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大数据这一宝藏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可以找到大量的创新机会
中国信息产业正沿着什么道路突破?习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讲得非常清楚:“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未来10年,将是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并且,越是往前走,我对这一形势越是充满信心。
助力供给侧改革
“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就是用大数据助力供给侧改革,有针对性地提高短板供给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产业转型,为企业科学决策和提质增效提供大数据支持。
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大数据已经成为联系一切相关事物的桥梁。并且,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人们就可以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和问题诊断。然后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深度应用,来对事物发展进行预算,以及提供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另外,大数据之于当前形势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大数据这一宝藏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可以找到大量的创新机会,从而帮助优化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减小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本。用较小代价和适当的方法,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硬币的正反面
在利用“数据”这把钥匙激活各个行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注意防范有可能破坏数据价值发挥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打破“数据孤岛”,打通融合各类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数据,开放各类大数据特别是政务大数据的共享;另一方面是要保障信息安全,消除隐私泄露、信息泄密等大数据利用的负面影响。
“数据孤岛”不破,大数据价值得不到真正的体现;“信息安全”不保,大数据“价值”就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大数据的这两个“腰眼”可以在一个案例上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民众身份信息多为封闭式应用,往往教育部门采集的数据,金融部门不能存取;金融部门获取的数据,医疗、社保部门无法调用;如此往复。不同社会管理体系之间的藩篱难以打破,不仅造成数据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社会管理总成本居高不下,更不利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这些各自为政的数据并不能简单共享。这缘于政务大数据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多个部门和行业的数据综合起来经过处理、分析后就容易构成信息泄密。
大数据开放应用与信息安全,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妥善激活大数据价值,应是“十三五”期间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开放共享要有规可循
一方面要求数据开放共享,消除“数据孤岛”;一方面要求防止信息泄密,保障信息安全。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合并在一起其实就变成了一个问题:开放后的数据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要用好数据这把“金钥匙”,就要有个相应的“金标准”。
这个“金标准”就是,制定数据开放标准和相应的使用规范。数据如何开放、开放给谁、如何利用,政府各部门和相关企业需要共同研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从而让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变得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还在于,可以明确行为主体和使用权限,厘清公民隐私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界限。这将有助于最终制定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据应用法律体系,确保大数据绝对安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利用、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
有了规范和行业“金标准”,最终受益的将是大数据行业厂商和整个信息产业。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行为规范确定了非法利用数据高昂的违法成本,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健康的市场竞争才能让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利于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物理终端的安全同等重要。
2015年发生了一系列大型数据库安全事件,这给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这提示我们需要在起码的物理安全和软件信息安全方面拥有自主可控的武装,在网络基础设施和核心部件上力求逐步实现“中国智造”。
站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企业如何运用好大数据找准机遇快速前行?这一问题或许见仁见智。不过,可以预期的是,共享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大数据和共享经济的相融相生正在开启一个崭新时代。
(作者系中科曙光总裁)
文/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