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里的上海记忆

  “去虹口”已经成为上海本地人“看足球”“看比赛”的代名词

  1935年10月10日,数以万计的上海市民潮水般涌入了上海西北角、略显偏僻的江湾。这一天,江湾一带突然变得热闹起来,甚至如租界一般出现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罕见景象。

  有此盛况,乃是拜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所赐。那场运动会的主赛场便是位于江湾的上海市立体育场,也就是日后上海人耳熟能详的江湾体育场。

  此外,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之所以将其列为“大上海计划”城市体育项目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因为当时上海人口已超过300万,却没有任何大型体育场馆。于是,建设“远东第一体育场”的宏伟目标便被提出。

  要建“远东第一体育场”,花费自然不菲。除了财政拨款外,当局还曾特别发行公债用于支持场馆建设。

  这座现代化体育场包括主运动场、体育馆与游泳池三大部分。此外,还曾计划加盖网球场、篮球场和棒球场,总占地面积达300余亩。其设计师是留美多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时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年仅35岁的董大酉。他所设计的主运动场采取钢筋混凝土屋架结构,开创了国内同类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先河。

  此后,上海又陆续修建了几座地标性的体育场,而它们也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远东第一体育场”的兴衰

  1934年8月开工后,如同其他“大上海计划”的建筑一样,江湾体育场的建设进度神速,仅一年便告完工。

  这座体育场不仅是当时全国之最,也是当时整个远东观众容量最大的公共运动场。整个体育场高111米,共有20层台阶,观众席“可坐4万人、立2万人”。

  体育场的田径场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75米,设500米跑道,中间则为足球场。东西看台中央的3层高的司令台尤为壮观。体育场正门采用中式古典坊场形式,三处门洞则如罗马式圆拱,建筑风格秉承整个“大上海计划”中各大建筑的中西合璧特征。

  当时的“全国运动会”举办前后,沪上舆论对这座体育场予以高度褒扬。《申报》称:“地方政府以钜金兴筑体育场所,并招待全国数十省市之代表集会于此,其筹备之诚恳,兴建之伟大,亦以沪市为首屈一指”“另以本体育场规模之大、容量之多,布置之完备,乃能以百万元左右之经费完成之,尤见设计者之苦心孤旨焉!”

  除用于体育赛事外,当局也还希望江湾体育场能够“以新市民之观感,而促进该区域之繁荣,谋一举而两得”。时任市长更是将其视为“大上海计划”建设成果之象征,希望它能带动整个上海华界区域的复兴与发展。

  但事与愿违。抗战爆发后,江湾体育场便遭废弃,甚至一度成为日军堆放武器弹药的仓库,抗战后仍被作为军火库来使用。1946年夏天,这里甚至发生过弹药库爆炸的事故,导致整个南部看台全部崩塌。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江湾体育场才开始得以修缮重建。

  江湾体育场作为运动场馆最后的荣光是在1983年举办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但遗憾得很,由于位置远离市中心且赛事稀少,所以当时上海市民只是印象中依稀知道有这么一座体育场,却大多没有亲临。

  直到近年来,上海城市格局发生变化,大量人口迁入江湾体育场的五角场区域,这座历史悠久的体育场才有了新的活力。

  2005年,曾开发新天地的香港瑞安集团开始接手并改建江湾体育场。如今江湾体育场的区域内已经有了一个名为“创智天地”的创意科技产业园区,运动场等区域则被建为“江湾体育中心”,其定位从大型专业运动场地变为了“运动休闲空间”,除了极限运动之类新潮时尚项目外,几乎不再举行职业体育的竞技比赛。

  从“万体馆”到“上海大舞台”

  若将江湾体育场视为民国年间上海市修建的最大规模公共体育建筑,那么上海体育馆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新建的最大规模的公共体育建筑。

