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我是有点艺术家脾气的设计师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王兵,艺术,设计
  • 发布时间:2016-04-27 14:04

  王兵是业界公认的才子,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全筑建筑装饰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低调,低调到最近才在朋友的劝说下开始用微信。他又极高调,爱美酒,好美食,擅养鲤,喜电影,懂音乐,在意又不甚在意,让人联想起著有《陶庵梦忆》的张岱和一生通脱的魏晋名士。他主张“设计要在传承中创新”,而他自身也同样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致的部分,并用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总结多年设计心得时,他说:“就像酒,好喝是王道,设计,好用、好看就是王道。”

  美食与美酒,不可辜负

  王兵精于品酒,作为资深饮客,他用“精瘦”、“内敛”、“肥美”等词汇来形容不同年份和产区的酒的差异,并能通过香气迅速判断出酒的储藏时间和条件,“关于酒,我至少可以说上一天一夜。”王兵酷爱美食,他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中国最好吃的芹菜出自山东马家沟,上海特色的葱油拌面中葱油又应如何熬制。王兵还是养鲤高手,家里一池锦鲤从鱼苗开始已经养到八十多厘米,至于这些鱼的未来,“以后如果遇到聊得来的同道中人,我可以都送给他。”显然,王兵追求的是一种过程中的乐趣,而非直达利益的结果。这一份洒脱与豁达,令人想起魏晋名士清俊高迈的风范。

  如果据此印象判断王兵是一位耽于享乐,不务正业的设计师,那就错了。没有对生活与美的热爱,何以成为一名设计师?没有深厚的积累与非凡的鉴赏水平,又何以设计他人的生活?事实上,对王兵来说,设计早已经渗透在他日常生活里。他喜欢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画,他爱听柴可夫斯基和门德尔松,跟他谈西方电影,他能列出长长的电影清单推荐你去看,但最后你会发现,这些广泛的爱好与审美情趣,最终都指向他的职业——建筑及室内设计师。

  艺术家脾气,设计师初心

  作为全筑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王兵却在7年后选择了离开,在全筑上市后,很多人替他惋惜,王兵却并不这么看待。1997年全筑创办后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设计部门转变为了一个接任务的机器。“那不是一种创作,而是生产。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的话,我就废掉了。”

  2004年,王兵带着对设计理想的坚持,创办了无相设计。他用行动展示出了真正的敬业,之前在全筑的甲方他全部都不接触,即使来找他,他也让客户去找全筑。作为二次创业,无相设计最初的两年走得格外辛苦。

  王兵自嘲自己有点艺术家脾气,而恰恰是这一点将他与其他设计师区别开来。在上海这样一座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里,他却一心沉潜在自我与设计、美学构筑的小小世界里,甚至连微信都是刚学会使用。这样一种有意识与商业隔离的状态,使得他的作品如一股清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迅速在众多雷同的设计中记住它。“这些年分散不少精力在经营上,如果我能单纯地只做设计,其实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出来。”

  从乙方到甲方,在限制中寻找平衡点

  艺术家脾气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却未必能做扮演好公司管理者的角色。创业十多年,王兵在设计师与管理者之间渐渐寻找到了平衡点。曾经因为与客户看法大相径庭,他担心执行过程会不顺畅,在签约后主动放弃了项目。而在多年后的现在,他评价为“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举动”。“人跟人之间一定有共同点,没有理由不能沟通。限制越多,有时反而越容易做出好设计,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条件变成设计的亮点,这是最有快感的事情。”

  2009年,王兵以开发商的身份去新疆发展了三年。尽管项目最终并未实施,但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王兵成功地实现了角色的互换,从仅仅为样板房做设计转为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整体考虑项目的销售、物业等各种后续问题。如今王兵抱持着非常开放的心态,任何类型的项目都愿意尝试,他目前进行中的作品除了样板房、会所,同时还有一家上海的学校改造、一座创意园区的规划。处女座的他,在超越了追求完美主义的自我后,已然到达了设计的另一重境界。

  《精品家居》=R

  W=王兵

  R:您是从何时决定以设计作为终身职业,这一过程受到哪些人的影响?

