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SDN

  未来的网络会是什么样子?或者再说具体些,云时代的网络会是什么样子?在所有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和业务云化当成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时,网络厂商在想什么?

  在近日召开的瞻博网络创新论坛上,我们可以一窥究竟。

  未来的网络世界不会被瞻博网络或思科一家厂商主导,而是多个厂商合作共赢,打造和谐共生的生态圈。瞻博网络、思科等网络厂商开发的多种网络设备,比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具备多种功能,而大多数用户实际只用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功能。中国电信这样的高端客户可能使用了90%的功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没能充分发挥网络产品本身的功能。

  瞻博网络全球工程院院士伍昌鸿表示:“我们希望瞻博网络提供的网络设备能够真正帮助用户实现创新。因此,我们非常期待与合作伙伴、客户基于瞻博网络的产品进行二次开发、二次编程、二次做DevOps。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据记者了解,在北美地区,许多OTT厂商和顶级的服务提供商在瞻博网络设备的基础上,开发出许多连瞻博网络也没有想到过的应用。Google基于SDN构建的B4网络在全球被奉为经典,这其中也有瞻博网络的功劳。像伍昌鸿这样的瞻博网络专家曾经每天和Google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在为B4网络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借鉴像Google这样的客户的创新思路,融入到瞻博网络下一代的产品中。

  “谈到创新,我们不仅会自己坐在屋子里独自思考,也会从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那里学到很多新的DevOps技能,并把这些好的思想、方法应用到瞻博网络的路由器等产品中,更好地服务客户。”伍昌鸿介绍,“从技术的角度上看,BIER Multicast、EVPN等是当前的技术热点。我们会通过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改进和优化客户的网络,帮助它们增强核心竞争力。”

  这是瞻博网络首次在中国举办创新论坛。瞻博网络的领导和技术专家希望与中国的用户、合作伙伴分享瞻博网络通过科技创新改变和挑战传统网络模式的经验,同时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业务转型和突破。

  网络要软硬兼施

  在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概念出现之前,软件定义网络(SDN)就已经是一个热词。在软件定义的时代,硬件还重要吗?是不是可有可无?

  在过去几年中,瞻博网络在软件研发上的投入之大有目共睹。同时,它也没有忽视对芯片的研发和定制,目的就是让整体系统更加优化。

  瞻博网络目前的产品包含三部分——路由、安全和交换。芯片实际上是整个网络基础架构的一部分,是这三条产品线的核心。瞻博网络大中国区技术总监王栋说:“我们所说的对软件的投入,并不是SDN的那个软件。今天,软件的复杂程度早就超过了以往,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系统变得庞大以后,开发人员的精力会被牵扯、分散,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测试、验证,为的是满足不同客户在应用方面的各种要求。人们看到瞻博网络在销售网络硬件设备,其实瞻博网络是一家软件公司,因为驱动硬件盒子的原动力实际是软件。”

  不可否认,SDN是行业的大趋势。SDN中的软件,其实不仅包括SDN要实现的各种功能的开发,而且还包括与NFV相关的硬件功能的软件化,而这些都是瞻博网络的投资重点。王栋表示,未来,瞻博网络投资重点的领域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WAN-SDN解决方案;二是用于数据中心的Contrail,Contrail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商用Overlay的SDN软件;第三,各种各样的VNF,包括虚拟化的路由、虚拟化的防火墙,以及与第三方合作的Web balancer、IBP、DPI等类似的功能;第四,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软件,比如入侵监测、App的防范等。

  瞻博网络用于硬件和软件的研发资金是二八开,芯片属于硬件的一部分,所获的研发资金更少一些,但是对于保证所有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芯片功不可没。“现在,很多友商都不再保留ASIC团队,或者团队的规模很小,而瞻博网络十多年来一直保留芯片设计团队,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创新,一个芯片系统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瞻博网络亚太区资深产品总监马绍文介绍说,“我们一直聚焦于帮助运营商做好IoT管理系统。尤其是在系统的后台部分,我们做了很多技术创新工作。在云计算、IoT、SDN等方面,我们还会持续加大投入。”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SDN

