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6000户百姓的安居梦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民生,婺城,旧城改造,十三五
  • 发布时间:2016-04-28 09:59

  ——“十三五”民生发展课题调研之“金华二七棚户区改造”

  征迁面积1693.5亩,房屋征收规模超过62万平方米,涉及住户6130户、1.7万余人,这是金华有史以来最大一次集中开展的城市改造工作,也是浙江体量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二七棚户区改造项目。

  棚户区改造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由于该项目责任主体婺城区政府的高瞻远瞩,以及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依法治市”的经验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与实践,6000多户百姓的安居梦得以逐步实现。

  当地政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合力征收、廉洁征收,并出台政策保障区块内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用看得见的实例打动群众,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正如婺城区委书记王健所说:“民之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坚信,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金华婺城二七区块征迁纪实

  《民生周刊》记者:陈文波、刘烨烨;特约记者:应飞舟

  3月24日上午,仲春的浙江金华依然透着一丝凉意。

  记者一行来到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二七新村所在地。眼前是一片废墟,地上是成堆的瓦砾。很难想象,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一派繁荣,是全金华最好的“铁路新村”。

  一年前,这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迁。

  二七区块,这个位于金华市核心区域,全浙江省体量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迈出了项目改造的最关键一步。1.7万二七人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七新村 前世今生

  二七新村区块位于金华市江北老城区,隶属婺城区城西街道,区块内原有居住人口17000多人。

  区块内的建筑,最早建于解放初期。上世纪70年代后,这里开始出现一些四五层甚至六层的楼房,在金华市区,可谓高楼林立。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人愈加多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这里又相继建成了一些商业、办公和住宅用房,房子也越来越多。

  1996年,金华火车站搬迁后,新村变得冷清,她就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日渐衰落。

  金华市婺城区委常委、二七区块改造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贾献成说,火车站搬迁后,二七新村如城市中心一道难掩的“伤疤”,挤挤挨挨的平房一大片,住在这里的6000多户居民,仍有部分一家三代挤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子,过着“拎马桶”的生活。

  “小雨内涝,大雨外涝,污水横流,苦不堪言。”贾献成这样形容当时的二七新村。

  十年等待 一朝破冰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七区块的现实环境与群众改善生活的要求形成突出矛盾。金华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对该区块整体改造。

  贾献成说,从2004年起,金华市委、市政府就动议将二七新村区块列入改造范围,因涉及铁路货场搬迁、无证建筑量大、资金巨大等困难,改造工程一直没有启动。

  2011年上半年,金华市委、市政府作出启动二七新村区块改造和金华站铁路货场搬迁的决策。2012年,二七区块的改造有了较为具体的规划。改造二七区块航船的桅杆,开始显现在婺江上空的晨曦中。

  2014年,婺城区政府正式作出了二七区块旧城改造房屋征收的决定,二七区块迈出了凤凰涅槃的第一步。

  据贾献成介绍,2014年是二七区块旧城改造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金华市委、市政府从顺应民意和推进城市建设的大局出发,作出了改造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列为重点改造项目。作为金华推进旧城改造的重头戏,它的改造是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大好事。

  克服难题 加紧改造

  决心已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做了。

  作为二七棚改项目的责任主体,婺城区委、区政府快速行动,将整个二七区块划分为17个征收区块、100个工作网格,工作团队也依此层层组建,坚持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形成了全力以赴克难攻坚的好局面。

  “我们共组建19个征收工作组和12个综合专业组。全区动员了43名副处级以上领导,600多名机关、乡镇、街道干部,另有59名市机关选派干部。”二七区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榕说。

  贾献成说:“以往征收过程中,居民们总会打听别人家拿了多少补偿款,若是听到了谁家拿得多些,不免怀疑这家走了后门。”

  为打消被征收居民的疑惑,指挥部将所有政策依据、补偿标准、安置情况都录入了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每个工作环节都晒在“阳光”下。被征收人还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查询本区块内其他被征收户的征收与补偿信息。

