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凌:开在荒漠深处的花朵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陈丹凌,万科,设计
  • 发布时间:2016-06-20 11:19

  陈丹凌给人的第一感觉如同《欢乐颂》中的安迪,逻辑清晰,语速简短有力,冷冽而坚强。她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女性,她热衷于改装吉普车,她的家带有些许硬朗的工业风及简欧风格,她用“热血沸腾”、“力量感”来形容各种感受。然而如果看她的作品,你又会感觉到她极为柔软的一面。她的设计无论何种风格,最终都指向“家室温情”的心灵归属感;她曾经用缠绕的钢丝和棉毡创作了一个仙人掌装置,表达“哪怕只剩骨骼,也能开放花朵”的宣言,在这喧嚣的世间,她又何尝不是那株绽放花朵的仙人掌?

  沈阳、巴黎、上海,坚定的设计之路

  陈丹凌出生于北方小城,从小就很喜欢随手涂涂画画或是做各种手工,高中她开始专业地、系统地学习绘画,最终以辽宁省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被鲁迅美术学院录取,荣登当年的美院状元榜。大学时期她就已经陆续接触了很多项目的设计,毕业作品展览更是名噪一时,一路走来都堪称是“学霸”。在婉拒了校方的留校邀请后,陈丹凌毕业后曾在国内知名设计事务所工作了五年,但随后希望在专业上有更多突破的她选择动身前往法国巴黎进行深造。

  在巴黎的求学生涯为陈丹凌打开了眼界,她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的建筑景观,观看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用心感受那些艺术文化创作给她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其中,体现古建与大工业时代结合的经典作品,以及展现出工业化和新艺术结合的Loft风格,是陈丹凌最为喜欢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能够让我热血沸腾的”。她着迷于新旧结合带来的强烈反差感,认为硬朗一些的工业风格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她个人想要抒发的强烈意愿。特别是在当地建筑事务所实习的过程中,陈丹凌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法国本土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工作室和家中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由随意、个性十足的氛围。这些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陈丹凌日后的创作方向。

  刚去法国时由于语言能力不过关,陈丹凌一度听不懂课程,然而她最终凭借超于常人的辛勤与执着顺利过了语言关,甚至作为全专业唯一的女性华裔在最终考评中力压本地同学,以均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之后,就如同她当时不听各方劝阻、义无反顾地只身赴法一样,这一次她同样坚持己见,放弃了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在她看来,巴黎再好,也不是她的家,那里有让她钦佩的艺术环境,却没有令她熟悉的归属感。

  回国后陈丹凌选择加入上海Archi意·嘉丰设计机构担任合伙人及设计总监,开始了一系列为国内诸多上市地产公司的知名项目担纲室内设计的工作,这期间公司一直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待到公司平稳度过成长期后,陈丹凌敏锐地感觉到,同一个模式不能做太久,需要换换思路,了解一下同行业的伙伴们都在做什么。于是,她再一次走进校园给自己充电,攻读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管理EMBA学位。对她来说,选择这个课程并非为了给本就光鲜的履历添上又一顶光环,而是为自己争取新一轮梳理知识、填补空缺的学习机会。在专注于实践的同时,不时停下脚步汲取新的养分,陈丹凌的设计之路走得踏实而坚定。

  情景化设计,只为追寻心灵的归属感

  由于公司多来年与众多知名地产公司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陈丹凌经手的售楼处、样板房项目设计无数。然而仔细回顾她的作品会发现,其中的商业味道并不浓,反而更贴近人的内心,充满家的温情。在她看来,设计除了解决功能性和美学问题外,更应赋予空间情感与记忆,从而为使用者带来内心深层次的互动体验。在做样板间项目的设计时,陈丹凌擅长以角色植入、情景设置的方式切入主题,模拟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使用痕迹,满足他们回归家庭、享受生活的情感诉求。而这一切,都在看似不经意的细节设计中,自然不造作的体现出来。

  万科惠斯勒系列项目被陈丹凌看作是实现度较为满意的代表作之一,为了呈现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她带领团队远赴北美惠斯勒小镇考察,搜集第一手资料素材,提炼和重组后再现于项目中。她把这个历程比喻成写一本游记,旅游的当下用相机记录每一个触动心灵的场景,之后借助它们来回顾这场旅行,梳理筛选记忆中的闪光点,并最终把感性的情感表达升华成理性的创作思维,从而有条理、有逻辑地叙述给观者,以期他们产生共鸣并为之所动。“我认为越是细小的地方,越能与参观者形成互动并产生共鸣,以此来感动参观者。要想感动别人,最重要的是先要感动自己。”

