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斗狠,搭上性命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才子,汤鹏
  • 发布时间:2016-06-16 14:05

  清末才子汤鹏(1800-1844),龚自珍高赞他是“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可惜其遗名,是因为做了曾国藩一则轶事的配角。晚清有段子语:江忠源包送棺材,曾国藩包送挽联。曾国藩供职翰林院时,“某年元旦,汤诣其寓贺岁,见砚下压纸一张,汤欲抽阅之,曾不可。”汤鹏抢过来一看,大惊失色,曾国藩给身边活得好好的友人每人写了一副挽联,汤鹏亦在其中,“汤大怒,拂衣而去”。

  汤鹏,湖南益阳人,少年得志,9岁能属文,道光二年(1822)即中举人,次年连捷成进士,时年23岁(曾国藩中进士是虚岁28),以主事分礼部,当时“宰相”(大学士)曹振镛很赏识他,怕他淹没于“冗众”之中,特奏调至户部;没过几年,充会试同考官,这可是个美差,录取的都是自家门生。

  可汤鹏这人,蛮有湖南人的辣劲,一心想的是建言,而非建功,于是去当了个言官——山东道监察御史。但他偏又不会做官场生意,不久就得罪了领导。

  工部尚书载铨,是皇家宗室。载尚书可能是讨好卖乖之主,为显示自己没有架子,有一次去检查工作,见到工部一位叫嵩曜的干部,竟拍着他的肩膀,亲切地喊“家里人”。这是多大的荣耀,可这个嵩曜却备感屈辱:满人所谓家里人,意思是奴才。于是深以为辱,“负气具呈”,向皇帝告了一状。皇帝觉得兹事体大:满汉有别,你居然把汉人叫家里人?遂将二人分别交给宗人府与吏部议处,判决是:载铨照例议罚俸一年,嵩曜照例议罚俸九个月。各打五十板,了事。

  这也不算多大事。但这个汤鹏觉得,这案处理未免太轻,况且事情错在载铨,为何要处分嵩曜呢?作为言官,汤鹏认为自己应该秉公直言,便上疏奏称对载铨处分过轻,请再交宗人府量加议处,并请将嵩曜处分宽免。

  这不是说皇上处理不公吗?道光皇帝大怒:“实属不知事体轻重,不胜御史之任”,当下把汤鹏的言官职务给撸了。汤鹏仍回户部。

  汤鹏这人,聪明,公平,刚直,却也是愣头青角色。他与曾国藩是好友,常与魏源、胡林翼等人在湖南会馆喝酒、品茶。诗兴高处酒兴高,酒兴高处坏事了。但这一回,曾国藩没参加酒局,龚自珍或许在,下面这事,是龚自珍说的。说的是一群文朋诗友聚一块,猜拳划令之余,赌上了。“一日诸友集其舍,或为大黄最为猛药,不可轻尝。”并言之凿凿,说某某等人为庸医所误,皆因服用大黄而死。哪知汤鹏不信狠,“是何害?吾向者无疾常服之。谓予不信,请面试之。”并命人“速购大黄数两来”。

  生命哪是开得玩笑的?在场友人纷纷阻止,汤鹏偏不信邪,“连取大黄六七钱吞之矣”。大家吓着了,其中有一人“飙起夺之”,想从汤鹏嘴里抢。不抢还好,越抢他越吃,一边吃还一边骂夺药的人。这场酒局,闹了个不欢而散。

  大黄者,清代名医郑钦安说得透彻:“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汤鹏好端端的,却一口气服下如此大剂量大黄,到傍晚,腹泻不止。第二天一早,诸友人去看他,才知他已于半夜暴卒。

  曾国藩那挽联没用上,另做了一副与他:“一日参商,万古长诀。”

  刘诚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