  为了杜绝“先签约吃亏,后签约得益”的状况,该系统还设置了时间控制功能,征收规定的签约期限到期将自动关闭征收奖励项目。

  贾献成说,婺城区征收过程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合力征收、廉洁征收,并出台政策保障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用看得见的实例打动群众,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铁路房屋征收是二七区块改造中的一个难题,婺城区政府主动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赢得了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是完成了铁路部门房产调查摸底工作。二是达成了铁路直管公房征收处置协议。三是基本完成了铁路生产经营用房征收调查确认。

  “二七区块房屋征收,以其范围之广、对象之多、任务之重、速度之快、成效之好,创造了金华乃至浙江省房屋征收史上多项纪录,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大规模房屋征收工作实践。”金华市政府相关人员如是说。

  上下一心 群众支持

  “现在想想,我真对不起我妈。”说完这句话,55岁的杨菁忍不住落泪。

  杨菁是第七区块的工作人员,就在征迁工作进入攻坚期时,她80岁的母亲病倒了。那段时间,杨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下班后还要赶到医院照顾母亲。

  杨菁和征迁户们交朋友,帮他们解决各种生活上的问题。但是,就在工作即将告捷时,医院却传来了母亲离世的消息。

  胡卫连是第十三区块的工作人员。这里有位名叫王小青的住户,身患癌症,丈夫有抑郁症,心脏装了起搏器,这个家庭是不幸的。

  丈夫不愿意拆迁,夜里磨刀以抵制工作人员进家门。胡卫连带着水果、米、油多次上门做工作,还带着这一家搬离了54平方米的小房子,找到了119平方米的大房子。冰山终于被融化,王小青一家与胡卫连成了好朋友,生活的阴霾一点点散去。

  王旭生,婺城区科技局副局长,分到第九区块第六网格工作。有一拆迁户,户主已去世多年,妻子90多岁且患有老年痴呆症,子女多在外地,怎么妥善安置老人成了子女们的大难题。了解情况后,王旭生立即帮忙联系让老人住进了金华二院,顺利解决了拆迁户的后顾之忧。正是这样站在拆迁居民的角度,顺着他们的合理要求寻求突破口,使得许多拆迁难题迎刃而解。在王旭生的带领下,该网格内66户拆迁户顺利拆迁。

  第五区块的工作人员方炳禄,在征迁期间得知区块一位不愿搬迁的张姓老人是孤寡老人,只能靠拐杖行走。为此,方炳禄隔三岔五地给老人买菜,扶他上楼。

  “工作人员待我像家人,我被他们感动了,他们积极帮我找房子。这次政策很好,刚好可以趁此改善居住环境。”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让老张很感动,逐渐改变主意同意搬迁。

  今年75岁的徐杰是金华通济运输公司的一名退休员工,他和老伴将一面写有“真情赢民心,值得点赞”的锦旗送到第十五区块办公点。徐杰领到了81万余元的补偿款,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家原先的房子只有60平方米,“房屋破旧,终日晒不到太阳,一天24小时都需要开灯照明”。

  “改善居住环境这么好的事,我举双手赞成。”徐杰是第十五区块第一个签约的住户。

  “这里拆不掉,我胡子就不刮。”第六区块工作人员高俊勇向拆迁户做出了承诺,为的是让大家信任他。高俊勇印制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小卡片给所辖网格的居民,做好服务。

  据了解,高俊勇在一天内就评估了30多户人家,工作效率几乎无人能及。

  到2015年6月,征迁户中99%已腾空房屋。数字背后离不开公平合理的补偿政策,离不开居民的理解支持,更离不开一支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改善民生 共建蓝图

  记者一行来到丁雅莲家里时,她正在宽敞、气派的大房子做着家务。

  丁雅莲说,她家原本住在二七区块70平米的老房子里,如今的房子近150平米。

  “搬进这样的大房子,由于优惠政策,我只贴了2万来元。”丁雅莲说。

  一枚特殊的党徽,被工作人员刘娇英小心收藏着。这枚建党70周年时的特殊党徽,是年逾八旬的老党员倪道义送给她的。

  “他们为住户所付出的,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倪道义的新家里,他这样对记者说。

  原来,支持征收工作的倪道义夫妇,在购买安置房时遇上了难题。正当二老发愁时,刘娇英站了出来,帮老人挑选了近10处房源,终于挑到了合适的房子。老人的新房子地理位置非常好,开心得合不拢嘴。