  陈丹凌一直反对使用过多的装饰材料堆砌空间。但是当她发觉没有把内在设计思想更为透彻地表达时,会采用大型装置艺术进行补充说明。这样的处理手法固然与她在巴黎留学时接触的当代艺术形式有关,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她心中仍存有一份社会责任感,珍惜能够通过作品表达自我的机会。在万科青岛小镇游客中心项目中,陈丹凌策划了“风之舞”与“动物大迁徙”两大主题性艺术装置,以童趣的方式还原和放大了人们心底温存的美好童真,从而启发人们去思索人类与环境的平衡关系,而这也正呼应了整幢建筑的绿色环保主题。在这一刻,陈丹凌借由设计师的身份传达出她个人对于生活、对于人类社会的反思,“我做这个主题就是要给人以一种视觉冲击力,想要告诉大家,如果现在不保护环境的话,将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精品家居》=R

  陈丹凌=C

  R:您是如何走上设计之路的?

  C:我高二开始专业地、系统地学习绘画,为报考重点艺术类院校做准备。我最初是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当年高考所报专业也是服装设计。之前都是自己个人爱好,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捏捏泥人什么的。当年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曾经以辽宁省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被报考浙江丝绸大学,结果阴差阳错被第二志愿鲁迅美术学院工业造型专业录取的。然后在大三阶段,我改了专业,改到了室内设计,只不过因为录取的学籍一开始是工业造型,所以最后拿到的还是原来的学位。

  真正产生意愿要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还是在我大四那年,进入一家设计事务所实习。也是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进口马克笔,以及其他一些当时比较稀少的绘制设计图纸的专业用具。要知道那是在二十年前,我一个月的工资是250元,但是一张卡纸就要30多元。为了不浪费,每一次下笔都要做到一笔成形。那段时间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进步确实非常快。后来一毕业我就留下来了。对我来说,一入行就遇到了一家很有专业态度的设计公司,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现在从事设计行业的年轻一辈,很多人刚工作就开始抱怨,觉得没挣到大钱。实际上我们在那个年代挣得更少,条件也更艰苦。不要觉得自己一直起不来,起不来说明你一直没沉下去,就像气球一样,一直轻飘飘,怎么能有大起大落的反弹呢。

  R:后来为什么决定去法国留学?

  C:决定出国的时候我已经29岁了,年纪偏大,语言又不过关。其实那时候很多朋友都有劝我,干嘛要出去啊,国内挺好的,但我真的就是想出去看看,换换环境。于是我辞去了固定工作,一边准备语言考试,一边帮设计公司做一些项目设计,以此负担出国的费用。虽然是第一次出国,但我没有跟着中介的安排走,而是自己定了航班,独自一人拖着箱子踏上了一块陌生的土地。由于我的法语是出国前短期培训考出来的,并不好,所以刚去那里的第一年主要是学语言,第二年申请上了专业学校。正式进入学校后,慢慢地接触的圈子就不一样了。那时候有一位姓周的上海籍钢琴家,介绍我去当地一家建筑事务所实习,恰好事务所的负责人交了一个中国男友,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法画家,于是我又通过他接触到很多法国本土的艺术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经历还是很丰富的。

  我们学校的课程采用的是学分制,因此平均成绩很重要。有一些课程成绩不理想的话,就需要其他课程更加出色来弥补。在我毕业答辩的时候,其实还发生了一个惊险的插曲。法国的学校为了公平公正,请的毕业答辩评审团都不是本校老师。当时学校也为了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需要在准备毕业作品进行答辩的同时,附上一份记载平时作业的合集(为了防止临时找枪手代笔)。答辩那天,校外学术评审团问我要记录平时作业的合集本,我当时就傻了。

  原来这一项内容课业清单上虽然有列出来,但被我理解成记录毕业作品逐渐完成的每一个步骤,所以我根本没再附上平时的作品。庆幸的是,当时本校授课老师可以旁听,所以我的几个任教老师都在现场,当下我的老师们都坐不住了,赶紧站起来跟评审团解释,这个学生的平时作业真的非常好,其中有一个老师甚至当时就冲了出去,去拿他以前收集的我的一些作业的复印件给打分团看,这才帮我解了围。在这种情况下,我最后获得的评分仍然是全班第一。毕业的时候,其实有几个老师出面挽留我,还给我介绍了薪资很高的工作,但是我还是决定回国。因为我始终感觉,巴黎再好,也不是我的家,没有归属感,我融不进去,别人也不认同我。

  R:没有留学之前,你在国内已经有了将近五年的设计师工作经验。那么学成归来后,这段经历对你而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吗?在对设计的理解运用上,有哪些改变吗?

