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智能制造东风 促产业革新蜕变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17 10:09
——2016中国(四川)智能制造创新合作论坛在成都举办
在“2016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举办期间,以“智造引领转型,互联驱动创新”为主题的“2016中国(四川)智能制造创新合作论坛”于8月4日成功举办。来自四川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领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领导、智能制造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中外企业与方案供应商高层以及相关领域的听众约4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技术进展和成功案例,并一致看好四川省在工业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实力和发展智能制造的潜力。
政策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目前,在《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战略的指导之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稳步实施,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生产模式的变革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企业如何借助智能制造的东风实现自身的变革创新?将生产自动化与工艺紧密结合对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将成为发展重点。另外,探索建立数字化/智能工厂,提高柔性制造和快速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也显得着实必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调研员张荣瀚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多项成绩:一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增材制造装备等领域快速发展;二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三是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装配、流程管理、物流、仓储、能源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智能制造基本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人才培育长足进步,一批系统集成商孕育成型。
随着顶层设计的日趋完善以及智能制造模式的深入实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撑作用显得愈发明显和重要。与此同时,这些新兴技术的涌现也为实现智能制造规划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助力。
技术驱动行业创新发展
在论坛上,来自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航工业精益六西格玛研究所、浪潮国际、数之联、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云科、波鸿集团的高管和专家,分别就智能制造的综合解决方案、云计算与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核心制造技术突破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永峰提到,航天科工打造了“航天云网”平台,并首先在业内提出了“云制造”模式。“云制造”本身是通过打造一个云端的平台,以云端的工具,包括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等等,把线下传统企业通过虚拟化方式集中在云端,把能力和资源聚集起来,通过交易、协同设计、协同生产,把不同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组织起来协同起来。
就如王永峰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下,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此时,进行生产模式的轻量化改造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有效途径。把异类异构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各种网络在云端进行聚集,从而打造一个行业内的生态系统。
另外,中航工业精益六西格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孟菖认为精益生产和人在智能制造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提出,可以将智能制造拆开来解释:第一是制造,首先是制造型企业才谈制造;第二是能制造,能制造、会制造,优秀制造,最后才可以实现智能制造。这个过程其实类似于企业的精益化生产模式。
在圆桌论坛环节,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OEM副总裁庞邢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季献忠、数之联CTO方育柯博士、成飞公司数控加工厂副厂长宋智勇等嘉宾,就如何应对和抓住智能制造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话题,结合各自所在的领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就四川省发展智能制造业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抢占西部智能制造高地
四川作为国家布局的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一,信息安全产业总量居全国第二,微型计算机产量占全国20%以上,航空电子、平板显示、卫星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整体实力均名列全国前茅。
张荣瀚表示:“今天我们选择在成都举办这次以智能制造创新合作为主要议题的论坛,探讨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制造模式的变革,分享智能制造的用户经验,对推进四川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发展都很有意义,希望能够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上下游深度结合,以产业链的方式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加强统筹谋划、协同攻关、共同推进智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
在智能装备制造方面,四川的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柔性生产制造系统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业机器人焊接生产线集成应用在国内有一定的优势,增材制造装备在零部件制造、修复、成型等方面进展较快,外来投资企业在四川发展良好,德国西门子在成都的工厂已成为四川智能制造的典范。
在谈到四川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政策时,四川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万怡挺介绍说:“为切实推进全省智能制造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建立全省智能制造相关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减免、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进口免税等优惠政策;省级创新驱动、技术改造、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资金,将把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支持的重点领域;采取研制费用和保费补贴等方式,鼓励装备制造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发首台智能制造装备,鼓励省内业主单位使用四川造首台智能制造装备;我们将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政策性银行增加对智能制造领域的贷款投放,对技术先进、带动和自身作用强的智能制造装备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围绕重点领域的重点企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产业国内化并购基金和PPP市场应用基金等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施耐德电气(中国)工业事业部OEM副总裁 庞邢健
智能制造是企业向更高水平的进化过程,一定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永峰
航天科工打造了“航天云网”平台,并首先在业内提出了“云制造”模式。
■中航工业精益六西格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孟菖
可以把智能制造分开来解释:首先谈制造,其次谈能制造,最后才可以实现智能制造。
■本报记者 路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