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团队:李智翔、陈凯伦、李柏樟
空间性质:台北复层住宅
室内面积:726平方米
主要材料:莱姆石、卡拉拉白石、雕刻白石、镀钛、不锈钢、石英砖、花岗石、橡木、喷漆
设计团队以现代主义的自由平面与流动空间的精神为主线,通过对框架建构和玻璃材质的运用,结合简单的立面与精致的材质,让住宅从建筑到室内都呈现一种现代主义的简洁与纯粹的美感。

自由平面
建筑建立在1.6米高的基座口,设计团队以两道长约15米的白色水平窗带开窗,勾勒出建筑的主要线条;大面积的玻璃开窗,除了从建筑面向的景观考量外,也师法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对于框架结构和玻璃材质的表现。框构骨架的运用,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的定义,营造出宽广的空间视野。
建筑体正面覆加延伸的正方体串连室内外空间,镜面不锈钢材质融合了外在环境与建筑。平顶式的屋顶花园延续了建筑体矩形块状的简洁利落,如装置艺术般的牛奶盒(洗涤槽用途)则翻洒出一滩青草,为现代主义点缀上幽默的符号。
流动空间
项目设计奉行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自由平面与流动空间,简单的立面与精致的材质,如莱姆石主墙、白色大理石背墙与垂直绿色植物墙,纵横交错的垂直水平立面建构出形体的简洁与纯粹。4米×4米的楼板开口,刻意露梁,梁的连续性成为空间最有力道的线条。一楼延伸至二楼的石材主墙,串联起两个楼层之间的关系。地下为车库,一楼则是客厅、健身房、餐厅、厨房、SPA区和主卧室依序展开。

旧建筑存留的柱体毫不刻意地隐藏于墙体中,使承重柱与墙分离。以不锈钢与白色石材包覆让柱体与墙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彼此存在又彼此彰显个性。二楼环绕着楼板开口的回字动线,依序是开放式书房、两间小孩房与娱乐室,同样奉行建构准则:自由平面与流动空间。
车库地坪铺面是以不同比例与质感的蓝、黑、白三色地砖,构筑成一幅立体画作,加上车库尽头的锥形天井自然光的引入,呈现出现代主义线条与光线的纯粹美感。
设计_文_水相设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