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村 徽州雅致的古典生活

  如果说徽州是古代中国的缩影,那么碧山村则可说是古徽州的缩影。在这个并不太大的古村里,云门塔的风铃在风中叮当作响,“耕读园”的波光映照着木窗棂,青瓦白墙影影绰绰,暮鼓晨钟打破寂静,黄梅戏唱腔在深巷中声声响起,古祠堂飘来书香味,还有因此而缓慢下来的时光……所有这些,无疑构成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那样深远、恬静的意境。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那些青瓦白墙,暮鼓晨钟,那江边的徐徐清风……关于徽州的一切,似乎都那样单纯而又独具气质。一位常年在外旅行的朋友对我说:“古徽州的代表元素,不仅是古城古镇,还有许多朴素的小村子,总是很容易让人想起‘天长地久’那样的词句。”

  最后,她还郑重地对我说:“徽州有许多古村落值得去走一趟,比如碧山村。”我深以为然,于是在一个细雨纷飞的深秋时节,直奔碧山村,希望找到并体验那种平缓而温润的生活节奏……

  镇邪避灾的云门塔 古巷深处的黄梅腔

  碧山村位于古徽州六县之一的黄山市黟县境内,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集市)”之一。那里有着徽州烟雨迷蒙的水墨画卷和人文底蕴,村边云雾缭绕的山就叫“碧山”,村名正是由此而来,据说李白的名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说的就是这里。

  刚踏进碧山村,就仿佛走进了儿时电影中的场景,让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于是刚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借了辆自行车,一路直奔村里的标志建筑——云门塔。

  云门塔建于1782年,远远望去,宋式六角形制的古塔端庄娴静,砖砌斗拱上有飞檐翘角,一座座小铁马悬挂在翘角上,静静地穿越了200多个春秋。塔有5层,整个塔身总高约36.4米,塔身内部空心,有折转阶梯沿着墙壁通往塔顶,其间每一层都有门窗,可以瞭望、观景。西边洒来的斜阳,让古塔披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微风过后,阵阵清脆的铃声传来,我这才发现斗拱之中还巧妙地隐藏着一些铜铃。

  在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云门塔的来历颇具神秘色彩。相传清朝时,碧山是一块得天独厚的福地,风调雨顺,庄稼年年丰收。突然在一天晚上,族长在梦中得到仙人指点,说有灾星即将降落碧山,不久会有山洪爆发,整个村庄将要遭受灭顶之灾。若要避此灾劫,就必须在村南某个特殊位置建造一座宝塔,以此镇邪避灾,保村民平安。第二天,老族长立即发动村民,举全村之力开始建塔。六层塔身很快就建成了,可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塔顶太重,无法安装上去。一位老人家想出办法,用土堆积起了一个长两里多的斜坡,然后慢慢地把塔顶沿着斜坡推上去,终于完成了这项大工程。可是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突然一声巨响,全村人都跑出来看,塔已经沉下了一层。从此,云门塔就成了现在看到的五层样式。

  告别云门塔回到村子中,已是晚餐时间。村民们三五成群,端着饭碗在家门口或坐或站,边吃边聊,轻松洒脱;在一间老式理发店,店主不紧不慢地磨着刮脸刀,旁边有几位村民坐在长条凳上拉家常;继续前行,目光穿过一扇半开的大门,我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木质烤火桶边取暖,悠闲地看电视,他身后的八仙桌上方,挂着大大的“福”字和领袖画像,他的老伴笑盈盈地招呼我们进门……

  当夜,我在村里的小客栈安然入睡,第二天清早出门,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巷子中。道路两旁,是一座座古老的徽派建筑,从门楼到窗棂,从砖雕到木雕,每处细节都精雕细刻,图案千姿百态,人物栩栩如生。更有意思的是,古巷两旁的民居里,时不时还会传来一两句黄梅戏唱腔,抑扬顿挫的声调,让我不由自主地屏气凝神,侧耳倾听。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只想安静地沉醉在如此远离尘嚣、平缓温润的生活气息之中……

  从耕读园到章山题壁 岁月积淀的古建筑

  岁月的积淀,给碧山村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存,除了云门塔,还有宋代私家园林“培筠园”遗址、明代私塾“耕读园”以及“汪氏十二乡贤”留下的“章山题壁”等。

  我在当地居民胡建新老师带领下,首先拜访了村里的耕读园。穿过门厅,就看见一圈古朴的美人靠。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闺中女子的主要日常憩息与活动场所,她们轻易不能下楼外出,寂寞时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迎来送往的应酬,因此天井四周的靠椅被雅称为“美人靠”。在这个古徽州的僻静村落中,那些诗词歌赋里“朱栏倚遍黄昏后”的闺怨,似乎还在一遍一遍地咏唱……

