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小波到和菜头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王小波
  • 发布时间:2016-08-13 14:55

  从单篇文章的稿酬来讲,和菜头比王小波更富有,但他是否做到了更独立的思考,这仍然难以回答。

  王小波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电视剧《欢乐颂》中,曲筱筱为了讨好赵医生,让关雎尔帮她在网上搜索王小波的作品。作为一个90后,关雎尔明显没有读过王小波的作品,她发出一声惊呼:性描写好大胆。

  这反映出编剧的偏见,也许编剧只读过《黄金时代》。王小波的随笔写得不但好,而且一点也不露骨,《沉默的大多数》和《我的精神家园》算得上20年来最好的随笔集。事实上,王小波是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媒体勃兴后,第一位真正的专栏作家。在他之前,报纸或杂志上当然也有随笔文章,但是被称为“杂文”。

  很多人按惯例,也称王小波的文章为“杂文”。但是,他的文章和以往的杂文有本质区别。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写作工具。他之前的杂文家,大多数用稿纸来写作,而王小波则是最早使用电脑写作的中文作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美国回来后,就开始用电脑写作,那时甚至还没有中文输入法,他不得不自己编一个用来打字的程序。

  稿纸一般每页400字,修改起来非常不方便,并且当时所谓的杂文,一般都发表在报纸的副刊上,版面有限。所以,那些杂文往往只有1000字到1500字。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演变出固定的套路。所谓的“欲扬先抑”“结尾点睛”之类的,成了套路后,都会让人生厌。最终,这样的写作演变成一种简陋的思维习惯,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

  用电脑打字当然不同,修改起来非常方便,所以写起来也会更随意,当然也可以写得更长。王小波不为报纸的副刊写作,而是给新办的《三联生活周刊》写专栏,突破了报纸副刊的思维局限。

  如果王小波可以活得更长,他肯定会进行真正的互联网写作,可惜他在1997年就去世了,彼时中国的互联网还不发达。所以,虽然是最好的,王小波最终还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栏作家。他依靠稿费为生,如果放到现在,开一个公共号,靠打赏就可以致富了,不用活得那么辛苦。

  和菜头一篇《姑娘,媒体没有老师》,赞赏的读者超过4000人,估计单篇文章的打赏收入超过6万元。和菜头的文体,是典型的互联网时代写作,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与读者互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逻辑,而是一个个刺激人的片段,是一个个“请赞赏”的召唤。他不依附于任何媒体,直接与自己的读者进行联系。

  在报纸和杂志垄断大众阅读的时代,虽然订户多少,也说明了媒体的成功与否;但是对具体的作者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己作品的受欢迎程度。而在互联网写作时代,你的文章是否受欢迎,清清楚楚地显示在文章的下面。当然,它也会转化成收入。

  赞赏收入取代稿费,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作者不再依赖机构,也不再被机构所制约,他可以完全自主地表达。当然,这里也有巨大的危险,他必须讨好读者。即使像和菜头那样,装作完全不把读者放在心上,甚至可以痛骂自己的读者,但在骨子里,他还是在讨好读者。

  从单篇文章的稿酬来讲,和菜头当然比王小波更富有,但他是否做到了更独立的思考与写作?这仍然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到来了,那种报纸和杂志的版面所带来的局限,某种程度上被克服了,而新的时代,可能也会有新的局限。

  张丰(媒体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