  因为征迁,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婺城区政府也对二七项目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招商。

  改造二七区块,旨在提升城市品位。按照规划,未来的二七区块将充分保留老金华记忆,把具有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建筑、场地、环境等要素加以利用和改造,打通城市脉络,充分利用铁路遗址,打造兼具历史人文气息和城市特质的铁路遗址公园,成为金华城市滨水核心区和旧城改造示范区。

  同时,自2015年7月底开始,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运作、滚动开发、精准招商”的整体招商思路、“分批推地、分期付款、分块建设”的开发运作合作模式,婺城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与万科、保利、绿城、万达、恒大、碧桂园等20多家全国知名房地产企业及保集、金地、新纪元等10多家金华本土优势企业开展招商洽谈和实地考察。

  2016年1月20日,首期出让地块由中天集团成功竞得,实现了年初完成房屋征收、年底出让地块的目标。

  二七区块老街、老巷、老房子正渐渐隐入历史,新的蓝图正迎着朝阳徐徐展开。

  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访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书记王健

  《民生周刊》记者:陈文波、刘烨烨

  2014年8月,婺城区委、区政府按照金华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二七区块改造”的决策部署,举全区之力拉开了二七区块的改造序幕。这是金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旧城改造工作,也是浙江最大棚户区改造工程。在这样一个工程浩大的项目背后,政府是如何决策的?征迁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难题?又是如何攻克的?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金华市婺城区委书记王健。

  民生周刊:从公开资料来看,二七区块早在2004年就开始列入改造范围,为何直到10年后才正式启动?

  王健:从2004年起,金华市委、市政府就动议将二七新村区块列入改造范围。但是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一大障碍是铁路货场。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诸如无证建筑量大、所需资金量大、涉及的群体比较复杂等。

  2011年上半年,金华市委、市政府抓住杭长铁路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做出了启动二七新村区块改造和金华火车站铁路货场搬迁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多次专题研究有关工作,明确二七新村区块改造的责任主体为婺城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支持、配合。2013年上半年,金华市委、市政府又将二七区块改造作为“三改一拆”行动的重要内容,终于启动了铁路货场的搬迁工作。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棚户区改造的惠民政策,这也是一大机遇。此外,中央对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工作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使我们获得了43亿元的贷款,为我们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启动二七区块改造的道路就此铺平,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97.6%的老百姓是同意改造的。至此,启动征收时机已经成熟。

  民生周刊:二七新村区域是金华城市核心区中危旧房最为集中的区域,您认为对这块区域进行改造对整个金华市的城市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王健: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血脉和骨架必须要畅通,否则就不健康。从城市功能来说,婺城区二七区块处于金华市的核心地带,但因为缺乏更新,道路不完善,配套不健全,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学校、医院等城市功能建设都无法推进。

  从城市形象来说,二七区块是金华城核心区中危旧房最多、基础设施薄弱、治安消防隐患突出的地方,这与建设美丽金华的要求不相适应。只有对这个区块进行整体改造,建设美丽金华才能再展风采、再续新篇、再创辉煌。

  总的来说,二七区块旧城改造最根本的还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让6000多户居民能够享受现代城市的发展成果。

  民生周刊:政府是怎样解决二七区块改造中遇到的困难的?

  王健:在这一项目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房屋征收。二七区块社情复杂,住户诉求多元,更增加了征收难度。

  面对征地拆迁这个天下第一难的任务,我们以最坚强、最优良、最可靠的作风为保障,面对困难,抽调的全体征收人员没有推诿、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当然,在征收工作中,前期的顶层设计也很重要,包括政策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设定等。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征收工作后期,我们采取了不同于之前划区块的新措施,今年2月起我们抽调一批征迁经验丰富、做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的精干力量成立攻坚组,开展集中攻坚。攻坚组的干部们多管齐下,以法律为尺子,切实用真情打动了被征收户,最大限度争取被征收户的理解支持,不断突破了一个个堡垒,形成了征收工作加速“清零”的新热潮。

