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也是青蛙啊!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蛙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9 14:54
虽说看起来像溜达,其实这些人类属于生物帝,他们溜达的目的是来研究一种叫壶菌的植物是怎么令蛙类致命的。不知道壶菌是什么?话说这是一种专门感染两栖动物的病菌,挺可怕的。据统计,世界上有超过350种的两栖动物都被壶菌感染了,113种两栖动物如果不隔离的话便会濒临灭绝,所以这东西自然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就像世界上大多数的发现都出自偶然一样,这次也不例外,本来只想找些两栖动物拿回去好好研究,结果他们却意外地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青蛙,这种蛙类雌蛙可长到12.4微米长,雄蛙才11.1微米。这一发现马上被广泛报道,生物帝们表示很好很兴奋,壶菌那事儿就被选择性地遗忘了。
仅仅发现最小蛙类一年后的今天,这个纪录便被打破了。某天,几个科学家闲得蛋痛,于是跑到东南亚的婆罗洲岛溜达了一圈找找灵感。为啥非去婆罗洲岛?它可是个非常牛X的地方,平均每个月在这里差不多会发现三个新物种,而且据说该地区尚有上千个物种还没得到研究。果不其然,生物学家们在这里真的发现了只有豌豆大小的青蛙。按照科学单位计量,也就是10微米多一点,当然可能也有块头大一点的,不过这次发现已经足以抗衡秘鲁青蛙那尺寸,豌豆青蛙也当之无愧被评为世界最小蛙种。
豌豆青蛙的学名叫做Microhyla nepenthicolaDas & Haas, 2010,Microhyla是豌豆青蛙的属性:姬蛙属,当然nepenthicola就是它生活的环境:猪笼草旁边啦。为了称呼方便,咱们就先用豌豆青蛙这个能够描述其形体特豌豆青蛙幼体征的名字来代替学名。其实这种豌豆青蛙,生物帝们以前就曾见到过,不过见到的是标本而已。来自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的爬虫学家英德拉内尔·达斯(豌豆青蛙的发现者之一)说他以前在博物馆见过这种青蛙标本,还以为是青蛙幼体呢。可此君没有想到的是,这货竟然就是成体青蛙啊!
豌豆青蛙并不喜欢聚集在豌豆下面,口胡,都说了只是体型大小像豌豆而已。它们喜欢聚集在瓶状猪笼草的附近,猪笼草通常生长在潮湿、阴暗的森林里,学名叫做Nepenthesampullaria Jack(1835)。细心的同学看到这里应该发现了豌豆青蛙的命名方法了吧,其实就是利用它们的习惯聚集地来起名的,咱们要是装得学术点,就得管这豌豆青蛙叫做“猪笼草姬蛙”。这些青蛙聚集在猪笼草附近干什么呢?唱歌啊!雄青蛙扯着嗓门子唱啊,“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要如何才露出笑脸”,雌青蛙就说啦,“想追我,就带益菌因子来”。然后雄青蛙只好到中国去找益菌因子,小沈阳告诉他们这个真没有,后来这事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了动画片,就叫《小青蛙找因子》。
打住、打住,其实雄青蛙聚在猪笼草那唱歌就像大学校园里男生站在女生宿舍下面弹吉他一样,目的只有一个—求爱。这帮豌豆雄青蛙,别看个头小,那可是想唱就唱,还唱得响亮。其实科学家们就是因为听到它们唱得这么起劲,才断定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因为只有成年的青蛙才会叫的,未成年青蛙要是会叫,那一定是“超级青蛙”。爱情圆满了,自然就得繁衍下一代,科学家们在猪笼草附近也发现了这种青蛙的幼体,也就是传说中的小蝌蚪。雌蛙就在猪笼草的两侧孵卵,蝌蚪就在猪笼草采集的水中慢慢成长啦,看来它们和猪笼草确实是一种跨越了动植物界的爱恋。
这么小的青蛙究竟吃什么呢?想必吃半个蚊子也应该很困难吧。就算真的吃蚊子,半只蚊子是不是也要消化半个月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既然豌豆青蛙能够存活,肯定还是符合生物链的组成结构的。它小,肯定还有比它更小的东西啊,比如蚂蚁幼体之类的,目前还没有任何资料表明豌豆青蛙有吃素的习惯。
豌豆青蛙的发现着实让许多人惊奇和兴奋,然而随着人类的频繁活动和全球工业的急剧发展,两栖动物中的大多数种类已经在地球上衰落,青蛙这个物种自然也不例外。许多在书籍上有记载的蛙种,生物学家们已经有数十年、甚至百年未曾再次发现它们的影踪。而豌豆青蛙这个新发现的蛙种,它所生活的雨林家园,也在不断遭受着破坏。
今年,我们发现了它的存在,也许不久,我们也将会听到它的灭亡。相信大家和《G e e k》一样,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请贡献各位的绵力保护环境,让豌豆青蛙,天天都能蹦跶,年年都能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