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网络服务需要更多“玩家”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第三类网络服务,MEF,华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26 17:16
2012年,MEF(城域以太网论坛)总裁陈子湳在以太网世界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第三类网络”的概念。陈子湳认为,两类数据网络中,基于CE2.0、MPLS等虚拟专用网络,能够提供性能良好和安全的服务,但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启动跨多个提供商的服务;而互联网虽然可以提供按需的、无处不在的服务,安全性和性能问题却值得担忧。因此,世界需要能够结合这两类数据网络优势的网络,那就是第三类网络。第三类网络基于一个清晰的愿景——一张性能稳定、安全,可以按需连接到所有云供应商的网络,同时对于产业上下游而言,软件定义“第三类网络”和云路径带来了新机会,如端到云的连接、NaaS(网络即服务)的价值、未来的IaaS/PssS/SaaS服务价值等。
这个愿景,需要诸多“玩家”的支持才能实现,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相关企业。此前,为了配合和参与“第三类网络”的构建,一些运营商正从战略制定上向着“第三类网络”迈进。AT&T制定了2020年的网络战略,以期打造新一代网络架构,计划在2020前实现网络75%的虚拟化与软件控制,实现200个网络功能的转变。
德国电信也致力于发展其软件定义运营商的愿景,并在推动网络和服务转变的过程中,其内部组织也发生改变,包括IT部门与网络部门的整合。目前德国电信已同时在3个国家发布了第一个B2B产品云VPN,以提供面向国家和国际间的数据安全通信服务。
就在本月,MEF、中国联通、ON.Lab、华为联合宣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协作使用开源解决方案来改造中心办公室,并加快产业转型至第三类网络服务。
四方将开发概念验证用例,这些概念验证用例可说明运营商如何能够通过使用开源软件和开放规格硬件来交付敏捷的MEF所定义的服务。这些用例将作为部署第三类网络服务之跳板,而第三类网络服务帮助最终客户提高生产力。四方也一致认为,在标准化的框架和真实世界的运营环境内结合开源解决方案,给服务提供商社区提供了一个机会。它是带来数据中心经济(开源软件与白盒交换机)和云的敏捷(快速服务创建)的一个机会。当然,在推进“第三类网络”步入现实的过程中,除了运营商、产业内厂商的力量,也离不开行业标准、开源组织的密切合作。MEF和SDN/NFV产业联盟也宣布建立双方合作的高层框架谅解备忘录。该谅解备忘录确定了MEF的LSO(生命周期服务编排)计划是SDN和NFV技术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支持商务和移动应用基于数据包的服务。“只有与行业标准组织、开源组织的主要领导者密切合作,才能加速实现转向自动化的网络,以及动态服务编排。”陈子湳曾公开表示。(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