  C:有的,留学时期我主要生活的地点在巴黎,课余时间很大一部分的乐趣是去参观当地的各种建筑、展览,那些艺术文化创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我特别喜欢看古建筑和大工业时代的结合,那种对比非常极端。巴黎当地有很多这样的代表作,大小皇宫、奥赛宫、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宫尽管在建时颇有争议,现在看来却非常经典。以及还有一些古建,到了年久失修要整改的时候,加入了很多新旧结合的东西。还有一些市政公共设施,例如火车站、地铁站等等,展现出工业化、新艺术及Art-Deco结合的Loft风格,这些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能够让我热血沸腾的,它里面是新旧结合的一种味道,对老的东西是一种保护,对新的东西是一种突破,而且整体是很有力量的感觉。

  回国以后,我完成的第一个项目:万科新榆公馆系列,就是Loft风格。恰好那时候这种风格在中国也是刚开始兴起,而我因为刚回国,还没有摸准市场对样板房的口味需求,只是很直觉地把我从法国带回来的感受表现出来,这第一个项目做出来的效果反而就特别的好,很受业主认可。实际上那是因为,我在法国接触的艺术家,他们的家就是那个样子,所以我时时刻刻都能够体会到那种氛围,自然而然会对这样的设计风格有更多的理解。当时拟定的两个样板房的故事主题一个是“父亲的老宅”,一个是“艺术之家”。在开盘当天,样板房“父亲的老宅”被一位退休干部买走,“艺术之家”被一位油画家买走。

  R:后来,您又继续深造,获得了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管理EMBA学位,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C:确切的说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同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有这么一个学术课程的合作,我也是机缘巧合成为了第一期学员。当时我想换换思路,了解一下同行业都在做什么。我们同一期的同学中其实不只有从事室内设计的,也有环境设计、灯光设计、家具设计、酒店设计等领域的从业者,还有地产公司的老总等等,所以也能多认识朋友。我没有多强的企图心,上课其实能让我又回到单纯的读书时光,每个月有几天全封闭听课,这样的感觉就很好了。

  在这个课程里面其实涉猎了蛮多的专业知识,广告类、营销类都有,等于是一个系统知识的梳理,并不是完全让你学习如何管理,而是让你有个机会全方位了解设计行业。在国外学习时我发现,设计师是小到一只铅笔,大到一栋建筑,什么都做的,而我们国内区分得太细。课程还包含品牌是怎么运营成功的,前期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项目怎么选址等等。所以这两年的课程对我最大的帮助,我觉得就是把知识梳理了一遍,又帮我填了一些空,了解到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

  R:从业至今最满意的作品是?

  C:最满意的应该是实现度最好的作品,是惠斯勒系列。当时我们和万科开始这个项目系列的时候,实际上是做了一个研发性的设计。前期我们策划了很多方向性的尝试,售楼中心是比较原汁原味的、北美风情再现的感觉,其他的五六个样板间都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是运动主题,有的是度假主题,有的偏家居一点,有的偏现代一点,有的偏艺术一点。而且这个系列是好几个城市一起在推进的,铺的面比较广,北方几个重要城市沈阳、抚顺还有长春都做了,包括青岛也有和惠斯勒主题相关的内容移植过去,并根据当地的地情及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所以整个系列做下来,我们觉得玩得比较过瘾。

  还有兰乔圣菲也是我们做得很好的一个系列,它也是我们与万科多个城市同一产品线的合作项目。兰乔圣菲是美国南加州圣地亚哥附近的一个小镇,小镇本身带有殖民性质的历史。所以这个项目的建筑规划是以纯正的西班牙风情为主题打造,从一期到六期,我们也是做了非常多套的样板房设计。

  前几年在我怀孕时期,曾错过一个我非常心仪的项目,是关于老建筑项目的改建,但我当时身体已经是不方便了,所以只能痛失交臂。这种大工业背景下的项目是我一直想做的类型,可惜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去实现它。所以其实做任何项目都是需要好的机遇。我现在就把这个劲儿攒着,将来有机会的话一定好好发挥。

  R:你对艺术装置的兴趣也和在巴黎求学的经历相关吗?

  C: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留学时期我去看了很多艺术展,当地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装置往往都很天马行空,不限材质也不限题材。而且在体量很大的空间里,当一般的装修手段没那么有说服力的时候,艺术装置其实是很有用的。我做设计的时候,不喜欢用过多的装饰材料把空间堆得很满,但当我觉得空间语言说得不够透的时候,就会采用大型装置艺术品,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而且它的不拘一格的形式是不受限于室内环境影响的,可以稍微跳脱一点,尺度和语言可以稍微和主体建筑不太一样,那么相对来说自由度就比较高,并且在空间冲击力的表现上更让人能够被直观地打动。