  W:其实小时候就很喜欢画画,大概五岁的时候美术作品还被送到日本去展览。对于建筑设计的启蒙的话最早应该是我的大舅,他是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先生的学生,小时候他会买一些模型玩具回家给我们玩,可以根据喜好把各种各样的零件组装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很好玩。结果他的两个儿子都不玩,就只有我一个人玩。

  中学时我的文科特别好,高考的时候我的语文是全市第二名,作文也获过很多奖,语文老师很喜欢我。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他就建议我可以考建筑学,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样也可以跟画画的爱好结合在一起,于是填志愿的时候前三个全是建筑学,最终考取了同济大学建筑系。(您父母当时没有干涉?)没有,他们都是老师,很民主的,尊重我的想法。进去后就发现选对了专业,我现在经常跟朋友说,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所学、所爱跟我所谋生的是同一件事情,在我们那个年代,这还是不多的。

  R:您是同济建筑系毕业,为什么后来走上室内设计的路,而不是从事建筑设计?

  W:我们是第一届不包分配的,自己找工作。毕业后我就找了一家很小的设计事务所,隶属于电影局,所以我电影院做了很多,也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院有很多室内的部分,所以慢慢地比一般的建筑设计院接触室内多一点,最后就演变成一种习惯了。现在我有时候碰到一些小的建筑项目还是会做的。而且我觉得建筑师背景的室内设计师,其实比单纯做室内的人更有优势,我们会更注重空间感。

  我在那家国营事务所做了两年就出来了,一开始自己接一些施工设计。我觉得一个设计师,一定要接触施工一段时间,因为如果你对工艺原理、基础构造不了解的话,设计都是天马行空,好看但是没有实践基础。再后来就是创业,成为了全筑的四个创始人之一。

  R:全筑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了,您作为创始人之一为什么后来会选择离开呢?

  W:我当时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后来就没有了,很多人都在说我可惜了,我说倒也不能这么评价。我们创办的时候是1997年,当时是四个股东,其他三位负责整体运营、施工、市场,我负责设计。陈逸飞的家,孔祥东的音乐学校、家等好多项目都是我当时做的。

  后来全筑发展非常快,我们的设计部门就沦为一个接任务的机器,不停运转,快速地把设计变成施工项目。这种设计已经不是创作,而是变成一种生产了。

  我越来越不满意这种状态,2004年的时候,我决定要退出来,我不能这样下去,再这样下去的话,就废掉了。

  R:之前您不用管理公司的市场运营,但自己创办无相设计后,就变成了管理者,这个过程的转变顺利吗?是否有遇到什么挫折?

  W:无相设计成立后第一年、第二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因为原来的客户我一个都没有碰,我还是很遵守敬业原则的。一开始公司只有我一个人,办了张卡全天在茶馆办公,后来慢慢项目接的多起来,情况也开始改善。以前我有一点艺术家脾气,我只做我擅长的想做的项目,后来开始明白,作为一个设计师,就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什么都去尝试。遇到的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挫折,也跟我的艺术家脾气有关。那是公司成立后的前几年,那位客户其实也有一定的水平和见识,但是就是合不来。我们合同都签了,到最后我还是主动放弃了。我觉得这样做下去可能项目做不好,他也不舒服,我也不开心。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不负责任的。不能因为我的喜好去做项目,因为我不是项目最后的使用者。作为设计师,必须要理性,不论什么类型的空间设计根本点还是要从市场出发,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设计。现在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我就会想,人与人一定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双方合作都是为了把同一件事做好,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能沟通。如果无法沟通,那只是你需要去观察、去思考、去寻找到这个共同的点。所以现在我往往能跟客户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我们谈得开,就会越来越聊得来。

  R:刚才您提到空间设计的根本点是从市场出发,这会导致设计过分商业吗?您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观点吗?