  这座外表浑圆敦实的“大圆盘”于1975年落成。而在建成前,它便被上海人亲切地唤为“万体馆”,以至于其上海体育馆的本名反而很少被提及。

  上海体育馆的建设计划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开始酝酿。

  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前夕,上海市副市长、市体委主任宋季文第一次提出新建一座能够容纳8000~10000人的大型体育馆的建议。同年,当时的上海市计委通过了建设申请。

  次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在3月即动工兴建,由于设计观众容量为1万人,于是就有了“万体馆”的称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万体馆”的建设一度搁置。直到1972年,周恩来才又批准当时上海方面重新修建“万体馆”的申请。在批准申请时,周恩来提出具体要求:“限期完成,设计到现场,北京长处要学,短处要去掉,并且还要批判地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并努力超过”。

  “万体馆”的体育属性在启用之初就不太明显。尽管也曾经举办过全运会、东亚运动会乃至NBA中国赛等重要比赛,但上海人却大多将其视为欣赏文艺演出的场所。

  1999年10月,上海体育馆在保留原有体育功能的基础上,正式改为“上海大舞台”。之后十余年间,“万体馆”的档期便被内地、海外、港台歌星们的演唱会所占据。新一代上海人也渐渐淡忘了作为体育场馆的“万体馆”,更多记住了“上海大舞台”的名字。

  “看足球”与“去虹口”

  若论沪上体育场馆中真正承载了“体育记忆”的,莫过于虹口体育场。

  提起上海的职业足球比赛,上海人十之八九都会首先想到虹口足球场。虽然上海市区也有八万人体育场这样更新、更宏大的体育场,但由于之前长期没有职业球队进驻,所以始终无法让市民对其产生亲近感。直到上海上港队作为“足坛新力量”活跃后,方有改观。但比起现场火爆的虹口足球场,八万人体育场过于庞大的容量常常“稀释”掉了球迷的激情。

  实际上,虹口足球场不仅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足球场。其前身是虹口体育场。

  1997年全国甲A联赛最后一场比赛上海申花队与大连万达队比赛过后的当夜,推土机和工程队便开进场内进行拆除重建作业。其实,这已经是虹口体育场在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大型重建。1993年为了迎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虹口体育场进行过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修缮。

  不过,真正让这座体育场成为上海城市记忆一部分的则是1994年上海申花队将此地作为自己的主场之后。

  1995年,徐根宝带领着范志毅等“老申花”豪取“十连胜”,在虹口体育场捧起了上海足球队史上第一座职业联赛的冠军奖杯。当时,申花队的球票成为整个城市最热门、紧俏的“物资”,而虹口体育场似乎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上海的“老特拉福德球场”、上海的“温布利球场”。

  由于虹口体育场所在的区域早年是租界的边缘地区,因此长久以来都是城郊结合部的样貌。沿着四川北路一线散落着历史悠久的新式里弄群落,而北面则是大片农田与纵横的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又在这片区域修建了大量工人新村,慢慢在虹口周边形成了高密度的居民区。1951年,在原来虹口公园体育游乐场的旧址上,市政府修建了虹口体育场。

  尽管硬件设施非常简陋,但虹口体育场却在这片拥挤的生活区域中成为一片“绿洲”,长久以来被周边市民视为体育娱乐的最佳去处。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甲A联赛的红火,虹口体育场受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历时两年的改建之后,1999年重建落成后的虹口足球场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座专业足球场,占地5.6万平方米,共有35000个座位,并继续作为上海申花队的主场沿用至今。

  然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虹口”两字如同改了名字的“中超”一样,反倒没了当年那种独特的魔力。尽管如此,“去虹口”已经成为上海本地人“看足球”“看比赛”的代名词。

  近来,正如北京的工人体育场成为北京本地球迷“最后的四合院”一样,虹口足球场似乎也有成为某种身份图腾的趋势。相较于江湾体育场、上海体育馆,虹口足球场倒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体育竞技场的原有功用。

  文/沙青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