  庭院左边有一池清水,一条条锦鲤在其中自由游弋,几棵桂花树、罗汉松围绕着水池,错落有致。这几棵树已过百岁“高龄”,但每到花期仍然幽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水池对面,就是课室,上午的阳光洒在水面,又被反射开来,微微的波光在木制窗格上轻轻闪动,斑驳的光影,营造了一种灵动的静谧感。利用波光映照来改善课室的采光效果,这样的设计简单而实用,非常符合耕读园简朴清新的风格,也蕴含着当年主人饱读诗书、淡薄名利的志向。

  绕过课室,发现里面还有一片小菜园,几棵形状怪异的小树,陪伴着遍地生长的绿色蔬菜。菜园不远处就是耕读园外墙,望着墙上那些斑驳岁月的痕迹,我不由得想到,数百年前那些莘莘学子在此伏案苦读,累了是不是也会来到菜园里,对着外墙默默思索呢?

  建于南宋的培筠园是一处私家园林,为南宋签书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汪勃的别墅。“培筠”二字的意思,是培养翠竹一般清正廉洁、宁折不曲的情操。南宋时期,徽商尚未萌芽,在寸土寸金的古徽州建了这处松青竹翠、塘清泉泻、山秀洞幽的园林,暗含了当时主人的志趣——在那个君昏臣奸、江河日下的年代里洁身自好,于偏远之处,为自己营造一处恬淡、雅致的安身立命之所。

  告别了培筠园,胡老师又极力邀请我去看“章山题壁”,我自然是兴致盎然地冒着小雨跟随前行。

  章山题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谷雨那天,当地的“汪氏十二乡贤”一起游览遵孝寺,兴之所致欣然题词,留下了这座高10米、宽5米的题词刻石。题壁主体部分有楷书166字,每字高约20厘米,下部还有一些经文,但因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据史书记载,章山题壁东侧,原有建于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的遵孝寺,相传曾有3000僧众,终年香火旺盛,但在明朝年间,整个寺庙毁于大火,如今仅余少量残墙断垣。

  回来的路上,雨点变得细密起来。我路过一座长满了绿色青苔的古桥,桥下流水潺潺,小桥、流水与岸边的徽式建筑和深秋红叶相映成景,让人如醉如痴……

  “最美乡村书局” 古祠堂里飘荡的书香味

  碧山村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有山有水,风景如画,更可贵的是那种贴近自然的恬淡生活。在这里,时间仿佛也变慢了,慢慢走着,那些淳朴的美就在不经意间闯入眼帘,打动人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古村内游荡,安然享受着这种慢节奏生活。碧山村并不大,背山而建的民宅高矮不一、错落有致,有新修楼房,有旧时建筑,也有坍塌一片的废墟,清一色的白墙黑瓦马头墙,一派古徽州特色的水墨画意,深深地烙上了时光的痕迹。

  一天中午,我从曲折幽深的街巷里东拐西走地绕出来,不经意地一回头,看到斑驳的墙壁上有一块旧木板,写着“碧山书局”四个繁体大字。我一动也不动地站在蒙蒙细雨里看了它很久——原来,这就是我在来碧山之前就无比神往的“最美乡村书局”。

  我呆愣的片刻,另一拨寻来的人已走进书局,我压慢了脚步跟在他们身后,迈进了大门。尽管此前已看过不少碧山书局的照片,读过不少关于碧山书局的文字,当这一刻自己身临其境时,我心里的惊喜和感动依然汹涌澎湃,无以言表。

  古朴,厚重,是我对碧山书局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座由古祠堂改建的书局,中间有一个敞亮的天井,对面有一长条石几,上面搁了一些花木盆景,周围贴墙放着高大的书架,摆满各种书籍。雨水顺着天井流成丝线,空气中似乎飘着淡淡的书香味。书局一楼主要是徽州和碧山文化、乡村建设、徽派建筑的古旧书籍,另有少量建筑、设计等书籍;二楼主要陈列外文图书。

  一楼厅堂中,一位年轻妈妈正给孩子读少儿图书,孩子却跑到屋檐下接雨水,看来,他对雨滴的好奇超过对图书的兴趣。

  我踩着窄窄的木梯,拐个弯上到二楼,来到一处极为清爽的阅读空间。在这里,可以要一杯咖啡,手捧一卷,临窗听雨,慢慢品读;或凭栏揽胜,近处古老的云门塔,以及远处雄壮连绵的黛色群山,尽可收入眼中。

  我坐在书店二楼临窗的位置,给远在繁华都市的朋友写明信片:此时窗外细雨蒙蒙,绵绵的雨线不断从天空落进天井再流入水沟。这座古村,和我想象中的模样相差无几,陈旧,安静,乖巧地偎在大山的怀中。如果哪天我消失了,请记得到碧山来找我……

  文 王薇 图 王薇 宋卫华 曾文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