  W:我说的市场,是指从产品的角度、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考量。

  以前跟我合作苏浙汇的JWD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柴之清,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他说的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他关心餐厅的策略胜过关心餐厅的设计。他更关心餐厅的定位、菜单、价格,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的菜不对路,没有人来吃,那餐厅也很快就关门了。我们设计得再好,也没有用。

  所以我现在经常劝人不要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去设计。比如我上次跟客户开会,当时他们在犹豫要做精装还是毛坯,我说这要从市场出发,你的楼盘附近有那么多竞争的产品,那么你的卖点在哪里?如果你的市场停留在出租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应该做精装。还有你的客户层是哪类人?如果是以老外为主的居住区,那么我建议不要把钱花在硬装和材料上,而是花在新风系统、安全性这些地方。因为老外其实更多的喜欢自己动手,靠装饰呈现出他自己的审美趣味。如果你硬装做得太满,他就没有了发挥余地。

  R:您认为的“好设计”是什么样呢?从业这么多年这一标准是否有过不同阶段的变化?

  W:以前我在做某个风格之前,一定会研究很多东西,比如做Art Deco风格我参观了上海很多老建筑,翻阅上海的县志查资料,看了大量纽约的老建筑与室内照片。我希望做出的是最正宗,原汁原味的空间。要不别做,要不就做得很地道。这个可能跟我是处女座有关,比较完美主义。但是后来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非要这么百分之百精确呢?就像喝酒,研究那么多产区、年份、品种,喝到最后会发现,好喝就是王道。设计也一样,好用、好看就是王道。当你把功能琢磨到无以复加,就一定是好看的。

  (好用的室内设计,是否就是指人性化和功能性这方面?)其实这就又回到我刚才说的,要从产品的角度、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比如做家的时候,要遵循使用的习惯和规律,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我经常碰到一些年轻设计师不懂生活细节,他把冰箱放在炉灶边上,我说你这样右手炒菜是没错,但是左手颠锅就连位置都没有,你没有这种生活经验,怎么做设计?

  还有家里的动线很重要。那么多房间,门应该都开在它最合理的位置上,我做设计时,先定门的位置,从大门开始把进门的所有路线连起来,我不是斜线走,是90度水平走,这样才能做出一个范围。然后我就把这个范围内的空白颜色都涂掉。这些范围是你走的最精致的路线,不应该放家具或任何东西,然后剩下的范围一定是最舒服的地方,用来做功能的地方。所谓最精致的路线,就是最短的路线,比方说我从客厅到阳台,我每天这样绕的话,你别小看这点路,天天这样绕要多走很多步。合理的一定是最短的路线。

  但是做样板房时,适当的我们就会考虑到一些参观性,就需要绕点路。商场也是,一定要让他绕绕,每个店都经过,看一看,这样空间就很丰富。人经常会沉湎于一种陌生空间的探索中,一旦空间很丰富,他会非常愉悦。所以我们做样板房,为什么要做好设计呢,就是要让他沉浸于一种探索的快乐中,他会不自觉地喜欢上这个空间。

  R:您的设计灵感平时都来源于哪里?

  W:灵感从来不是无缘无故来的,就是一个人要多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喜欢的设计方式,就是一开始让它去乱,头绪要多。做设计一定是做减法,越往后做越精简,越精简的同时就越精准。但是为了最后的精准,前面一定会有千头万绪的想法,你就装在脑子里,让它发酵。

  所以设计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量信息的获取,比如说项目的定位、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典故,我会写得满满地记录下来。第二阶段就是信息的过滤,酝酿、发酵。大量资讯放在脑子里,混沌了,这时我不会画任何一笔,就是天天想。然后性格强一些的线索一定会撞破束缚冒出来,突然某一天灵光一闪。最后就是抽丝剥茧,按照理性的线去做设计。各种信息、日常生活、身边的各种事物,你储存在大脑里,有一天就迸发出来了。

  R:现在的社会特别流行传播成功学,对于许多渴望成功的年轻设计师,您有什么建议?

  W:除非真的是天才,三十多岁就会做的非常非常好。但是其实设计师还是要靠积累的,我认为通常四十多岁或者说四十五岁以后才是真正能出作品的时候。我很喜欢雅布(Yabu Pushelberg),他们的点线面做得非常好,线条感凌厉,设计很饱满。但是我看不少年轻设计师,面可以做好了,但是缺乏线和点。所以说成功的设计师,他能成名一定有他的道理。

  另外就是要能抓住机会。不是说大师有很多机会,你没有机会,而是你可能不够敏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是能力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就会错失一些机会。你认认真真做出来一个作品,你觉得没有遗憾了,那么我相信,一次两次三次你肯定也会有机会被外界关注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