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以“123+N”模式打造智慧农业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江西,智慧农业,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3 10:56
传统农业转型在即,未来几年智慧农业发展也被行业看好。智慧农业如今已受到社会各界的热捧,很多企业出台了不同等级的系列产品,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开始启动建设农业物联网产业园区。
江西打造“123+N”模式
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如何让传统农业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如何让农民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如何让农村变成和谐美丽的家园始终是企业探索、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与企业强强联合,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整合优势资源,变革农业电商模式,引领农业电商潮流;积极推进基层农业信息普及应用,推动农业信息技术进村入户是企业所铺设的重点。北京农信通集团,目前已形成服务领域从城市到乡村,服务对象从新型经营主体到农村个体经营户、从市民到基层农民,服务流程从田间到舌尖、从源头到案头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服务体系。
自从国家推行6个互联网思维以来,传统行业迎来了新的转型,农业也正悄悄地面临着“农业互联网”的冲击和升级。2015年我国农交会“互联网+现代农业”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表示,当前,必须借鉴现代工业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工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树立品牌意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结合智慧城市,形成完整的智慧农业体系。
在国内吹响发展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号角声中,江西先人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近日,江西省推出了一系列“互联网+农业”规划,争取在2025年全面实现“互联网+农业”体系,形成智慧农业。
据了解,“互联网+农业”,代表着新的农业发展形态。今年,江西省农业厅重点打造“123+N”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建设“1个云终端”——江西农业数据云,实现全省农业数据互联互通,大数据共享;“2个中心”——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实时远程可视指挥调度)、12316资讯服务中心(实现电话咨询、短信发收、坐席现场解答、专家远程视频诊断、12316综合服务APP等功能);“3个平台”——农业物联网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N个系统”——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及OA无纸化办公、综合执法、渔政监管、三资管理、农机监管、农资监管、种子植保、农技推广、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等业务子系统。
据悉,目前,江西省农业物联网、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已投入建设;江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10个区域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100个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000个乡镇农产品电商服务站、10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社(益农信息社)也启动建设。
北京农信通集团已投入2100万元,建设江西农业数据云、省农业指挥调度中心、12316资讯服务中心、农产品电商平台、物联网云平台等;江西省财政整合资金1600万元,在全省五个重点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农业物联网示范区;省农业厅投入资金340万元建设的OA无纸化办公系统,目前已进入调试试运行。“123+N”建成后,将服务带动1000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辐射1亿人口。预计到2025年,江西省“互联网+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智慧农业体系将建立健全。
机器人成为核心部分
如果要实现这些“智慧操作”,离不开近年来推出的“田管家”和育苗机器人。育苗机器人和田管家是两款温室育苗系统和农田管理系统。育苗机器人,可以使成苗率高达98%。根系也很发达,容易成活,大大增加了产量,增加量种植户的收入。通过对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信号、光照度以及土壤水分等参数的采集,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自动开启或关闭设备,实现大棚内的参数平衡。这样可以实现农业生态信息的自动监测,对大棚育苗设施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大棚监控及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是通过无线集成传感器智能叶片,对温室内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叶片水膜含量、基质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通过运算分析,决定是否开启或者关闭相应控制设备(如远程控制浇灌、卷帘、遮阳网等)实现调节作用。在每个智能农业大棚内部署智能叶片两只,用来监测大棚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参数、基质温度、叶片水膜厚度、光照强度等参数。
“田管家”是大田管理定制的智能控制系统,该产品为一台独立机器,主要为种植户提供田间种植、肥、水、病虫等智能管理。“田管家”提供的种植及管理方案,可以提高产出量,减少管理成本,减小管理难度,记录种植生产管理操作的全过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的操作指导建议,实现“远程种田,省心省力”。
实时定量“精准”把关
有行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传统农业的改革方向是“互联网+农业”的话,那么传统农业的最终形式或许就是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农业突出表现在计划和实施全部智能化。在计划方面,传统农业需要人工统筹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那么对于一些新进入这个行业创业的人群来说,如果实施不到位,则可能面临收成不好和失败的风险。而在农业物联网这片农业生产基地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农商无需苦苦计划何时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怎样实行按需供给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现在都有电脑智能信息化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准”把关。只需按开关,做选择,就可以听“指令”进行操作,这无疑给农商提供了巨大的参考和帮助。
而在实施方面,未来农田种植的规划是,翻土、播种、施肥、灌溉、杀虫、收割等一系列农场活动全由机器人代替。假如传统的蔬菜大棚里有10个工人,使用了物联网平台后一个人完全可以搞定,因为自动开启设备后,通风、施肥、打药等均通过智能操作。当模板上的指示灯被按亮,远程控制实施开始,在大棚里布好线后,通过遥控,直接进行管道灌溉;如果湿度大,系统报警,通过一键式操控,大棚里的天窗将自动打开。
深圳市中瀛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郭连就表示:“‘互联网+’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慧农业也是智慧城市当中的一部分。在传统行业变革下,都被‘互联网+’赋予了智能化的产品,最后形成智慧农业,其中监控(这里不仅指视频监控,还有环境监控等)和RFID传感器的使用尤为关键,它们成为了智慧落地的关键产品。”
目前江西智慧农业的建设依然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对此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程关怀表示首先,克服传统思维观念,解决好认识不够问题。虽然“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但江西省农业系统智慧农业“高大上”,感到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要推进智慧农业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增强抓好智慧农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其次,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解决好资金短缺问题。信息化建设属于公共资源建设范畴,投入应以政府为主导。
最后突出重点、加大培训力度,解决好技术人才缺乏问题。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技术匮乏、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要加大培训力度。
■本报记者 李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