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国产化大潮造就的明星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浪潮,云计算,甲骨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23 16:27
浪潮在抓住关键业务服务器这个制高点后,以小型机“国产化替代”为鲜明特色确立了市场地位,那么这个“根据地”所带来的红利,绝不是一年两年就会消失的。
国产化风头正劲之时,确实造就了不少明星企业。但当市场窗口期之后,它们是否仅是昙花一现?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当初,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基础软件到办公软件,不是没有过前车之鉴。而对于又一波国产化大潮下的企业,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好:对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关键不是国产化替代,甚至不是性价比,而是你是否能够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因此,谁能借势飞多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窗口期内谁能真正长出翅膀。
为什么2016年就能发现大潮退去谁在裸泳?
今年以来,市场大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整个产业链看,从早些时候IBM OpenPower授权处理器IP扶持服务器生态,到贵州政府与高通,浪潮与思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微软等成立合资公司,再到今年曙光与VMware已成立中科睿光,紫光与惠普也刚刚宣布成立新华三集团,可以说新的市场竞争已经展开。
这些合资公司的最显著特征是,中方至少以51%控股。这意味着什么?不论背后的技术融合与专利授权的谈判细节如何,但至少在前端,这些合资企业的产品与纯国产品牌在销售层面已几乎无异。
那么,借国产化造星运动迅速蹿红的企业,浪潮当属典型。
这家企业从数十年的耕耘到市场上的一鸣惊人,仅仅就发生在国产化风头正劲的这两年里。
在外界看来,浪潮先是在股市上得到追捧,又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IT精英,业绩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高歌猛进。尤其是其咄咄逼人的市场战略,不论是当年“K迁”计划,后来的“I2I”(IBM to Inspur),还是如今对标甲骨文的K-DB数据库,几乎都清一色地打上了“国产化替代”的标签。
今年,决战在即,决定国产化明星企业是“大势已去”还是“大势已成”有几个关键点。
技术取舍,紧随产业大势
作为一家硬件出身的企业,如何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重新认定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恐怕不只是浪潮遇到的挑战。
在刚刚结束的“2016IPF浪潮合作伙伴大会”上,浪潮依然以“计算+”为战略,但是对三个细分市场的策略又有所不同,即持续投资关键业务计算,加大在云计算和深度学习计算领域的投入。其中,云计算和深度学习可谓目前的热点领域。
在全球前沿的计算领域,也可以看到浪潮的名字。浪潮发布了云一体机InCloudRack,全新云海OS v4.0等产品,并发布Caffe-MPI深度学习计算框架并宣布开源,与科大讯飞、Altera联合发布深度学习的语音加速FPGA解决方案等。
由此可见,研发投入依然是获得用户价值的核心要素,也是大潮退去之后不裸泳的内在功力。但有限的投入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非常重要。尤其在硬件平台化,软件开源化的趋势下,诱惑颇多,战略取舍稍有偏差就会错失难得的时间窗口期。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这样回答笔者的提问:第一,我们不做集成;第二,我们不做应用软件;第三,我们不做服务。这既为合作伙伴的生态划上了一条放心的底线,又可以集中力量在窗口期迈上世界前沿技术的台阶。
尤其在第一点上,不少企业曾经走过弯路。平台企业以不变应万变,集成企业以万变应万变。
其实,近年来不少中国的大型SI/ISV企业期望借开源之机打造底层基础平台。但是,要想在开源社区持续跟踪、贡献,并真正形成产品和服务,是需要战略专注和大规模投入的。趟过的河,跨过的坑,绝对需要SI/ISV企业具备战略转型的魄力。这并不容易,于是它们走过弯路之后又纷纷重回老本行。
“浪潮信息的软件开发人员已经超过了硬件开发人员了,可想而知做一个平台,需要多大的挑战和压力。”彭震的话既验证了软件定义之难,也验证了浪潮在国产化风口中的转型布局。
根据地,国产化风口犹在
在关键业务领域,国产化风口仍在。既然浪潮是在抓住关键业务服务器这个制高点后,以小型机“国产化替代”为鲜明特色确立了市场地位,那么这个“根据地”所带来的红利,绝不是一年两年就会消失的。
是的,小型机市场绝不是外界以为的“鸡肋”。
彭震认为,尽管小型机不再受到追捧,但在关键业务和Scale-up架构中,它的地位仍然无法动摇,且占据着服务器市场最高的利润上游。
这个市场两年前只有浪潮一家以K1服务器和IBM、甲骨文,以及惠普的Unix小型机抗衡,去年,K1在高端Unix市场(单价25万美元以上)占有率已跃居第二。不过,今年市场中出现了紫光华山和华为分别以Intel不同架构为基础的“小型机”。
虽然不能算是Unix“小型机”,但是抢占的可是同一市场。如果不是利润丰厚,前景广阔,小型机市场如何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关键业务也是战略高地。
在所有服务器采购项目中,小型机出现的地方一定是大项目,“没有小型机连标的都进不去”。此外,浪潮去年发力的高端存储、针对甲骨文的K-DB数据库,都与小型机市场有着紧密联系。
小型机代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势能,更是一块敲开高端客户大型项目之门的敲门转。
生态合力,团结可以团结的
在这个扁平化的世界,一切都要讲究速度。对于一家初创企业的要求是尽快获得融资,全面打开市场;而对于一家成熟企业要想跨入新的阶段,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生态合力。
这里的合力不是简单地对比合作伙伴有多少家,分布地区有多么广泛,而是细化和深化,否则形不成生态合力,更无法形成规模优势。
对于浪潮,两年前借“国产化替代”的确快速抢夺了大量外企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但是如果在今年没有实质性的融合,为共同客户创造价值的话,这样的合作也不会天长地久。尤其如上所述,在大量SI/ISV平台化试错之后,更明白只有生态合力才能带来用户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时间窗口。
浪潮集团渠道管理部总经理王峰就透露了两大合作新机会:第一,云的交付模式更利于业务的复制,也更利于ISV/SI应用软件品牌的塑造;第二,深度学习等领域太新发展太快,这需要生态圈企业早期的合作。
对于任何国产化风口中的品牌,从国产化拉动,到品牌的相互成就和客户价值的共同创造,构建生态系统从浅入深的路径。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形成难以分离的新格局,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合力,才能产生真正的规模效应。
■本报记者 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