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德劳内在1927年首次提出环欧洲举办足球比赛的想法时,可能没有想到直到自己去世后三年,这一蓝图才得以实现;他也可能没想到欧洲杯从最初的4个球队,扩军到8个,再到16个——到了2016年,欧洲杯全家福已经有了24个球队,论规模和影响力已经直逼世界杯;而他可能更想不到的是,作为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不仅在半个世纪之后从未染指欧洲杯,而且到现在都没有打破首轮比赛不胜的魔症!
这次英格兰人倒在了俄罗斯人的脚下——而且是在比赛的读秒阶段。俄罗斯队长瓦西里·别列祖茨基的头球划过一道诡异的弧线,就像慢镜头一样缓慢地吊进球门。1比1的比分,延续了英格兰自1968年首次晋级欧洲杯决赛圈以来,从未在首轮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尴尬纪录。
影响远不止丢球
借着英超联赛近二十年来的强势,英格兰足球在国际足球也有着可能和本身国家队实力并不相符的期待值。在过去这几届世界杯、欧洲杯挥霍了整整一代“黄金一代”之后,英格兰媒体也学会了“谨慎地乐观”。喊主义的少了,喊口号的也少了,多了点务实和脚踏实地。
埃里克·戴尔在第73分钟以一个世界波任意球破门之后,英格兰人才刚刚允许自己怒吼出一些得意,谁曾想当头就遇到一棒。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发挥出色的杰米·米尔纳太轻松地让出中场的防守站位,卡希尔和斯马林目瞪口呆看着别列祖茨基高出一头跳起成功争顶,整个国家一瞬间停摆。
“说我痛苦到失望都是轻的”,霍奇森说:“我们距离胜利咫尺之遥,然后在最后补时阶段丢球,这真是难以吞咽的苦涩。但这就是足球,没有谁可以轻易取得任何胜利。这么想对我接受这场平局没什么帮助,但要让大家忘记平局继续往前不会太难。当我们开始分析这场比赛,并为下一场做准备,今晚有很多积极的东西让球员们记住并且往前看,希望我们能够把最后一分钟丢球的记忆抛在脑后。”
因为赛前、赛后英俄两国球迷的斗殴事件,比赛本身反而被媒体和球迷所淡忘。《泰晤士报》战报题为“挥霍机会的英格兰被俄罗斯最后一击痛击”;《卫报》标题也平淡如水,“最后时刻扳平一球抹杀英格兰欧洲杯首胜”。但这场比赛的影响,可能远非3分变1分这么简单。在很漫长的时间内,英格兰球员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判若两人,比如核心鲁尼不管在俱乐部踢得如何风生水起,一到国家队阵营,他就像一个失去魔力的史莱克,步履沉重,眉头紧蹙。国家队宿命情结已经延续多年,而这读秒阶段对手的进球,又将加重英格兰人在洲际大赛上的悲剧情节。
莱因克尔——这位见证了1996年球队点球倒在德国人脚下的名宿试着在比赛后鼓舞人心,“大家放松,英格兰踢得不错,有很多积极之处”,大概这位亲眼目睹自己心爱的球队莱斯特城不可思议问鼎英超冠军的足坛名宿,正处在最该相信奇迹的时候。
“热刺号”该不该扶正?
以5名热刺球员为班底的英格兰阵容,的确堪称近年来最强的英格兰——强,并不是强在和欧洲豪门球员个人即战力的对比上。更准确说来,本届欧洲杯上,英格兰更知道自己该踢怎样的足球,更有明确的足球技战术风格。霍奇森主要选取热刺、利物浦球员进入杯赛大名单的原因很简单:这两个球队拥有最接近欧洲最先进足球技战术的比赛风格。他们的高位压迫,前场紧逼和快速攻防转换,可能是目前最流行的战术。拜仁、巴萨、多特蒙德到现在的热刺、利物浦或者是未来的曼城,都是这个战术的忠实拥趸。
西班牙在国家队层面达到巅峰,其主体来自巴萨;德国的成就离不开拜仁。国家队因为集训时间少,缺少战术磨合的时间,因此能以复制俱乐部的成功模式,是最容易取得好成绩的。因此霍奇森在对阵俄罗斯的首发阵容中派出了5名热刺球员,几乎是从两个边路进攻、中路推进到箭头,都延续了波切蒂诺的战术,在这点上霍奇森无功无过,可以说——不管谁现在任职三狮军团主帅,都会做出和霍奇森一样的决定。
“热刺号”英格兰开场运转很顺畅。沃克尔、丹尼·罗斯两个热刺的边路齐飞,戴尔、阿里在中路发挥着中场发动机的作用,不断领导着英格兰往前,再往前。俄罗斯人直到第17分钟,才有了第一次像样的射门,但对乔·哈特来说只是例行公事。上半场,英格兰创造了不少破门良机,第22分钟沃克尔右路传球,拉拉纳在禁区内无人防守的位置射门,但是却稍稍偏出。拉拉纳在门前把握机会能力一直是最大的软肋,他在国家队始终未打开正式比赛的进球账号,也并非毫无理由;随后斯特林在禁区内有了突破的机会,被斯莫尼科夫回防解围。上半场最好的机会出现在鲁尼——他接到阿里连续晃动突破后的传球,在大禁区外一脚凌空抽射,可惜角度太正,阿金费耶夫双拳将球击出。
毫无疑问,这样的上半场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很多积极的地方,这也是近年来国家队在洲际比赛中发挥最接近本身实力的一场。2008年英格兰预选赛没有晋级,麦克拉伦引咎下课,挥霍了当时正在巅峰期的杰拉德、兰帕德等一代球员。这支英格兰可能是八年来最年轻,也是最强的一支三狮军团,然而,他们依然没能打破欧洲杯历史上首轮不胜的怪圈。
记者陆逸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