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老人福利政策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新加坡,老人福利政策,养老
  • 发布时间:2016-07-12 11:46

  新加坡现有人口420多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20%,是名副其实的老人社会。然而,新加坡“老人”通常不叫“老人”,而叫“乐龄人士”,可见社会对老人的尊敬。这种尊敬得力于新加坡政府的积极引导。

  完善的养老政策体系

  新加坡对老人的照顾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首先,在制定政策的思路上,着眼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分层次地将个人、家庭、社区、国家都纳入“老人关怀”序列中。有关政策规定:个人必须对自己的晚年生活负责,提早作出具体规划;家庭应该成为给老人提供必要照料的基地;社区有义务协助和支持家庭担负照顾老人的责任;国家则必须构建可行的养老框架,创造条件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各尽其责。其次,为保证各方真正履行养老责任,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对家庭,鼓励居家养老。子女和老人同住的,不仅可以优先申请政府的廉租房,而且政府还同时提供多种保障措施,以促使家庭成为老人能够快乐生活的主要根据地。

  政府的资金扶持

  新加坡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可以说不遗余力。措施包括:其一,政府始终是各种养老设施的投资主体。尤其是在设施建设方面,一般90%的资金出自政府相关部门。其二,政府为养老机构的各项服务成本买单,即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不同政府津贴。其三,允许国家福利理事会认可的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募捐。具体方式有:①通过设立在养老院内的“慈善超市”,将社会人士捐赠的家电、衣物等变卖后募集资金。②在养老院内外设立捐款箱,吸引到访者捐款。③出售老人的各种手工制品募集资金。

  政府的设施投资

  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老龄设施的建设,以保证其配置不仅达到先进水平,而且保证其设计能够充分体现人性化。各种养老设施根据老人的特点与需要,在通风、采光、庭院布局等方面作出了特殊安排,比如将生活、娱乐、康复、医疗、临终关怀等融为一体,使老人能够方便地享受到“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为保证设施的有效利用,政府还拨款设立“黄金时机基金”,鼓励生活在社区内的老年人就近利用老年设施自己主办活动,加强老人间的沟通。

  雇用专业服务人员

  新加坡的养老机构不仅能得到政府的各种服务成本补贴,而且还能得到社会捐助,因此经费充足。这种情况下,其服务任务、服务目标和服务对象就变得非常单纯:除了依靠专业知识与技能想方设法提高有护理需要、身体虚弱、收入不高的入住老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外,别无他图。为此,其服务员聘用标准的学历要求是必须达到中专以上。这保证了服务员的基本素质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质量要求。而且除聘用专职服务员外,比率高达15%的义工中,有许多人也具有专业级服务水平。

  (万腾云荐自《老同志之友》)

  责编:我不是雨果

  □刘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