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 来源:文史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工智能,国民党,西游记,张学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16 14:08
『人工智能』曾被斥为『伪科学』
宗合《『人工智能』曾被斥为『伪科学』》
前段时间的围棋“人机大战”,引发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追捧。但在20世纪的中国,“人工智能”一度被斥为“伪科学”。
最初是受到苏联影响。20世纪50年代,因为“人工智能”被苏联官方斥为“资产阶级的反动伪科学”,所以中国在50年代几乎无人研究“人工智能”。六七十年代,苏联放开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但因中苏交恶,中国学术界将苏联的这种解冻斥之为“修正主义”,“人工智能”的研究继续停滞。
直到70年代末期,“人工智能”才在中国解禁,一度掀起研究热潮。但很快,“人工智能”又与“特异功能”汇流,许多“人工智能”研究者将它与“特异功能”搅在一起。由此,社会上一度将两者一并斥为“伪科学”。
许多社科界人士曾努力厘清二者之间的界限。如1981年,社会经济学家于光远在长沙“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大会上演讲称:“我来长沙之前,有人问我参加什么会,我告诉了他。他问我‘人工智能是不是人体特异功能?’我说不是。……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对所谓‘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是一门伪科学,不但不应该支持,而且要坚决反对。”
至1984年1月,邓小平在深圳观看儿童与电脑下棋,指示“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人工智能研究在中国的境遇,才有所好转。
谁首提国民党迁台
佚名《谁首提国民党迁台》
1949年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作为退守之地,国民党只有西南、海南、台湾可以选择。三者之中,以蜀地为中心的西南,自是好去处,于是1949年10月广州失守后,国民党当局仍将其全部中枢机构迁至重庆和成都。
但蒋介石的幕僚张其昀(史地学家、教育家,系蒋介石的同乡)认为西撤川康不妥,并提出退守台湾的主张。他认为东撤台湾(他曾在台湾“光复”后领队前往考察)有种种优势:
首先,台湾海峡海阔浪高,只有它才能暂时阻止没有海、空优势的共产党军队的乘胜追击。其次,台湾作为“反共救国的复兴基地”,有着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一是台湾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全岛土地利用率高,粮食等农产品基本可满足军民所需;二是台岛内部交通便利,工业有“日据时代”留下的基础,若善于经营,经济可望起飞;三是在军事上,台岛有海峡与大陆相隔,易于防守。且位于太平洋西缘,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与美国的远东防线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美国不会弃之不顾,若得美援,台湾将万无一失。第三,台湾长期与大陆阻隔,中共组织与人员活动较少,又经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整肃,干扰更少,未来即使社会稍有动荡,台岛四面环海,呈封闭状态,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农村都已开发,当局极易消除不稳定因素以稳定社会。
因此,国民党若将党、政、军、财、文中心迁台,再带来较多的资金和人才,必将建成稳固和强盛的台湾基地,适当时就可“反攻大陆”。这一番主张已然是国民党唯一的选择。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李天飞《〈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吗?》
现在流行的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最初认定是吴承恩,是有人在一本《淮安府志》里发现了这么一条: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20世纪20年代,铅印出版了第一部署名“吴承恩”的《西游记》。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找署名“吴承恩”的《西游记》,1920年以前是一本都不会有的。之后,由于鲁迅和胡适等人的考证推定,“《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一说得到广泛认可。1949年以后出版的《西游记》,都署上了“吴承恩”之名。
但吴承恩的《西游记》,极有可能是一本重名书。
证据一:吴承恩《西游记》跟游记、地理志分在一类。
复旦的章培恒提出过一个重要证据。明末清初,有个大藏书家黄虞稷,他编了一个目录叫《千顷堂书目》。吴承恩《西游记》被他编到“地理类”。与之放在一起的《东游录》《南游记》《西游随笔》《剑南游记》《游山志》,都是旅游的“游记”。
证据二:承恩,不避名讳。史学大家黄永年的公子黄寿成,随黄永年研究《西游记》,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现在的百回本《西游记》里,“承恩”这两个字用得非常随意。比如说“李兄,我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人人晓此,人人不晓此……”(第九回)。
但是不是吴承恩的著作权就此被否定了?恐怕也不能这样看。只能说,确定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的条件不够成熟。
张学良晚年差点回大陆
李华《张学良终生未回大陆之隐情:被李登辉严厉责问》
“西安事变”名将张学良自1949年被蒋介石带往台湾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事实上张学良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访问北京和沈阳老家。尤其是在李登辉上台,解除禁令,恢复他的自由后。但他有个顾虑,那就是怕李登辉不放行。毕竟当时两岸关系很微妙,自己刚被解禁就提出去大陆,可能会惹李登辉不高兴,因此他决定先不通知李登辉,等联系差不多了再告诉李登辉,他认为李登辉到时也很难对他说不。
于是他通过密友王冀穿针引线,与有关部门私下沟通,希望大陆领导人能写封邀请函,认为只要拿到邀请函,再亲自去向李登辉请示,一定没有问题。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张学良赴大陆的行程甚至有了规划:在北京待两天,希望礼节性地会见邓小平;在沈阳也待两天。张学良说,一定要回老家沈阳,看看父老乡亲和当年的旧部。按照计划,张学良将在沈阳电视台做个简短演讲,表达对家乡人民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大陆这边很快发出了邀请信。但邀请信没交到张学良手上,而是让台湾当局方面的人得到了。一天,李登辉突然派人找他去谈话,手里拿着杨尚昆的邀请函,表情严肃地责问张学良:“你怎么可以背地里搞这种名堂。难道你还要搞个西安事变或台北事变吗?”李登辉的话说得非常难听,张学良当时感到非常难为情。
张学良后来跟王冀说,自己现在两边不是人,台湾当局得罪了,大陆方面也觉得被骗了。大陆去不成了,张学良也不想留在台湾,就申请前往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