  民生周刊: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棚户区改造做出了重要指示,作为重要的惠民工程,该项目是怎样做到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王健:我们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着力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对群众普遍反映的诉求,我们按照调研,在政策制定中进行设定,通过优化征收政策来保障被征收户的利益。对个别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在坚守法治、政策、公平的基础上,着力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做文章,特别针对区块中老弱病残的特殊群体,我们的征收人员采取了十分贴心的服务,千方百计帮助解决问题。

  民之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坚信,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居民的想法,实际的困难,我们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最终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在政策执行中,我们在每一环节都严格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保证被征收户不吃亏,工作组坚决做到“五个一”,即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套人马、一包到底,通过工作的延续性确保公平。

  民生周刊: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未来两年内该项目能否按照当初的计划顺利完成?

  王健:2016年,我们将继续以土地管理和房屋征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法治思维、问题导向,敢于担当、勇于破难,通过集中精力、人力和财力,上下同心、全力以赴,一鼓作气、决战决胜,持续实施房屋征收“句号”工程清零行动,并逐步启动区块改造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现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开始,更繁重的工作还在后面,招商和建设过程中还会经历许多事情。我们知道,城市核心竞争力就在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特色,城市活力靠产业,城市宜居靠环境,我们按照精品城市的要求来建设。

  我们始终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整个规划、拆迁、招商、建设过程,都一直秉承着这么一个理念。不辜负600多名干部辛辛苦苦拆下来的心血,更不能辜负6000多户老百姓的美好愿景。

  “二七”征迁创新货币化安置

  《民生周刊》记者:陈文波、刘烨烨

  旧城改造没有固定可依的模式,也没有现成可鉴的经验,创新是必然的选择。

  金华市城市核心区域二七区块改造,其最大的创新亮点,是货币化安置。

  化解房地产库存,既是当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金华市婺城区巧做“市场红娘”,将棚户区改造与化解商品房库存相结合,出台货币化安置政策,不仅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还实现了住房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次棚户区改造对于住户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货币补偿,另一种是产权调换。

  此次征迁的调查摸底中,90%以上的房主强烈要求实物安置,其中大多数又要求原址迁回。面对这一难题,当地政府认真分析金华市区房屋库存量形势,坚持依法依规、让利于民、注重市区征收政策的连续性和平衡性原则,修订了“征收补偿方案”,制定了“购房券使用办法”,注重运用10%货币奖励和市区购买一手商品房增加15%的购房券结算奖励的政策,积极引导被征收人选择货币化安置。

  截至4月初,区块内私有房屋累计签约率约为99.68%,其中96.04%的被征收人选择了货币化安置,累计拆除房屋51万余平方米。

  若以一套市场评估价为85万元的房屋(含装饰装修价值)为例,按照婺城区政府发布的补偿方案,选择货币补偿,政府先给予被征收房屋评估价值(含装饰装修价值)10%的奖励:85万元×10%=8.5万元。再将被征收房屋评估价值部分置换面值为115%的购房券(即赠送15%的购房补贴)。购房券面值为85万元×(1+15%)=97.75万元。假设购买一套一手新建商品住宅价值为100万元,那么,由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先支付销售方购房券金额97.75万元,再由被征收人补足2.25万元即可。

  据金华市房地产交易办证中心统计,截至4月1日,金华市区内共有逾40个楼盘从二七区块旧城改造购房券安置政策中受益,消化存量商品住宅960套,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撬动商品住宅消费超过10亿元。同时,被征收人新购买安置房减免被征收房屋评估等值部分的契税,直接撬动二手住宅交易6亿多元。

  二七区块采取的货币化安置收到多重效果。首先,货币化安置有效消除了社会矛盾。在以往的拆迁工作中,往往存在极少数拆迁户的阻碍,导致大量已签约拆迁户无法及时得到安置。现在有了货币化安置,已签的拆迁户自己购买房子,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其次,购房券打通普通商品房与保障房分明的界限,让征迁户买到更个性化、更市场化、更满意的住宅,释放了棚改刚需购买力。

  当地政府认为,二七区块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是新形势下的全新探索,既极大地加快了棚户区改造的进程,充分满足了群众对住宅多元化的需求,又有效降低了市区一手商品房的库存,形成了政府、房地产市场、人民群众多赢的局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