5平台对基本功能特性集缺少共识、关键能力接口不统一、安全机制良莠不齐等问题。”

  不可否认,行业联盟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就在云适配发布企业级浏览器Enterplorer的当天,“中国企业级H5产业联盟”同时宣布成立。据了解,该联盟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云适配、微软、英特尔、华为、科大讯飞、金山等多家企业及研究机构筹备发起。

  对于H5,联盟单位早已布局。微软在去年7月份推出了Win10,它有更强的管理能力、安全性,以及更强的兼容性,同时可以更好的跨平台。“基于Win10,未来微软中国将会做更多的本土化,通过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在企业移动办公方面和H5有更深的结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Windows&Surface事业部总经理徐维英表示。

  华为早在2011年就加入了W3C标准组织,积极推动H5技术和生态的发展。华为移动安全平台AnyOffice产品总监陈爱平表示,“华为在企业移动化的变革中,聚焦安全、终端、网络等基础设施,愿意与广大的H5平台及应用厂商一道为企业移动信息化的普及做出贡献。”2014年,华为就已经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中国最大的BYOD应用联盟。

  如果说微软和华为是从操作系统领域布局H5,那么,科大讯飞则是从应用软件以及人工智能层面对H5进行探索。科大讯飞首席信息官CIO严峻表示:“在企业移动化应用大环境下,智能语音交互模式在企业应用里面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希望通过对H5的探索,和产品链上下游企业有更广泛的合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