  我在万科青岛小镇游客中心项目空间里面做了不少艺术装置,主要是为项目本身绿色环保的主题服务。除了“风之舞”纸片,还做了一个“动物大迁徙”的主题,都是考虑人类和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因为我曾在网络上看过一组图像,是关于人类灭绝以后世界会变成怎么样,到处一片寂静,所有的房屋都被绿植爬满。所以我做这个主题就是要给人以一种视觉冲击力,想要告诉大家,如果现在不保护环境的话,将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的生命力其实没有动物和植物强大,在我的设想里,到了人类灭绝后,可能汽车已经锈迹斑斑只剩骨架了,鸟类那时候或许已经变异成巨型兽,人类的汽车就变成它们的鸟巢,用来孵鸟蛋。我的这组装置就是腐朽的汽车框架,加上比例放大到原有体积2000倍的小鸟,小鸟重新统治天空,把汽车这样的人类文明的代表变成它的玩具。

  还有在旁边四米多高的仙人掌装置也是,我是用钢丝乱线缠出来一个轮廓,那上面的花朵我是用棉毡做的,先是自己用纸折一个形态,然后去找各种颜色深浅不一的棉毡,最后手工固定上去。想表现的就是,极限环境中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因为那种恶劣条件下,人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但是仙人掌可以,它的宣言是“哪怕只剩骨骼,也能开放花朵”。其实这些设计在材料上不会花费很多钱,但是如果不花心思去做,这个空间就没有表达到位。

  R:什么样的设计才叫做“好的设计”?

  C:我觉得能够让观众通过它,看懂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的作品,就可以称之为好作品。因为其实好的设计不在于项目的大小、造价及风格,关键是在于观众看到它有没有共鸣。其实任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情况下都会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所以最后呈现出的状态不一定是设计师最初想要表达的意思,能保留原始创作的百分之七八十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能对于一些著名设计师而言,他们比较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设计想法,然而大部分设计师还是需要努力和甲方讨论要不要、是不是、坚持不坚持,就这一点来说,设计师也是很无奈的。

  R:如何形容自己的设计风格?

  C:我自己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固定风格,还是愿意更多地进行尝试。实际上有哪一种风格是设计师个人独创的吗?没有。都是在古典体系里面加入当下的潮流风格、时尚元素,再由设计师糅合一下。这本身也是借鉴再创造的过程,稍作变化,可能每个人表达的点和感受到的度都不一样。不过从喜好来说,我应该是更喜欢硬朗一些的元素,对我来说工业风格的创造更能够表达我想要抒发的强烈意愿,可能我比较缺乏细腻的一面吧。我其实更希望细腻的东西是不表达出来的,是藏在设计里面的。

  R:理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以及介绍现在居住的家。

  C:理想的家应该要有开敞的空间,因为我家里有小孩子,我喜欢自己在做事或是看电视的时候,他在旁边玩啊跑啊,我都能看得到。此外隔少一点空间给卧室,够用就行了,那是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我并没有把它做得很强调。包括我在做样板间的时候也是,比较喜欢以角色植入的方式切入主题,尽量保持空间的开阔、通透。我现在的新家一楼都是打通的,只留了两端的两个小空间,其余一百多平米全部是通畅的,时刻与家人在一起,随时随地都能够互动。快乐三要素在我看来就是有家人陪伴、身体健康以及从事喜欢的工作。

  R:你在做样板房设计时,最注重表现的是什么?对于不同样板房所呈现的不同生活方式,你会以什么方式来进行体验?

  C:我更侧重于细节之处的体现。我认为越是细小的地方,越能与参观者形成互动并产生共鸣,以此来感动参观者。要想感动别人,最重要的是先要感动自己。我自己比较擅长的样板房类型,是在看似不经意的设计中,体现出有内涵的自然气息,因此相对来说会更喜欢商业味道不浓的样板房。可能这只是我的个人喜好,因为作为地产商的销售工具之一,当下的样板房设计还是更加注重商业化。单单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毕竟没有那么丰富多样,作为一个设计师却可以通过打造不同的生活场景及角色再现去体验更多不同的生活。从这点来说,设计师是一个有趣的职业。所以,积极地去寻找身边的真实案例,多多借鉴他人的一些别致的经历和眼界是不可或缺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拥有鲜活的想象力和开放性思维。

  R: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C:善于学习,有敏锐的眼睛、包容的心、很强的动手能力。

  陈丹凌

  意·嘉丰设计机构合伙人、设计总监,从业20年,2002年留学法国。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业造型专业,巴黎MJM艺术学院室内建筑设计专业,获法国室内建筑师资格认证。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管理EMBA,曾就职于巴黎Muriel LECHARTIER(D.P.L.G)建筑师事务所,参与了多个知名项目的室内设计。任ARCHI设计总监11年,深谙专业智慧的设计之道,其丰富的阅历与经验让她在各种设计领域中挥洒自如,创造了众多深具启发性的经典作品。

  撰文_徐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