  业界谈论SDN已经有很多年,但是在国内,SDN大规模商用的成功案例似乎并不太多。“在SDN方面起步早且有深入应用的大多是OTT公司,运营商目前也在做SDN的创新。在SDN领域有一些应用热点,比如WAN-SDN从两年前开始变得非常流行。”马绍文介绍说,“最近的一个热点则是SD-WAN。SD-WAN和WAN-SDN不一样,SD-WAN更关注客户端的应用和创新。在美国硅谷,最近涌现出一批SD-WAN的初创公司,它们有很多好的创意。在中国也有很多从事SD-WAN的企业,但是中国企业对广域网SDN关注得相对较少,目前正处在发展的阶段。”

  王栋认为,SDN的发展关键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看它能否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SDN应该是用户自觉的行动,而不应该由厂商来推动。但是现在在国内,SDN的应用更多还是由厂商去推动,而不是用户自觉、主动的行为。

  在业内最具影响力的SDN网络实践就是上文曾提及的Google B4网络。这是因为,一方面Google本身的知名度高,很容易成为其他公司效仿的对象;另一方面,Google在SDN网络的建设上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而实际的使用效果又非常好,充分展示了SDN的优点。

  Google曾经发表过三篇白皮书,描述了Google B4的实际情况,其中谈到Google利用很多独特的算法,对网络和数据处理进行了大量优化。

  “包括Google在内,很多美国的OTT厂商亲自做网络的开发,重新编写代码,从事这项工作的优秀人才很多,并且做了大量技术创新和实践。Google甚至将整个TCP协议中所有服务器里的Taffic都改写了。”马绍文介绍说,“但是反观国内的OTT厂商和SDN的先行者,它们虽然也拥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但是一些技术人员更擅长应用和网络层面的协议,而不是编写代码,因此国内的OTT厂商很难像Google那样在算法上进行创新,当然也就很难从代码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网络。”

  虽然Google选择用SDN来改造数据中心之间互联的WAN网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其很多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但Google B4毕竟是为Google量身定制的,不可能被其他用户原封不动地照搬。也就是说,不可能完全复制。“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即使你的业务与Google类似,也不可能完全照搬Google的经验,因为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应用痛点,有适合自己的最佳实践。”王栋表示,“实际上,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SDN。未来,SDN的需求和市场可能是高度碎片化的。在SDN的建设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既然没有整齐划一的SDN,那么供应商应该如何应对呢?王栋表示:“作为SDN方案供应商,我们首先必须遵循国际标准,或者说支持各种各样的开放标准,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编排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另外,就是要遵从‘木桶原理’,将SDN网络的各个环节都做得更好一些,没有短板。”

  马绍文表示,从Google B4的成功应用还可以看出,目前WAN-SDN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几乎所有的运营商和企业都有此类需求。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具备Google这样的技术能力,所以在WAN-SDN的建设和应用方面还是要依靠像瞻博网络、思科这样的厂商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欧洲、北美地区,我们已经部署了许多WAN-SDN,客户反馈非常不错,比如Verizon,还有一些美国的顶级服务商。”马绍文介绍说,“通常来说,运营商在WAN-SDN的应用上比较积极。运营商的业务和编排有多种不同的方式。瞻博网络采用了比较成熟的L3VPN技术,为每个VNF分配一个相应的标签,其转化完全跟随IP,既是标准化的,又是软件驱动的。”

  SDN是一个架构,其本质有两点:第一是抽象,第二是转发和控制分离,与任何协议无关。因此,不能将SDN与一个产品或技术划等号。现在,国内有些人简单地将SDN与协议相对应,一提SDN,首先便想到OpenFlow。王栋认为这是一个误区。

  在SDN方面,瞻博网络只做两件事:第一,通过软件提高整个网络的灵活性、适应性,实现业务的快速部署;第二,在底层架构提供更大、更粗、成本更低的管道,最终目的是提高SDN网络的效率,帮助用户获得更多收益。

  ■本报记者 郭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